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阳彭公馆

(2009-08-21 08:06:26)
标签:

辽阳

彭公馆

杂谈

分类: 我的散文

     辽阳彭公馆

辽阳彭公馆

 

杨柳拂风入碧池,桃花吐艳两三枝。

阶生绿苔无人迹,窗着灰尘结蛛丝。

兰室陈设仍如旧,香闺秀幔空自垂。

问讯主人归来日,苍头回言恕不知。

 

以上这首《以志怅惘之情》诗,是当年奉天省长王永江在游千山归来途径辽阳彭公馆时写下的诗作。是对当年彭公馆景象的描写,是对寻访不遇物是人非的感慨。

在辽阳最古老的城区,有一座古色古香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历经百年风雨,仍保持当年的风貌,其散发出的魅力,令每每路过其旁的行人驻足。可以说,在古城辽阳,这座四合院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

这座四合院的主人是谁呢?为何这座四合院历经百年仍保存的如此完好呢?

这要从张作霖说起。当年,张作霖为匪时,在辽宁新民、黑山一带活动,清末奉天将军曾祺命西路巡防统领将张作霖打的抱头鼠窜,危机关头,张作霖藏于新民人“彭万荣”开的油粮坊的油箱中,方得以脱身。张作霖念彭万荣救命之恩,表示以后定当厚报。

彭贤,字相亭,彭万荣之子,1884年出生在新民县东高台子村。彭万荣去世以后,其子彭贤承继家业。彭万荣临终前嘱其子彭贤,危难时可以去找张作霖,因为前有许诺。后来,果然彭贤承继的这份家业不景气,想起爹临去世前的话,便前往奉天投奔张作霖。此时的张作霖已经发迹,委彭贤为军需官。后张作霖官奉天督军,任命彭贤为官银奉天分号的襄理。

辽阳是东三省二千年来的最著名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这在彭贤心中有着深刻的印象。彭贤出生在新民,慕辽阳历史地位,欲娶一位辽阳女子为妾,更欲将家安在辽阳。缘分就这样遂人愿,彭贤经人牵线,娶得辽阳西马峰张家丫头为妻。不久,因彭原配去世,张家女子便坐了正室。

疾风识劲草,板荡识诚臣。张作霖母过世时,场合上的人守丧期间,打麻将、喝酒,敷衍了事,唯彭贤认真经理账目,一丝不苟,夜不闭目。张作霖深为感动,他认为彭贤可以托以重任,此人忠厚老实,能成大事。于是,任命彭贤为东三省官银号总办。

彭贤妻黑胖,双手垂而过膝。有相士谄媚说:“夫人身高手垂及膝主贵,面黝主财。”彭揣度其言,觉得在理,因自娶张氏后,家业兴旺,官位频升,愈对夫人厚爱。

彭贤夫人张氏,是土生土长的辽阳人,生在西马峰,少时难得能进一次城里,但其慕辽阳城之恢弘,自小的愿望能进城生活。幼小的心灵中知道辽阳出才子王尔烈,知道辽阳是个风水宝地,知道辽阳城里的老世泰糕点,知道辽阳城数千年一直是东北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知道辽阳的大什街上店铺林立。现在身为东三省银号总办的夫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辽阳城里建一座宅第居住。夫人心愿正合彭贤之意,一拍即合。

彭贤起初在辽阳开商号,置田产。首先在辽阳买了一座烧锅,取名曰:福聚源。又在大什街上建了一处楼房,与当年名绅梁任山开了辽阳最大的百货商店,取名曰:美纶祥。彭贤在辽阳城东孙庄子、城北大纸房等处购地700余亩。高价购得城内魏文伯的菜园子及前面的三处民宅,在其基础上,用资20余万银元,从1921年(民国10年)开始营建,至1923年(民国12年)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四合院。此四合院是仿清代王府三进一厅两园式建筑,占地近38亩,建筑面积 6455多平米,共有15幢53间房,建筑外部采用大屋顶重檐式仿古装饰。下面草白玉栏板回廊环绕四周,正面18级台阶上面即是厅前宽阔大平台,大屋檐下8根褐红色廊柱分外醒目。建筑分为住宅、花园、果园三个部分。东部住宅区,街门东向,有硬山式门房三间,门前装有一对上马石和石狮子。厚厚的门板上装有铜铺首和铁铆钉,两侧的余塞板上绘有山水花鸟。门内南侧是一座青砖八字形照壁,中间雕一“福”字,西面墙上长方形影壁雕“迎祥”二字。北面是带前廊的正房,中间为进入小院的门道,门道两侧及廊心装饰着用瓷砖镶嵌的风俗画和山水画。小院用青砖筒瓦墙隔成东西两个跨院,各有平房三间。从前院向北,过垂花门,进入正方形的中院。院内十字形的甬道连接南北垂花门牌号、五间正房、东西对称的五间厢房。这十五间房均为硬山式,檐前装木楣子和莲花垂柱,形成回廊。过西角门便是花园,园内建一座卷棚顶花厅,中间连接着一个钩连搭的抱厦,是赏花品茗之处。再向西便是彭公馆的果园,花草点缀,景致优美,画阁飞檐,古色古香,富丽堂皇,蔚为大观。

辽阳人皆传:当年建筑四合院过程中,张作霖曾光临观看,赞叹说,这院落的规模,可以和我的大帅府相媲美了。有高人指点彭贤,见好就收,不可张扬,以免引起大帅妒忌,官将不保。彭贤聪明之人,信人荐言,缩小规模,匆促收工。此宅建成后,彭贤只是偶尔来小住,久久闲置。东北易职后,彭贤与张学良意见不合,伪满州国成立后,拒任伪职,在辽阳曾出资二千元赈济辽阳城西灾民。

解放后,彭贤移居北京,并于1959年病故于北京,享年75岁,这座四合院归人民政府所有,《白毛女》外景拍摄时,曾取其雕梁上的画面,摄取走廊的景致。文革时期曾是铁道兵的十九局的指挥所,1985年辟为辽阳博物馆,由薄一波题写了馆名。2009年6月19日,辽阳博物馆新馆建成后,政府拨资对彭公馆进行修缮,不久即会对世人开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