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教育心理全方位 |
应晓波学堂博友邀请,写写关于小孩营养和饮食方面的文字,其实对于此草客早就有所思量,只是这个题目范围太大太广,能一下说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今天写了这些文字之后大家看效果,如果效果不太好,我下次继续写。
以下文字按两个时段写,一个是“童年得早期和中期”;另一个是“青少年时期”。
阶段1:
童年的早期和中期
A:如何教育孩子健康饮食?
幼儿在迅速生长时期对营养素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他时期。有些幼儿可能由于身体外界的暗示而吃得过多,不顾体内饱腹得信号,因而因此发胖。
对于任何年龄阶段,活跃的儿童需要的能量要多一些,因为他们消耗的要多些;而不活跃的儿童即使饭量比平均两小,也容易发生肥胖!博友们可能会注意了,我一直在说肥胖,是的,这样进行对话可能会更有针对性一些,博友们看起来会更有兴趣,我起来也会有动力。
为了保证孩子获得正确数量的营养,有必要对食物进行精心的选择。如果孩子经常不吃早餐或者允许孩子选择甜食来代替营养丰富的谷类食品,很明显,孩子无法活得充足的营养。不迟早餐所错过的营养是不能通过午餐或者晚餐来弥补的。所以,不能让孩子只根据食物的味道来挑选食物。
正常体重、活跃的儿童(一般活跃的儿童体重比较正常)可以偶尔给予一点热量高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奶类包括冰激凌、牛奶吃一点是有好处的,面包类食品在合理饮食基础上也是可以适当添加的。但是,如果经常德这样食用这些食品,唯一可能的结果就是--营养素缺乏、肥胖或者兼而有之。走读小学生的父母要注意了,他们用一些零花钱来买一些甜点等零食。孩子的营养需要反映了他们所处的营养阶段,父母的正确指导有助于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为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而远离肥胖。
孩子喜欢熟悉的食物,对新食物的恐惧普遍存在。所以这时,建议家长用餐时建议孩子试着吃一些新食物(别用命令的方式),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孩子饮食时,打人应看护,最好让孩子坐下饮食,免得他们被细小食物呛住气管而窒息。
1岁左右的孩子经常喜欢吃一到两种的食物。当这种偏食现象持续一周后,处理的最好办法是对小孩不理睬(越理睬他越保持原样);当持续2周时间后,可以通过提供含有多种食物的小份食物,来纠正其偏食的不好习惯。
记住,小孩可能会天生的拒绝某种(或某些)食物,这是他们的权利,父母不要干涉了。当孩子说吃饱时,一般是吃饱了,盘中有剩下的饭菜也别建议他们吃了,不要有“节约粮食”
的这种不好心态。若孩子吃饱的信号被忽视,那么肥胖的产生是迟早的事情。在是否吃饱这一点上应鼓励孩子听从自己身体的感觉,不要把食物强加在他们身上。对于孩子吃什么爸爸妈妈的责任重大,但是,吃多少就在孩子们了。
至于零食,比较好说,把一些食用并不困难的点心放到小孩容易拿到的地方,如奶、饼干、水果、酸奶以及其他全谷类食品都有助于满足孩子对营养素和纤维的需求。
吃饭时尽量建立一种欢快、轻松的氛围会产生家庭内部成员相互间的和睦,对孩子的饮食和健康会大有好处的。
其实,一个孩子的饮食习惯影响最重要的因素可能会被很多父母忽视,就是父母自己的饮食习惯,倘若自己都不健康饮食,有什么理由让孩子去那样做?其实我这是多余的担心,因为既然父母都不健康饮食的话,当然就没有让孩子健康饮食的念头了,就是说这一念头根本就不会产生。就像,父母都不吃胡萝卜,孩子不迟胡萝卜也不足为怪的。孩子能通过牧放学会很多东西,包括形体语言等,所以父母喜欢享用的食品等往往成为了孩子的榜样。
这里顺便说一句,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仅能促进孩子的生理发育,还能促进任何年龄的情感发育。对孩子父母来说,非常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他是一个好孩子。闲聊一句,我的博客的内容主要是身和心的健康,就是这个出发点,不仅仅需要的是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心灵的健康,多考虑一下如何教育孩子吧,因为这的确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B:儿童期肥胖与晚年疾病
久坐(看电视、玩电脑等)更易使孩子变得更胖。活跃的孩子不容易超重,所以我说,一生中选择健康的饮食行为对于一生来说都有重要意义。超重或肥胖往往会引起心脏病、骨致疏松、糖尿病等。
童年灌输的好习惯往往陪伴孩子们一生。目前,孩子成长与其价值观的形成密切相关。对于超重儿童的体重增加一定要引起注意。儿童很易受到影响,他们较易相信他们的价值观和魅力或多或少与体重有关。青少年们尤其容易被误导而进行各种不健康的减肥尝试。即使身体正常的青少年也居然通过节食来减少体重(这影响健康),他们敢冒各种风险,唯独不考虑自己的健康(如2005年的超女事件等)。
已经肥胖的儿童需谨慎对待,通常不建议减肥,因为限制饮食很容易影响正常的生长。相反,随着孩子长大,应当以保持稳定的体重为目标,其目的是:保持正常的身体发育,另一方面,让孩子走出肥胖的圈子,通过平衡膳食,认真对待孩子并鼓励孩子多运动,常常能实现这一目标的。
C:早餐问题
早餐对于孩子来说至关重要,这一点前面已经说明。千万别抱着“早餐不吃午餐补”的思想,一旦孩子是这样的,家长或多或少是有这一习惯的。
阶段2:
青少年时期
(未完待续,见元月3日的博客文章)
下接(此文的后半部分)
http://blog.sina.com.cn/u/4a399785010007f5
欢迎评论,请博友指正!
谢谢!
方舟·3日临晨
01.03/07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