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波浪谷的农家里度过一个寒冷的夜,长夜漫漫,却敌不过对波浪谷美景的渴望。
一大早,我们又奔向了波浪谷1、2号区域,这片区域是政府准备开放给旅游人群的区域,现在景区进行最后的建设工作,估计2021年春节前就能正式开放。
不过我们去的时候还是在未开放的状态,还是需要当地人带进去。
我们从山顶往下走进峡谷,所谓山顶在这里其实就是地平线。栈道上的雪全都结成了冰,梯级很滑,需要小心翼翼的通过。眺望峡谷,初升的阳光明媚动人,为峡谷披了了一袭红纱。
虽然太阳出来了,不过到了峡谷底部的河面上,气温还是非常低的,冷风刮脸。但美景给人带来的兴奋,很快就驱散了严寒。

峡谷日出

峡谷日出

山顶下来的栈道都铺满了雪

景区修建的吊桥
整条峡谷几乎是低于地平线下的丹霞赤壁地貌,两侧都是火红的岩壁,而峡谷中央则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河,名流沙河。河水极浅,河底尽是丹霞赤壁风化下来的砂质土,所以叫流沙河是很恰当的。清晨的流沙河水温度明显高于气温,所以河面上升腾着氤氲烟气,如梦似幻。

丹霞赤壁

流沙河

流沙河

丹霞赤壁

早晨的峡谷

赤壁佛脚

赤壁上除了颜色,形状其实也很丰富

还有很丰富的线条
继续沿着流沙河深入峡谷,河面上一些很浅的地方,就只有一层薄薄的水膜,晚上峡谷气温很低,这种地方很容易就结成冰花,就像是平常窗户上的一样。不过在河面上不是结冰,而是结成冰花,还是比较难见到的,特别是我们这些南方人。
峡谷里有一面很大的岩壁引人注目,当我的伙伴已经走到几百米外的前方,但突然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却是从侧面传来,极其清晰,让我产生了他们就在我的一侧的错觉。原来这块大岩壁是一片天然的回音壁,其回音的效果极佳,我也算去过不少地方的回音壁,但这里的回音效果绝对是最好的。

流沙河

河面上的冰花
河面上的冰花

河面上的冰花,很少见

峡谷深处

天然回音壁

天然回音壁

天然回音壁

天然回音壁
在峡谷的后段,我发现地貌又有一点轻微的改变,在丹霞赤壁之间,突然多了一种黄色的土林地貌。而继续向前,再沿栈道翻上山坡,发现这种土林地貌多了起来。

丹霞赤壁上的土林

丹霞赤壁上的土林

土林与丹霞两种地质,在阳光下形成了V型,这是胜利之光
峡谷的尽头,可以看到流沙河水最终汇入了一个已经结了冰的湖,湖中还有几棵树,全都冻成了盆景。一缕阳光正好从峡谷外射进,在略暗的峡谷里形成一道光瀑,这是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

冰湖盆景

冰湖盆景

冰湖盆景
翻过了一座山,我们绕到了冰湖盆景的另一面,这里正在修建一个游客休息区,会设置了一些饮食等服务场所。当景区正式开放后,这些设施就比较重要了。
因为从早上下峡谷开始,走到这里大概是两小时左右,当然这时游玩的速度,不是徒步行军的速度。再从这里走波浪区另一个区域到出口,大概也是两小时左右,在这里设立一个服务点是必要的。

下到湖边,以后这里将会有一个服务区

这片岩壁很奇特,岩壁上风化的孔洞有如佛窟

冰湖盆景的另一面
服务区的位置正在修建一条电动扶梯,在这里以后就不用再爬上山顶。我们从栈道走上山顶,其实也并不高。
在这个相对高的位置上,我们就能看到丹霞赤壁和黄褐色土林结合的奇观了。
我对这类地质现象没有研究,但从形状上看起来,土林并不是由丹霞赤壁风化而成的,它们应该是两种结构的地质现象。
虽然看不懂地质原理,但这样的景色也非常有趣。

土林地质

土林地质

丹霞赤壁与土林的结合

丹霞赤壁与土林的结合

丹霞赤壁与土林的结合
走过了这一段,就进入了千米画廊的区域了,“画廊”处于山顶上的一条丹霞赤壁的巷形峡谷里,两边都是如波浪般的砂岩,称之为画廊未为过也。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一只凝视你的大象

千米画廊

千米画廊
“画廊”的尽头,又回到了入口附近的山坡,这里修建了一些拱桥、吊桥、平台等设施,个人感觉这些设施少建一点为好。就以栈道为主就好了,既方便游客而又能较好的保护波浪谷。
在出口之前,一坨坨红色砂岩斜着排列,被称作龙心岩,也很特别。

龙心岩

龙心岩

龙心岩

龙心岩
四小时的行程,我们走出峡谷。清晨的峡谷底穿行,犹如地心之旅;而千米画廊之上的探索,又似外星漫步。波浪谷,真是太漂亮,太神奇了。这里的旅行体验,真的太好!
形成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之间的波浪谷。这是地球地质历史中最古老的遗产之一,是地质的活化石。只是我们以前并不知道,一个堪比美国大峡谷的地方,竟然就藏在我们身边的黄土高坡之上。

波浪谷

波浪谷

波浪谷

波浪谷

波浪谷

波浪谷

波浪谷

波浪谷
波浪谷是时光的年轮,是大地的指纹,在它的每一条纹理中,我们都能看到历史的风霜,在大地上留下的印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