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达那急滩国家公园 (Kaeng Tana National
Park)
天气太好了,一个没有工业污染的地方,光是天空的颜色就足以让人愉悦。
包了部真正的“菜车”,坐上了“农民兜”,和司机的交谈,简直是全方位的语言交流,大家用同样别扭拗口的英文单词,手势,地图,甚至连表情和眼神都要用上,这样的车坐得很“拉风”吧。
不过没有关系,我预先做的功课起了主导的作用,在地图上的定点好多都有泰文,司机能看懂这个就足够了。京达那急滩公园一会就到了。
门口有个售票亭,工作人员出来说40泰铢一人,我们说40泰铢一部车算了,工作人员说ok。呵呵,能杀价真好。

天气太好了

京达那急滩国家公园
京达那急滩国家公园 (Kaeng Tana
National
Park),离孔尖大概十公里左右,为一大片礁岩横躺在汶河谷底中,在一个转弯的位置上,形成最大的急滩,河水较大是,蔚为奇观。
到了这里,虽然是个国家公园,竟然还是一个游客都没有,似乎是我们几个就包了整个国家公园,这感觉太奢侈了。
由于这道河流是双色河中清的那条汶河,所以河水的颜色在阳光之下呈现碧蓝,但与“急滩”的名称有些不同的是,因为现在是旱季。水流很缓慢,河水出现了镜面般的宁静。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河滩上那大片大片的石头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石头上有众多圆形石坑,看来这与我们想去的三千滩(也叫三千洞)的地貌有些相似,只是这里的规模或许会小一些。
在这种河滩石头上走着其实是挺累人的事,石滩上没有路,全凭攀爬、跳跃,一不小心就落入坑里。还好近来没有雨,石坑里没有水,石头也完全不湿滑,不太担心摔倒的问题。
我们看到的石滩,是雨季过去后,湄公河水位下降,那些本来在河底奇形怪状的岩石( 固态矿物或矿物的混合物
)滩便会浮现在人们眼前。
每当汛期来临的时候,这些石滩都被湄公河河水所淹没,在河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击和腐化侵蚀的作用下,这片巨石堆便形成这种奇形怪状的样子。到了旱季,水位下降,巨石便浮出水面,耸立于河岸边,形成了如今充满艺术气息的大大小小石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

京达那急滩,对面的村庄(我们后来徒步近二小时走到了那里)

京达那急滩
急滩是让人留连忘返的,你总能找下一个惊喜的石头造型,有人也许会觉得这种风景很单调,但我还是挺喜欢这类型的景色的,它具有很强的特色。
在河滩的对岸,看到一个小村庄,看起来挺美。
我们沿着公园的道路向深处走去,正好有一队当地的学生在向里面走,感觉是段徒步线路,于是我们也跟着一起走。
穿密林,过小山,原来里面是一座学生的类似夏令营之类的建筑,有宿舍、课室、饭堂、厕所等的,那些学生原来就是在这里住的。
过了这个学校有一条吊桥,我们从桥上过到河的对岸,从地图上看绕一个大圈是可以回到京达那急滩的停车场的(我们的司机在那里坐等),我们都认为这是一条公园里开辟的徒步游览线路。

跟着学生走

河上的吊桥

桥上看急滩

桥上看急滩

可以看到河里的鱼挺大

河里的残舟
过了河开始徒步,才发现那边不是什么徒步线路,岔道也很多,可能是公园正在开发的一些道路,或者是开发公园另一个入口的路。即使是用着GPS定位,也迷了几次路,这一段估计连当地人都不走。
在这段全是乱石咯脚的路上,折腾了一个多小时,走到了GPS定位中最接近我们的停车场的位置,这才发现,地图上我们没有放大到最大去看,原来这个地方离停车场是隔着汶河的,而我们现在的地方,就是刚才在急滩时看到的河对岸的小村庄。
而这里,是没有桥可以过对岸的,然后我们又等了一下,想看看有没有船经过可以搭我们过去,但也没有。
看到小村里也有公路连着,应该是车辆可以进来的,于是又电话联系我们的司机,想让他开车到这里来接我们,但大家的英语都是“水兵对水手”,人家根本跟不明白我们想要干什么?而且我们也不知道这小村叫什么名字。
此刻的尽情有些焦急,但又不甘心原路走那一个多小时的石头路回去。
还好看到村里有几个人走了出来,我们再和他们问询,开始他们以为我们要找车回孔尖,后来我们还是说明白了我们的意思,然后把电话打给司机,让他和司机说我们的具体位置,让司机来接我们。OK,终于搞掂。
落日之中的小村其实挺美,树叶现出了太阳的色彩,满地金黄的落叶中,几只黄牛在河边晒太阳,好宁静安逸的画面。
在等司机来接我们的时候,这暮日的风景驱散了我们刚才的焦躁。

徒步之路

小村之暮

小村之暮

小村之暮

河对岸就是急滩公园停车场的方向

小村之暮
我们的车来了,司机上从停车场那边绕过来,有近十多公里的路,后来我在地图上再查看,确实有这么远。
我用定位记住了这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小村,也记住了这个夕阳如画的温暖时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