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湖纳木措

标签:
西藏纳木措旅行 |

纳木措,我终于回来了,回到你的身边,回到你的怀抱;我看到了碧蓝的湖水,洁白的雪山;看到了尚未青翠的草原,看到即将溶化的冰雪;看到了湖边的合掌石,看到了山顶最高的经幡。。。。。。
记得上次离开的时候,面对这个圣洁的所在,我的心中吟颂着:不舍得离开,也不敢再来;不怕景已改,只怕心不再。。。。。。
不过这十多年过去了,景没有改,心也没有变,这是幸运的!
此刻的纳木措,与十多年前来时只有帐篷相比,已经多了好多房子,尽管都是临时的板房,因为纳木措环保的要求是不能有固定的房子的。我们今晚就要住在这些板房里,有电,有灯、有电热毯,很好了,比当年没电,只有牛粪要好得多。
把包一丢匆匆赶去湖边,在4700多米的海拔上,自然体能状况是不如低海拔的地方,小伙伴们也都有些保重,必须谨慎行动。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团队活动了,由大家根据身体情况自行决定活动内容。
虽然住的地方离湖边就不到一公里,但一些小伙伴仍然觉得很远,担心走不来,选择了骑马去湖边,当然这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到了湖边,天光渐暗,暮云涌起,牛羊悠然,碧波如镜,倒影倩美,此刻的纳木措展现了一份人间天上的静美。
它比蓬莱仙山更宁静,它比瑶池仙境更圣洁,它是天界失落在凡间的一处圣殿?

纳木圣湖

纳木圣湖
西藏之所以神圣,除了它神圣的宗教外,自然风光的神圣,也是它的决定因素!
心中一直在喊:太美了,太美了。但外表却异常的平静,只想有这难得的一刻,好好欣赏一下这份大自然的恩赐,并用相机尽可能真实的记录下来。说老实话,像我这样的浪子,可以说已经走遍神州,不少地方重重复复去过十多二十次,但到纳木措还是不容易的。我不能说我这是最后一次来了,但也不能说下一次是什么时候,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每一次都必须珍惜。
天暗下来后,夕阳的颜色开始出现,尽管没有灿烂的落日,但夕阳在暮云之后,由橙黄到曙红的慢慢过度,这个美丽的时间也不短。
湖边的一些鸥类,在湖中的冰雪上憩息,在这个季节,它们并没有成群的聚集,而飞到这样的海拔高度,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鸥类都能做到:)
天气很快就冷下来了,温度迅速到了零下,我才发现自己穿着的还是白天很晒的时候穿的衣服,不过此刻我的注意力也不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也不会觉得冷。
小伙伴们已经准备回去了,我不准备放弃这难得的暮色,决定等到日落。于是我到了湖的另一边,这一边湖边上都是结着冰的,有份冰清玉洁的美感。
我就在湖边呆着,这边离住的地方较远,一直都只有三人个在这边,另外两个人是跟团的,也说一定要在这里等日落,团队餐也不吃了。
在这里我看到了平常很难看到的现象,就是湖水又开始结冰了,本来白天太阳晒开冰雪的湖水,瞬间又结了起来,而且结冰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这个过程很有趣,本来就是一片平静的湖水,突然间有一点儿水波振动,整片湖水突然就迅速结成了薄冰,甚至仿佛能听到声音。

纳木圣湖

纳木圣湖

纳木圣湖
天空的颜色不停变化着,这是大自然最本真的颜色,不经雕琢,不受污染,我们三人都在忘情欣赏,忘记了交流,虽然在等待的时候大家还加了微信等的,聊了一下知道都是同道中人。
但此刻纳木措仿佛让我们暂停人与人的交流,先回到人与自然的交流中。有时候这个理念是我在团体出行中希望大家做到的事,但这一次不用我提醒,大自然帮我提醒了。它几乎是用了一种“强制而粗暴”的方式,让我们无可抗拒。
天色终于暗下来了,我们也在湖边呆了三小时了,时间真的不知不觉就流走了,在这样的圣境下,我们竟然毫无知觉。我们三人决定回程了,但走了200米后,突然发现背后落日的曙红在天边出现了,我们又匆匆跑了回去,我们甚至都顾不上在这里跑步是否容易引起高反。
落日的那片曙红紧贴在山边,倒映在水里,在天空的亮光和黑云之间,这一片曙红艳绝天地,整个画面犹如一幅水彩画卷。
纳木措,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²。
早期的科学考察认为,纳木错的最大深度为33米,但最近两年对湖泊的重新测量发现,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
“纳木措”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措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也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在这样的天湖之上,有一点点高反是正常的,我的直觉是不需要吃药吸氧,事实上我两次在纳木措上过夜也不需要这些,不过头部有些发紧,不容易睡着是有的,我理解为这是纳木措想让我彻夜陪伴着它,想让我彻夜思念着它。真的是面对面还想着你,抱着你还梦见你。
好不容易到了清晨,我已经顾不上队友了,有点迫不及待地独自拧起相机爬到扎西半岛的山上,湖面已经是4718米了,在这个海拔上要爬到山上是困难的,而我最想去到最高点的经幡台估计有4900米左右,要爬近200米的海拔不是一个简单的挑战。
不过我上次因为要照顾队友没有完成的心愿,这次是一定要尝试一下的,完成最高点的圣湖拜谒心愿,是我此行的目标之一。
山上已经有些人在攀登,他们要去看纳木措的日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爬到半山腰后下来了,他们已经看到了日出,但并没有我那种强烈的心愿,也没有必要拼力爬到最高点去。
我终于还是爬到了最高点,比想象中要轻松一点。我的身边已经完全没有人了,身边只有经幡,眼前只有圣湖,我闭上眼默念了几个自己都听不清的词,我的心像是有一种释放在发生。
山上烈风呼呼,我录制的小视频都能听到风的怒号,而气温比昨晚还低,幸好我出门前穿上了一件薄抓绒,再加上攀爬产生的热量,才对抗住这阵狂风了。
稍稍违了一下规,爬过了安全保护的拦杆,到了面对圣湖的山边,对最好的角度,向圣湖诉说。
经过一夜的寒冷,圣湖之水呈现了难得一见的现象,靠岸的一侧的湖水全都结冰了,而在湖心的水却依然蔚蓝,冰与水在湖中画出了一条笔直的线,这条线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冰雪。
尽管我的知识足以解释湖心结冰与不结冰的秘密,我也知道那条线条的形成原理,但我不禁还是要问:
是谁把那道完美的线条画在湖的中央,如神迹般的存在。。。。。。
在这上面,你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
是念青唐古拉山千年的盟誓?还是圣湖纳木措恒久不变的诺言?抑或是你心中永恒的信念?
心从来没有那么明澄,眼从来没有那么清澈。
你给我一次心灵的震撼,我奉上一份心灵的拜献!
后记:原谅我把博文弄成了图片集了,因为在这里的拍照,我喜欢的图片实在太多了,虽然不断在选择,却很多时候不舍得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