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镇远.【遇见】

(2016-01-15 09:00:14)

镇远.【遇见】

     

 

除了偶尔的几声火车汽笛,镇远的夜晚很宁静,连舞阳河水都是悄然而过。只是房间有些大,空调制热的功能不能满足整个房子的需求,半夜也是冷的,被子也很薄,在这种湿冷的天气里,如果连我这种不怕冷的人都觉得冷的话,那真的是挺寒冷的了。


   
 

 

清晨窗外的光线来得很晚,在被窝里我都能预感到天气一定不会好了。确实是,起来走出阳台一看,下着中雨呢,舞阳河水的镜面也让雨水打得花白一片。洗漱完毕,正想着是否这时出去的时候,雨好像小了。

   
 

 

早晨还是牛肉粉,然后前往青龙洞,其实就是100米不到的距离了。十多年前来那次来青龙洞,就很惊叹这里的岩壁道教建筑,还记得30元的门票,我们两个人和人家说情,只收了一个人的门票,如今青龙洞的门票升到了60元了。




     

  镇远青龙洞严格说应该是一个古建筑
群,由青龙洞、紫阳书院 、中元禅院、万寿宫、祝圣桥、 莲花亭六部分组成。“入黔第一洞天”,这是刻于镇远青龙洞内的一句题辞。如果说镇远是一个文化旋涡的话,青龙洞就是这个旋涡的中心,镇远的多种文化凝在青龙洞上,成为镇远文化的缩影。



     

  
青龙洞建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曾几度毁于兵、火,几度修复,古建筑群经历代修建始成现代规模,位于城东中河山,占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龙洞、紫禅书院、中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错落有致。那飞岩翘角、贴壁凌空、红墙青瓦的殿阁楼台,气势宏伟。造型独特的建筑物

与悬崖、古木、藤萝、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为一体,真是巧夺天工。既有临江远眺的吊脚楼,也有恬静幽邃的寺院禅台,有朗朗书声的学子院,更有锣鼓喧天的戏台,集天下山水楼阁荟萃为一方。整个建筑群重重叠叠参差不齐,纵横有致,沿庭院小径漫步,登斯楼而极目,如临海市蜃楼,蓬莱仙岛。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有“西南悬空寺”之称,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山势挺拔,峭壁悬崖。巨岩、洞穴和为一体。道、儒、佛三种宗教的寺庙群生就山腰,是中国不同宗教同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典范和楷模。它背靠青山,面临绿水,贴壁临空,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翘翼飞檐、雕梁画栋。这些古建筑依山因地,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于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典范之一。



     

 

自然,这些文化上的精妙之处需要你预先做好功课,一点点的慢慢去欣赏、领会,而我最想看的,则是到青龙洞最高的道观之上,可以看到镇远古城的全貌,也可以看到舞阳河大转弯。

镇远.【遇见】

 舞阳河大转弯之上的青龙洞

镇远.【遇见】

舞阳河的早晨,雨开始停了

镇远.【遇见】

淡季停业的舞阳河游舟

镇远.【遇见】

祝圣桥上的魁星阁

镇远.【遇见】

青龙洞古建筑上看舞阳河

镇远.【遇见】

俯瞰祝圣桥

镇远.【遇见】

青龙洞内的小径

     

  因为我进青龙洞太早了,里面一个客人都没有,只有我一个人在闲逛,匆匆走过那些亭台楼阁和岩洞,往高处走去,眼下的镇远古城和舞阳河尽收眼底,这个就是在贵州甚至是中国都很有名的景点——镇远大转弯。

   
 

 

虽然是阴雨天,山隐现在云雾里,云在色温较高的灰白天空里并不显眼,因此这个时刻远不是镇远大转弯最美的时刻,不过舞阳河一样的碧绿,镇远古城一样的古老,河边一样的宁静,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我拍下一组相片发到微信上,并给它加了一段文字:

   
 

 

江如玉带,碧绿通透,不动声色的绕过历史厚重的镇远古城。轻柔与遒劲在这里汇合,清新与浑穆在这里相交,烫贴出一幅和谐清丽的图画。在道教圣地青龙洞俯瞰“镇远大转弯”,怎一个美字了得。

   
 

  自然,这样的美景也引来微信里一片点赞。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从青龙洞出来,天似乎又晴了一些,下到了河边,再看看祝圣桥。这一带的舞阳河水比其它地方的更绿一些,甚至有些墨绿的感觉。


   
 

 

我在思考,不太可能这河水在几十米的距离后就变了颜色,一定是有其它的原因引起这种变化。再观察了一下,大致的答案我找到了:因为祝圣桥这一带的河段,地理位置和其它的河段发生了突然的变化,这一段河水是舞阳河大转弯后进入一个狭窄的山谷地形,一边是从河边几乎直立而起的石屏山,另一边是青龙洞所在的中和山,这两座垂直于河道的山遮挡了很多天空的白光,所以河面上泛白的光线少了,河水原来的颜色就显现了。因此这一段河道的河水更为碧绿了。这个原理和我们平常摄影时使用偏振镜(pl镜)的原理是一样的,当镜片调整到一定角度,物体的反光就被消除了,画面就会出现物体的原色。

   
 

 

面对这一带的的绿水青山古建筑,我也动了心,决定搬来这里河边的客栈住,我随便找了一下,看上了“水之澜客栈”的临水房,房间里也是有一个河边的阳台,阳台能面对祝圣桥、魁星阁、青龙洞,离祝圣桥不到30米,太棒了。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走完青龙洞,搬完了客栈,才早上10点多,我决定去铁溪看看,因为上次来,我还没去过铁溪。问了一下客栈老板娘,她说现在淡季,去铁溪的交通车不定时间开,要自己去车站坐坐满了才开。我想这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这两天在镇远的游人估计也没有几个,还要坐满才走。但我看过功能说去铁溪大概是四公里左右,就算没有车,走进去也不用多长时间了。

   
 

 

走到祝圣桥边往铁溪的交通车站,看到去铁溪的电瓶车上有三个女孩坐在车上看手机,一问她们也是要去铁溪的,需要等更多的人。正好又来了两个人说要去,已经有六个人了。这时司机就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了出来,电瓶车沿着河边向山里驶去。

   
 

 

一路飞奔,风呼呼吹来,气温像是突然冷了许多。三个女孩恨不得把头都包起来,只穿了件风衣的我也觉得这冷风是有些剌骨的了。

   
 

  寒风中,突然听到了三个女孩用广东话交淡,哦,原来是老乡啊!

   
 

 

电瓶车走了一段到了一个山庄,一条小溪从山里流出,溪水清澈,这里就是铁溪的路口了,估计网上说的4公里就是到这里的。这个地方在《儒林外史》是有过记载的,因此路口也有一个上书”儒林外史“的石碑。然后电瓶转向山里行驶,走了更长的一段路才到了铁溪的售票口,幸好我不是走路来的,不然这一大段路估计得走1.5小时以上才能走到,玩的时间都没有了。因为从售票口到铁溪最深处的龙潭,来回还得走三小时。

   
 

 

和三个女孩子结伴进铁溪了,另外两个人看到要50元的门票,决定不进了。在买票的时候,我才知道三个女孩是就读广东湛江某大学的大学生。她们凭学生证可以半票。心想本人不是一直都在社会大学孜孜不倦的学习,也应该算”学生“才对啊,为啥我就要买全票呢?:)

   
 

 

原来以为是一个人的铁溪个人穿越,因为与三个女生的遇见,变成集体探路,不然这来回三小时的徒步,我又得"思考人生"了。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铁溪这里的路基本上都是沿着溪边前进的小路,多数是用石头堆砌而成,虽然上上下下的坡度不大,但由于雨天地上非常湿滑,走起来也得小心脚下。而这段路一看就知道很久都没有多少人走过了,很多地方都长着厚厚的青苔。


   

    和三个妹妹聊了起来,才知道
她们是同班而且同宿舍的同学,是对外汉语三年级学生,对于这个专业,我是相当熟悉的,因为家里人也念过这个专业。而大学的生活我自然也很熟悉,我甚至在专业的院校当过三年的老师,尽管是兼职的,但也有过这方面的体验,所以和三妹妹聊起来话题就太多了。

   

   

妹妹们也很奇怪我为何一个人出来旅行,我说我这几十年里都经常是这样的,当她们初步了解了我的旅行方式后,自然对这种旅行产生了一定的兴趣。而我的户外极限运动旅行方式,像徒步登山、穿越、溯溪、自行车、潜水等,本身就带有专业运动的因素,是比较容易吸引人的。

   

   

三个妹妹感觉都是很乖的女孩,但性格却很开朗,很有礼貌而又谦虚好学,她们说还是不满足现在的学历,决定继续考研深造,我很赞赏她们的努力。

   

   

在与这样的女孩聊天时,我自然希望做到两点,一是激励属于她们的梦想,二是带给她们更多的正能量。

   

   

她们更多的希望了解旅行方面的知识和心理感受,我觉得是很不错的,现在太多人出外旅游,但真能总结自己的旅行的人不多,能够理解旅行意义的人不多,而她们已经能够想到这点,这对她们日后在旅行中收获更多很有帮助。

   

   

自然在旅行方面,我是从来都不谦虚的了,我这辈子把太多的时间用在了旅行之上了,而我写游记的习惯非常有助于我对旅行的记忆。相对于一般的旅行者,我时常独自旅行的体验也有助于我在思想上对旅行的感悟。

   

   

边聊边走,时间过得很快,龙潭到了。哗,那是一抹梦幻的蓝啊!

   

   

其实进来这一路,并无太多特别的地方,基本上都是熔岩形成的山体,一条小溪从深处流出,由于光照不足,湿度较大,小溪边上有很多阴生植物,溪边的植被,苔藓的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我对妹妹们说,这种地理其实在广东也有很多。

   

   

 一个多小时走进来,其实我们就是为了眼前这一抹梦幻之蓝。

   

   

龙潭并不大,就10*20米左右,由于四周植被丰富,植物遍布潭边,并向潭中伸展,所以感觉龙潭更小。但那一潭之水,粉蓝之中带着一份乳白,明而不艳,媚而不俗。尽管我见过国内许多色彩各异的潭水,如九寨黄龙等,都没有见过这种颜色的潭水。

   

   

据刚才开电瓶车的司机说,这个潭非常深,有好事者曾经连接20多支数米长的竹杆往下试,都没有探到它的底部。而我此刻的想法是背套潜水装备下去看一下。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镇远.【遇见】
     

 

在潭边和妹妹们做了一个蔚蓝色的梦,我们开始回程了,回程时天气又开始不好了,小雨丝也开始纷纷扬扬。

   
 

 

打电话约司机再来接我们回镇远古城,雨开始大了。三妹妹说,下午我去哪,她们就跟着去哪。

   
 

 本来我是想爬一下玉屏山登顶的,但由于这样的雨天,山路非常湿滑,妹妹们的鞋子也不是太防滑的,毕竟有些危险,我打消了这个念头。于是我们还是走走镇远的明清古建筑算了。

   
 

 

在古老的小巷和大宅之间上山下山的又走了一下午,估计把妹妹们都累坏了,毕竟走路肯定不是现在大学生们的强项,而对于我们这类户外驴子来说就是很小的事了。

   
 

 

晚上和妹妹们一起吃个晚饭,其实我们四个人都没有吃中午饭,一顿酸汤鱼火锅吃出了一种热烈的气氛。大家加了微信,以自己的城市为名,相约日后的重聚。

   
 

 

把妹妹们送回河对岸的客栈,客栈的老板娘很热情,把我们请上了客栈天台的平台上玩,又是一轮寒喧。

   
 

 

在镇远古城的这个阴雨天,因为这个偶然的遇见,又多了一份美好的记忆。祝福妹妹们,祝你们考研成功,也祝你们找到满意的工作和如意的郎君,事业生活双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肇兴慢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