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2017-07-25 09:22:26)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兴义万峰林

  在兴义悠闲的几天,徒步田野、河边是惬意的享受。这个下午,我们从将军桥附近沿着蜿蜒的纳灰河,逆流而上。这一带已经规划了很好的沿河徒步线路,一条近10公里的沿河路线,经过修缮后,有了木栈道,有了植草砖,有了特意种植的花卉树林,有了厕所。虽然有不少人工的痕迹,却没有过度刻意的修饰,一切都还是自自然然的,这是我们喜欢的风格。

  一路上,其实也经过许多小村,但你却看不见,因为它们都在河边树林后几百米以外的地方,当你走累了,其实是可以走出小村回到公路上去的,有公路就有交通车了。

    一路的美景,我们一直走到一个叫鱼龙的村子里,这里的沿河木栈道没有了,路也不太清晰了,问了村民,可以往西走一公里左右到大路上去。

   走着走着,我们到了一个正在修建的万峰林地质奇石展览馆,走进去看看,里面有很多个小展厅,一些工匠正在处理一些石头。一个正在工作的师傅向我们介绍起这里准备用于展览的石头,原来有很多都是本地出土的化石。

      其中几块像百花齐放般的化石特别让人注目,师傅说,这是兴义出土的化石,是生长在海里的一种动物,已经有过亿年的历史了。

   因为这些化石太漂亮了,真的就像盛开的花朵一样,而工匠们又在用凿子在修饰石块,以致我们都不太相信,也觉得如此贵重的东西不应该放在这样一个农村的奇石馆里展览,又没有安保设施,被人偷盗了咋办?我们甚至觉得这东西有可能是假的,虽然那位师傅后来自称是这里的村长,负责建设这个奇石馆。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拼接的海百合化石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整块的海百合化石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如今的海百合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如今的海百合

    回来后,多少对这个化石有些耿耿于怀,于是查找了兴义一些资料,当一个个历史资料出现在我的眼前时,我彻底被吓倒了。    


原来我们看到的化石,是极其珍贵的海百合化石,海百合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一种棘皮动物,与海参、海胆等属于一类,是无脊椎动物中较高等的类型,由于形态酷似盛开的百合花,除了有开放的花蕾,还有挺拔的根茎,于是人们就给它起了一个非常贴切的名字——海百合。

  

        海百合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之一,已经生存了5亿年,在2亿3千万年前,海洋里到处都生长着海百合,由于海百合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尽管没有如众多远古动物一样灭绝,但如今,人们只能在深海里见到它们美丽的身影。


        当然,现代的海百合和化石中的远古时代的海百合,在经历了几亿年的变迁后,相貌也大不一样了。     这些珍贵的海百合化石在地下沉睡了两、三亿年,如今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也是因为这神奇的相似,我们开始时也觉得不可信。


   原来在许多年前,贵州的村民们用石头建房时,人们惊奇地发现,有些石头上会出现一些精美的花纹。这些美丽的花纹是谁刻上去的?无人知晓。


        后来,人们才知道,这些精美的花纹就是海百合化石。后来,科学家又在这里发现了贵州龙、兴义龙等珍贵的化石。     看来我们徒步经过的河边小村叫鱼龙村,也不是偶然的。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鱼龙的化石与模拟图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鱼龙的化石与模拟图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鱼龙的化石与模拟图

   这些化石的珍贵,也让一些人起了贪念,在美国就曾经查获一批数量巨大的走私海百合和鱼龙化石。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距今大约二、三亿年前,这片地区还是一片封闭的海域,气候温暖,海水湛蓝,清澈见底;到处生长着美丽的海百合。兴义龙和贵州龙也生活在这里,由于没有天敌,生物数量越来越多,海百合和动物的遗骸不断被泥沙所掩埋,沉积在海底,成为珍贵的化石。


       再查看了一些资料,贵州龙和兴义龙虽然称之为龙,但都不是恐龙,它们比恐龙要小很多,属于蜥蜴类的动物,也称为鱼龙。     鱼龙(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ς,“鱼”和σαυρος“蜥蜴”)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


        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在三叠纪中期还未能确定的陆栖爬行动物逐渐回到海洋中生活,演化为鱼龙,这个过程类似海豚和鲸的演化过程。在侏罗纪它们分布尤其广泛、繁盛,在白垩纪它们被蛇颈龙类取代,蛇颈龙目是白垩纪时期的海生顶级掠食动物。

   

     辞典上解释鱼龙:古爬行动物名。外形像鱼,生于海洋。四肢桨状,适于游泳,眼大,嘴长,牙齿尖锐,肉食,于侏罗纪最繁盛。

     而鱼龙之称,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出现频繁,最熟悉的当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的: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古诗文中频繁出现的鱼龙,在某些方面也证明了它流传的真实存在,在古人还没有现代科学研究手段的时候,传说和化石成为唯一的认知依据。在古代,鱼龙可能更多作为一种神化的动物出现,有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兴义万峰林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兴义万峰林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兴义万峰林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兴义万峰林
那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兴义万峰林

        我们真的很庆幸,能够到达这样的地方。想想也真的很奇妙,我们竟然就在曾经如此美丽的世界里走过与停留,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一下:

       我们沐浴着蔚蓝的海水里,我们头上有明媚的蓝天,我们脚下招摇着盛开的海百合,我们身边穿梭着矫健的鱼龙,这是一个何等美丽的世界。

      当然如果要实现,我们要穿越回去两亿多年前。

      来兴义之前,这些功课没有做足,等下一次到兴义,我想就更能感受这份神奇的感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