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杂文杂感★ |
送交者: 远山 于 2005-10-04 09:57:18
李敖去北大,提了个“人书俱老”,据说被一个教授指了下,说他不复当年勇了。后来又据说李敖辨解,说此四字有典,老盖取义“愈老愈精”之老。
“人书俱老”典出唐孙传庭之著名书论《书谱》,好书法之人大都曾读过。该论对晋唐书法名家多有精妙之评,常为后人延引。中言及书法几境界,多出妙语,如“若思通楷则,少不如老;学成规矩,老不如少。思则老而愈妙,学乃少而可勉”,等等。
至于“人书俱老”则出自下一句:“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换言之,“人书俱老”指的是书法练到最高境界,融会贯通,洒脱自然而无有羁绊,人老了,书法也就臻至精妙之极境。所以单从此句典源来说,李敖之说并不为错。
然而北大那位倒霉的副教授,固然未知此四字典源即下妄论,有些不妥,其说从四字可见李敖老矣,却也并无不妥。盖此处所言之人“老”,本来就是老的意思。又孙氏说“人书俱老”之后,即曰:“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
这里孙氏是以人生喻书法,以为最高境界,超凡脱俗,圆融包会。这毫无疑问和李敖一生的行径是相背的。这里的“权变之道”,前此的李敖,想必十分藐视,所以才能大言不惭自诩一人尽霸五百年文章前三强。而今在北大却做此联想,发此老论,说他老了,又有何不妥呢?
只是李敖是个混世大滑头,以此来调侃了下读书不精又好钻营想出名的北大传播系副教授,也该着他倒霉就是了。而李敖其论,终有尚能饭否的哀音在,也是不能否认的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