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划燃火柴,去点亮蜡烛》

标签:
教育主动性家教良心蜡烛学生 |
分类: 教育心理全方位 |
梁朝中
/ 文
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在燃烧自己,他没有考虑到学生主动性这个矿藏,同时处在一个不停地燃烧自己的一种低能效的边缘。燃烧自己,精神很可嘉,但我们燃烧自己是为了什么?难道老师们这样教学之后,学生的内心动力就起来了么?我们忘记了,教学不等于学生学会,做一支火柴远比做一根蜡烛的意义远大。
需要考虑教学效率的时候了。
对于教学来说 什么是真爱?
现在学生的学习缺乏一种主动性。这个主动性涉及的范围就很广了:思考的主动性、学习的主动性、反省的主动性等等。现在学生们在学习的主动性方面做得还可以,但是在思考和反省的主动性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教书育人,这四个字是不能割裂去考虑的。教书是过程,目的是育人。不能教了之后就不管学生内心的成长。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学生是我们的产品,但我们缺乏在产品研发的方案中少添加了一道工序,那就是----爱。
真爱,是让孩子将来真正成为栋梁的唯一必不可少的一个法宝。试想,有多少孩子长大后自杀,学校中有多少高学历人才成为了国家大盗,有多少人正在做一些不符合他们身份损人利己的事情?难道他们素质不高吗?高,而且高的很,但充其量称之为学历;但要说道素养,他们这些人于是就不用谈了,为什么?他们不具备爱,有爱就会有伦理和道德。
最近,一些地方政府,正用一些行政法规去禁止或削弱教师群体在课外有偿兼职一事闹的沸沸扬扬。其结果究竟是禁止有偿代课还是提倡,在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焦点。我们要说的是,如果老师有爱心,那么上课的时候,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学生的问题能不能解答得更多?
很多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
我们不能用道德去约束他人。因为道德是自己行事做人的底线,这个东西只能约束自己,如果能到了道德约束别人的时候,这个时代的道德真的已经差不多了。
我们不能大谈道德,但是我们可以呼吁教育行业中的爱。刚才所说的家教事件不管怎么着,只要是用爱心去教学的,教学效果都不会差,也很少出现课堂教学质量差的事情。
在教学中效果不好的课堂,要么没用爱心去经营教育,要么就是不懂教学专业度不高。想必,从专业度角度来看的话,绝大多数老师是没问题的,但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明了。
2000年前老聃和释迦牟尼的思想,现在依然焕发光彩。人做事人自知。就拿教学教育这件事来说吧。教学蒙混过关非常容易,讲得好还是不好好像只有自知;课堂上或课下用一些小技巧去对付学生或者体罚学生,这些老师心里也知道。我想指出一点的是,特别是小学教师,学生们把老师们都当作神圣的人,老师的话学生们没有不听的,但有的老师就利用这个特点做了多少违背良心可以说是天地难容的事情,有的老师看在这里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做了什么事情。
这些老师其实是在扼杀一个个的幸福家庭。
就算你们的行为在短期得不到惩罚,但你们逃得了和尚,逃不了“道”这个大庙。你们的生活你们的事业估计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你可能说不幸福,是的,对不起,你已经在被惩罚了。人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在现在或将来会遇到某种相应的反馈,奖励或是惩罚。
做任何事情就要对得起自己良心,在教育这一块,不管是有偿家教也好,还是无偿家教也好,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算你是无偿家教,但在做教学的时候对于学生的成长无益,那建议您还是连无偿家教也不要做最好。
点燃他们心中的蜡烛
学生们成长的最好的平台就是学习,在和老师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很多。
与其点亮自己,还不如去点亮学生内心中的帆船,让他们能自己看见航行前方中的方向,就算碰到礁石,他们也会自行去慢慢绕过并解决,因为他们有一种光亮,这种光亮给与了他们温暖和前进的方向。
老师是火柴,在划燃火柴的同时,也去把蜡烛“无情”点燃,让他们和你一同点亮。
http://image.ganjistatic1.com/training/20091130/16/1259568415-1504.jpeg
梁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