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博客图文,均属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昨晚翻看日历之时,无意发现今天已经是腊月初八了。赶紧翻遍冰箱搜寻食材。所幸,冰箱里存货还多,红豆绿豆黑豆,是妈妈常备之物,还有老公从他家乡带回来的红米、黑米,以及二舅才送来得米脂小米……都是些延年益寿的粗粮啊。
熬粥时突然想起韩国人抢注我们节日的事情,好像舆论过多的愤怒、指责。可是我们有没有回头想想,自己平日里有没有真正重视我们自己的节日?我们有没有保护她?与其花时间指责,不如行动起来。
所以,请记住我们每一个传统的节日,做一个真正爱护我们中华文化的人!
今天,请喝一碗“腊八粥”吧!
材料:
(泡好的材料)
红豆,绿豆,黑豆,芸豆,红米,黑米,糯米,玉米碎,小米,莲子,百合,红枣,花生,冰糖适量
过程:
红豆黑豆不容易熬煮,最好泡上一晚上。
不用说了,熬粥嘛,加入适量的水,熬啊熬,O(∩_∩)O~。
红枣百合可以最后15分钟加入。
须注意的就是,熬制过程中,偶尔要用汤勺刮底搅拌,以免粘锅!
搜集的关于“腊八粥”的资料
典故1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典故2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所用材料各有不同,多用糯米、红豆、枣子、栗子、花生、白果、莲子、百合等煮成甜粥。也有加入桂圆、龙眼肉、蜜饯等同煮的。冬季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口又营养,确实能增福增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