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游重庆(1)——黔江区芭拉胡、蒲花暗河、濯水古镇不虚此行!

标签:
重庆黔江区芭拉胡蒲花暗河濯水古镇风雨廊桥 |
分类: 旅游见闻 |

又出发啦!从家门口开始,向着重庆,进发!
这次“万人游重庆”应该是重庆政府倡导的一项大规模的拉动重庆经济发展提升重庆边远地区知名度的全国性的活动,享受政府景区和旅行社多方补贴。刚好我十多年前游三峡从重庆登船仅仅去过大足石刻,早就想去重庆周游一番,所以果断地报名前往。







将近5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芭拉胡。原以为这是一片湖水,原来“芭拉胡”是土家语,意为“峡谷”。它承载着黔江的山水和文化,是一种人文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旅游形象,是黔江人的心灵栖息地,是黔江人寄托的一种文化符号。如今,它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已成为中国唯一以土家语命名的旅游城市品牌。

古镇入口的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戏台。檐上的人物雕刻惟妙惟肖,由于经济欠发达,这些在重庆各地已经难得一见的雕花保存了下来。


















濯水古镇广场有一门楼牌坊,气势恢宏。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尊白虎雕塑,白虎是土家族的图腾。广场四周几乎都是吊脚楼建筑的商店和饭店。晚上这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有当地民众的广场舞,七点以后还有民族风情表演。所有游客们晚上基本上都聚集在这里。







将近5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到了芭拉胡。原以为这是一片湖水,原来“芭拉胡”是土家语,意为“峡谷”。它承载着黔江的山水和文化,是一种人文理念,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旅游形象,是黔江人的心灵栖息地,是黔江人寄托的一种文化符号。如今,它凭借良好的生态资源,已成为中国唯一以土家语命名的旅游城市品牌。

古镇入口的游客接待中心,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戏台。檐上的人物雕刻惟妙惟肖,由于经济欠发达,这些在重庆各地已经难得一见的雕花保存了下来。

从蒲花暗河归来已是傍晚,我们此时正式进入古镇。其实也就仅仅在古镇的广场附近用了个晚餐,并没有时间进古镇溜达。












风雨廊桥桥身为纯木质结构,建筑材料之间以榫头卯眼互相穿插衔接,直套斜穿,结构牢固精密。整座建筑分为桥、塔、亭三部分。桥建有三层塔亭,两侧有约百扇可自由开合的雕花木窗,桥内摆放有红漆长凳。2013年11月27日晚,有亚洲第一之称的重庆黔江濯水古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被烧毁。后于2014年5月开始重建并延伸至658米,于2015年2月重新对外开放。重建后的风雨廊桥依旧魅力无限。,且获得了世界第一风雨廊桥之美誉。






濯水古镇广场有一门楼牌坊,气势恢宏。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尊白虎雕塑,白虎是土家族的图腾。广场四周几乎都是吊脚楼建筑的商店和饭店。晚上这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有当地民众的广场舞,七点以后还有民族风情表演。所有游客们晚上基本上都聚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