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400年》之困惑之惑---股票交易秘史

标签:
读书股票历史投资 |
分类: 投资 |
http://s13/mw690/001mgQP0zy7og8NFokc0c&690
股票、分红、做多、做空、期货、期权、证券质押、杠杆……
对于这些金融名词,现在的绝大部分投资者都搞不太清楚。
然而,在400年前的荷兰阿姆斯特丹,人们已经开始利用这么多复杂的金融工具,来进行日常操作。
《金融投资400年》的下篇,是由一位"葡萄牙犹太人"德·拉·维加,在1688年出版的作品《困惑之惑》。这部作品,别出心裁的以三个人物(股东、商人和哲学家)对话的方式,全面、生动的描绘了17世纪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市场。
悉心阅读此文,你会感慨现在证券市场的交易系统和运行规则,与400年前的阿姆斯特丹,并无本质的变化;人类的天性,也未曾发生任何改变;作者那种华丽多彩的文辞表达、特立独行的思路、旁征博引的丰富想象,也让人难以忘怀。
作者是一个出生在葡萄牙的犹太人。
在15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对当地的犹太人施加了很大压力,逼迫他们接受基督教。之后,德·拉·维加家族逐渐的移民到了北欧,包括荷兰和德国。
虽然当地对犹太人的职业也有一些限制,但他们依然可以从事借贷、货币兑换等金融行业。事实上,由于犹太人在商业和金融方面的传统,这些“葡萄牙犹太人”为17世纪荷兰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早年间,作者德·拉·维加,希望成为一名犹太教士。不过,他最终成为了一名商人,由于其经商有道,他拥有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从事写作。他的作品,包括一些赞美诗、小说、演讲稿,以及关于精神、哲学方面的论文。
在1685年,他成为了一个文学学会秘书长,之后他周游各地,视野和智慧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他拥有博学多识、语言上的天赋和文学方面的才华,从诗人、商人的视角透视了当时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完成了他最引人瞩目的作品《困惑之惑》。
股票所如同“迷宫”,股票交易行业,也类似行走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没人能彻底的理解这个世界,《困惑之惑》因此得名。
由于股票交易的复杂性,作者聪明地采用了对话体的方式,通过股东、商人和哲学家三人假想式的讨论,将当时阿姆斯特丹的股票市场,进行了全面而生动的展示。书中只有四段对话,其思路曲折蜿蜒,并且博引了很多哲学、典故、古诗词等文献,形成了“一种崭新的、不模仿任何人的风格,从而也不会被任何人模仿”的著作。
二、400年的漫长之路
作者描绘了400年前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市场,17世纪的荷兰,是个什么样的国度?
在葡萄牙、西班牙之后,只有弹丸之地的荷兰,在17世纪成为了新的“海上霸主”。1602年,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之后又成立了西印度公司,这两个公司拥有发行货币、订立条约、殖民统治等特权,凭着借海上霸权,源源不断的资本输送到国内,这两家公司的分红惊人,股票也节节攀升。
http://s13/mw690/001mgQP0zy7og8I1hSY4c&690
到了17世纪中期,荷兰成为了全球的商业中心,阿姆斯特丹贸易发达,金融投资市场高度成熟。除了第一个股份制公司东印度公司的股票投资之外,还出现了诸多的金融创新,做空、期货、期权、证券质押、杠杆买卖、银行转账等复杂的工具,都成了当时荷兰人的日常操作。
漫长的400年过去了,再看下现在的证券交易,除了有互联网,信息更快、更通畅之外,交易方式和交易惯例,与当时的阿姆斯特丹市场,并无太大变化。而对于期货、期权等复杂的交易,对于现在的很多投资者,反倒是一头雾水,不清不楚。
再想想400年前的中国,清朝初建,正处于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缺少了商业的土壤,更别提金融创新的发展,当时京城里除了三纲五常、科举殿试之外,恐怕就是热闹非凡的“宫廷大戏”了吧。
http://s9/mw690/001mgQP0zy7og8Jg2O478&690
说起宫廷戏,那充满了狡诈、阴谋、操控、勾心斗角的桥段,跟400年前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市场,倒是有几分相似。多头、空头、经纪人、大户,无不在利益驱使下,想方设法的做局、设套、蒙骗,在别人“人性的弱点”之上实现了自己贪婪本性的放大。
400年之后的证券市场,人类的本性,又何曾有太大的变化?上市公司的财务操纵,经纪商的煽风点火,普通股票投资者的盲目跟风、炒消息、炒概念,贪婪和恐惧的本性,如出一辙。
三、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的秘密
《困惑之惑》这本书,包括了一个股东、一个商人和一个哲学家的四段对话,把当时阿姆斯特丹的股票交易,描写的生动形象。
当时的阿姆斯特丹,主要是以交易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的股票为主。这两家公司疯狂的在海外开疆扩土,将资本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国内,当然也频频受到航海事故、战争等因素的影响。
在本书中,以一个股东的身份,讲述了荷兰股票市场的起源、交易的形式以及期权、套期保值、抵押等相关工具,分析了股票涨跌的秘密,展现了多头和空头的立场与对决,还犀利的揭露了空头集团的阴谋诡计,以及经纪人的伎俩。
http://s4/mw690/001mgQP0zy7og8KK2b123&690
书中的“股东”,暗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认知,一些印象深刻的部分总结如下。
1.让人困惑的股票交易
对于股票交易,作者称之为“谜一般的行业”,因为它不仅体现了复杂的人性,其运作规律、涨跌的原因、后续的走势等等,更是复杂深邃的让人困惑。
作者原文的表达,深刻的理解了股票交易,还充满了艺术性:
-
“它曾是欧洲最公平也是最具有欺骗性的“谜一般的行业”,它是世界上最高贵也是最臭名昭著的行业,这是这个地球上最美好也是最粗俗的行为。”
-
“相比于喜剧,世上再也没有比股票投资更具有娱乐性的事情了---它可以把学者的天才充分体现出来。”
-
“变幻莫测的价格,股票的下跌未必存在一个限度,同样,股票的上涨的可能性也是无限的。”
-
“在证券交易所中的赌博,就如同死亡一样,让所有人处于平等的地位…”
-
“一个人,一旦进入证券交易所这般惑人的圈子,就会永远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并从此身陷牢笼。”
2.股价涨跌的根源,买卖的因素
作者把影响股价涨跌的因素,归纳为了三个:东印度公司的情况、欧洲的政治以及对股票交易所本身的看法。这不就是现在讲的宏观环境、行业研究、公司业务的基本面分析吗?
此外,“人们还要有办法觉察到那些有影响力的大人物持有的政治观点,或者他们对证券业的看法。”消息,一直是股票交易的重要依据。在当时,对于东印度公司的海外拓展,只能通过商业信件往来,人们以此来做为涨跌的依据。
作者还清楚的认识到,依据谣言和传闻买进,在消息公布证实之后卖出(就对交易产生的影响而言,对于某种事件的预期要远超事件本身),这个跟现在股市也是一样的。
投机者的操作,可没这么理性,但有时候想想,自己不也是这么来买卖的吗?
“这些投机者,有时候根据自己的梦想,有时候根据自己的预感,有时候是自己的幻觉,有的则依据自己的情绪和心境,而无数的人则更是依据自己的妄想来进行操作。”
3.股市交易的三个阶层
作者把参与交易的人群,划分为三种不同的阶层和类型:
1)第一阶层是权贵们。他们的兴趣在于因红利而获得收益,而非出售股票获得的利润。在他们看来,更高的股票价格,仅仅是一种虚幻的享受罢了。
2)第二阶层是商人。他们关注公司的各种消息,当价格上涨的时候,会把手中的股票抛掉;或者采用远期合约的方式,进行套期保值,宁可赚的少一点,只要利润能得到保证。
3)第三阶层是投机者与赌徒。他们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来投机,他们推动了整个的财富之轮。
这个跟现在的股市也想象,第一种是更关注长期股利的价值投资者;第二种是关注基本面的保守型投资者;第三种,则是纯粹的投机者,也就是韭菜。
4.多头VS空头
股票的买卖,无非买卖,多头和空头的力量PK,是永恒的话题。作者对多头和空头的描述,仔细想想,现在还很适用。
多头:
多头就像长颈鹿一样,对所有的事物都保持着泰然处之的态度,他们热爱万事万物,他们赞美万事万物,他们倾尽全部的力量去夸大所有的事物。
空头:悲观主义者,一般情况下,空头首先要做的就是卖出。他们有些人,为了财富而不择手段,宁愿成为国家公敌也在所不惜。
空头,往往被恐惧、胆怯和紧张控制。在他们眼里,帐篷里喧嚣的宴会,变成了造反闹事;灰暗的阴影,变成了混乱来临的前兆。
根据作者的理解:应该既不要一直做多头,也不要一直做空头,而应该从自然、本质的趋势出发,始终投机于上涨,偶尔投机于下跌---经验表明,多头常常是胜利者,而空头经常是失败者。
从现在金融投资理论的角度来看,作者当年有这么深刻的理解,是很难能可贵的。
5.空头的阴谋以及经纪人的伎俩
股市交易里,离不开谎言、欺诈和圈套。
当时的荷兰政府,禁止股票做空,但事实上做空的交易一直存在,作者也不喜欢做空,在对话中还把做空集团的策略,也就是如何使股价下跌,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这些套路很好的利用了人性的弱点,很有意思,例如:
-
秘密的从一位“公开宣称自己是多头”的人中大量购买购票,而在交易的时候,却大张旗鼓。人们会大叫,“看啊,就连多头也开始抛售股票了!” 之后,再转手给另一位多头,这位多头会确信,前面的那个传言千真万确了。
-
先传播小道消息,隐秘的把交易消息传递到证券公司的代理人的耳朵里。当后来,果真出现卖出的话,这番骗人的鬼话就更逼真了。
-
他们会写一封迷信,并在合适的场合做好安排,让信件不小心“被遗失”---发现密信的人肯定会深信不疑。
-
想办法让一位德高望重的、从未买卖过股票的人,买卖一两手股票。这就给其他人传播了这个信号:一定发生了某种鲜为人知的大事情,吸引了这位名人的注意力。
-
对一位亲密的朋友说悄悄话(声音可以让静候在暗处的人听到),告诉他,想赚钱,赶快把股票卖掉……
作者还多次暗示了,众多经纪人事实上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从事投机活动:
-
“交易所里的利益操纵,是这所迷宫里最巧夺天工、最复杂精密的机器,对经纪人来说,是个人狡诈和机敏所能达到的极致……”
-
“当时的经纪人,也都在替自己的账户进行交易----他们同样希望获得丰厚的利润。所以,经纪人的自私自利之心与其忠诚之心展开了斗争,雄心与胆怯之间发生了斗争,利润和良心之间也发生了斗争……。”
6.人性
股票交易中,人类的本性是永恒的话题,文中涉及的这方面不胜枚举,这里列举几个:
-
“绝大部分人,只想跟从众多观点中最为追捧的意见,别人做何事,自己也效仿,盲从、跟风心态严重,压根不考虑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做事缺乏主见和远见。”
-
“在股票价格表现出明显的下降,却突然上涨时,他们始终可以为自己找到诸多的理由;而股票正在上涨趋势,却突然下跌时,他们也可为自己列出诸多的原因。”
-
“有时候,事情过去还不到6个月,那些在交易中吃了亏,被别人赚了不少钱的人,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又和上次让自己吃亏的人做起了交易。”
-
“树叶,会因为最轻柔的微风而颤动,人们则会因为最微小的阴影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