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堡与希拉波里斯古城——在美丽中消散

标签:
旅游棉花堡希拉波里斯古城土耳其 |
分类: 公开 |
我相信许多人去土耳其,都是受到两个地方的诱惑,一是卡帕多奇亚的热气球,另外就是洁白如絮的棉花堡了。这两个地方的图片,对于旅行者虽不是致命的,也是绝对的诱惑。
像这样的钙华彩池类的地貌,绝对是美丽的。在中国我们也曾见过,川北的黄龙,滇西北的白水台,都是类似的地貌。不过相比之下,上帝就似乎更偏心于棉花堡了,黄龙和白水台都只有一小片的钙华彩池,而棉花堡却有整整一座山那么多的钙华彩池,因此不称为“池”、“台”等的,而称之为“堡”是有原因的。
我们从库萨达斯离开了爱琴海,一路向内陆的山地进发,为的就是要到帕姆卡莱地区,去看看棉花堡。
在土耳其有这样一个传说:曾经,牧羊人安迪密恩为了和希腊月神瑟莉妮幽会,竟然忘记了挤羊奶,致使羊奶恣意横流,盖住了整座丘陵,这便是土耳其民间有关棉花堡的美丽来由。
与中国的钙华彩池都是存在于野外荒无人烟之处相比,棉花堡的旁边,则有座落在山顶上的历史古城希拉波里斯,从古罗马时代就吸引着众多的人们来此进行水疗,并为今天的人们遗留下了温泉中心和温泉池,旁边设有泊车旅馆。希拉波里斯古城遗迹是公元前二世纪时由帕加马王朝所建,目前还遗留有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和古坟场等残垣断壁。
登尼资里市的北部,是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此地不仅有上千年的天然温泉,更有这种古怪的好似棉花一样的山丘。土耳其文Pamuk表示棉花,Kale表示城堡,所以Pamukkale就叫棉花堡。
这里确实上上天恩赐的一处好地方。
我们从希拉波里斯古城的城门进入棉花堡的领域,蓝天白云在为我们引路,这个古城的遗址已经非常破旧了,毕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古时以石头为材质建造的建筑虽然坚固耐用,但也经受不住数千年的风雨和烈日,石头他朝不成翡翠,自然就风化成泥了。不过古城门、街道、大剧场等还是清晰可辨的。

希拉波里斯古城城门

希拉波里斯古城遗址

希拉波里斯古城大剧场

希拉波里斯古城街道

希拉波里斯古城
棉花堡就在希拉波里斯古城的下方,刚进入棉花堡,天气却突然暗了下来,而且一看景色,多少有些失望,因为大多钙华池里都没有水。
晴朗的天空,洁白的钙华池,蓝色的温泉水,在我们的想象中,这是棉花堡的标配。可现在,只有干沽的钙华池,晴空和碧水都不存在,这完全不符合我们的想象。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大多数钙华池,开始以为是冬天温泉水量不足,但一看又不是,温泉源源不断通过一条天然的水渠流向山下;是水一直泡着钙华池会造成破坏吗?显然也不是,因为千万年前就是这样过来的了;还是因为不同的季节池里放水不同?真的搞不懂。
无水的钙华池,远远看起来,竟然有些像黄石公园的某些景色了。而没有了碧水的衬托,白色的“棉花”也开始堆积尘土,显得没那么白了,甚至有些边缘地方是黑色的,都有些脏的感觉了。
虽然有些感觉来得不是时候,但棉花堡仍然是美的,这样巨大面积的钙华地貌也是的绝无仅有的。
当天空开始晴朗,当阳光开始照耀,棉花堡的颜色开始恢复。我先大范围地逛了一下棉花堡的钙华池,然后再进入核心区域,也就是放了水的几个钙华池里,而大部分的游人也都在这里。
当然,有水的钙华池就好看多了,棉花和碧玉的感觉也都出来了。也有不少人在这里泡着浅浅的温泉,虽然水不算太热,但也不会冷,两个中国MM甚至穿着比基尼在彩池里拍照,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眼光,在土耳其这种以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里,这是非常大胆的举动了。

棉花堡

棉花堡

棉花堡
从棉花堡上来回到希拉波里斯古城,天色又重新暗了下来,古城残存的遗址在寒风中瑟缩,古老的石头此刻也失去了表面的光泽。此时大概只有在大浴池里泡着温泉,喝着土耳其红茶是最舒服的。
比较震撼的景色竟然是在棉花堡上看下面笼罩在云烟中的小镇,而我们今晚将在那里度过,那里会有一个更大的温泉让我们去感受。
滑翔伞在头顶飞过,平平静静的,没有刺激的感觉,因为这里的山不够高,地势也不够险,我也没有了去玩一次的冲动。
静静的棉花堡,没有特别惊喜的棉花堡,给人一种情感的静穆和沉淀感。像希拉波里斯古城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罗马遗风,像棉花堡千万年沉淀下来的钙华彩池,它们已经定型,不再生长,只是保持着这份优雅的姿态,慢慢走向寂灭。
它们将在美丽中消散,在神奇中幻灭。
后一篇:安塔利亚——地上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