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时期,灭佛毁寺,不少避难僧人远遁阿里。阿里地处西部边境,深受大食、印度的影响,加上又是苯教的发源地,所以便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力量汇集之地。
公元843年朗达玛被一位僧人刺杀,内战纷起,4年后平民起义,吐蕃王朝崩溃。之后先后曾出现大小7个王国,西藏长期处于藩王割据局面。
朗达玛的两个儿子奥松与云丹也为争夺王室相互斗争,奥松之子贝考赞为奴隶起义军所杀,贝考赞的儿子吉德尼玛衮见大势已去,回天无力,便带着三个大臣和100多人,投奔阿里,并娶了当地头人的女儿。后来吉德尼玛衮将阿里一分为三,分封给他的3个儿子,古格王国即第三子德祖衮的封地。
17世纪中,古格王朝发生内乱,国王之弟请拉达克军队攻打王宫,王朝被推翻。古格覆亡后,并入拉达克(今克什米尔)一段时间,后被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西藏地方政府重新收回。
而这个拉达克,也是需要让我们认识的地方,因为它就是中国与印度国土纷争的主要地带之一。如今的拉达克虽然在印度手上,但看起来就像是20年前的西藏,藏民在那里占了很大的比例,藏语在那里是通行的。由于上述的历史原因,中国认为拉达克属于中国的领土是有历史的依据的。
前段时间的《中国地理杂志》有一篇专门说拉达克的,有兴趣的不妨拿来再看一下。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壁画是古格艺术的精品,虽然他们已经沉睡了几个世纪,如今依然光彩照人。这些壁画包括佛教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当时古格人的生产、生活场面等等,内容十分丰富。透过这些绚丽斑斓的图画,人们不难窥视到昔日古格王朝的政治经济活动以及文化风情,从中去追寻古格兴盛与消亡的历史。
藏尸洞我们没有走进去,多少还是有些心理恐惧感的,毕竟传说中里面的尸体都是无头的。
这座攻击型的石楼为什么没有完工?拉达克军队弃用石楼又怎样最终征服这座伟大建筑的呢?
这就要从古格王朝遗址不远处神秘诡异的藏尸洞说起了。藏尸洞又被成为干尸洞。说它神秘,是因为古格王朝消失与附近藏尸洞的产生原因至今无人知晓更无史料记载;说它诡异,则是藏在三个洞室中的所有尸体都没有头颅!
藏尸洞位于古格遗址北面600多米远的一处断崖上,洞窟开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沟崖壁上,洞口很小,,宽0.8米,高仅l.2米,洞内有三个洞室组成。这里应该是古格最后的遗迹,也许导致古格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就藏在洞中。在那场拉达克入侵战争中,因为攻击石楼进展缓慢,或者因为古格王国的人民不想自己的国王遭受伤害而故意怠工,恼羞成怒的拉达克国王把全部工人残忍的砍头杀害,随即又派出军队把附近的大批居民百姓抓来。为了胁迫古格国王投降,他们把手无寸铁的百姓推到城下,丧心病狂的命令士兵把他们头颅砍下。站在城头的古格国王亲眼目睹自己的人民在敌人屠刀下惨死,在权力和生命之间抉择,最终,他为了臣民不再失去生命,国王选择了投降。拉达克国王在彻底征服古格王国后,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他下令按照同一种方式处决了包括国王在内的王室成员,随后命令军队在不远处的峭壁上挖洞,把这些惨死的无头尸身抛入洞中并把洞口封盖严实,而那些被砍掉的头颅,被丢到茫茫戈壁之中任凭狼群野狗啃食。拉达克国王自知自己犯下滔天罪行,随即下令封锁消息,不允许人们口头传播这场战争的残酷,更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留下任何有关的战争记录。自此,繁荣的古格王朝从茫茫高原消失,被强制删除的战争记忆也湮灭在孔雀河涓涓细流之中。
这确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现代考古活动中,藏尸洞内发现了年轻女性以及老人和孩子的尸体,这些都能印证当时死亡场面的残酷性。从考古学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尸首分离带有惩罚意味的的“藏尸洞中”绝对不是高原藏传佛教的标准丧葬仪式之一。因此,“战争才导致古格神秘消失的原因”渐渐成为主流结论,被我们所接受。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古格王朝
一个辉煌的王朝,在历史的风雨中飘零、衰败,其过程是令人叹息的。
最后我用一个自己的小故事结束这段回忆。
西藏在佛教兴盛之时,寺庙里制作了很多的“擦擦”(藏语,一种泥塑的小佛像),很多造型生动,它们大多存在于寺庙的各种空间里,而在古格王朝里发现的“擦擦”是在西藏是很有名的,国际文物市场上也能卖出个好价。
因此多年前去古格王朝的人,多数都会在古格的残缺的寺庙里,旁边的山洞里,各种土堆的缝隙里到处找,希望能找到一个古格王朝时期制作的“擦擦”,我们这几个俗人也未能免俗。
很幸运的是我们真的找到了三个“擦擦”,我也分得了一个,当时挺开心。
现在想来这行为确实不好,人家那个佛像好好地守在古格王朝一个僻静的地方,我偏要把它带离几千公里外的地方,还占为已有。不过“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
希望有一天,我再去西藏的时候,能够再去一次古格王朝,把这个“擦擦”重新带回属于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