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大岭村真的不知道去了多少次了,自从有了第一次后,似乎每年都来,已经有十多年了。
换个方式来说,我们第一次来的时候,河边那家农家饭店的电饭煲鸡是25元一只,现在已经是60元一只了,呵呵。
大岭村的确是一个文化古村,除了村里曾经出现过多少个举人、进士、武官等的外,村中保留下来的文化建筑真不少,而村里的自然风光也是不错的。
村里出名的菩山塔、玉带河、龙津桥、蚝壳墙、菩山第一泉、沙井气、甜水井、贞节牌坊、众多的庙宇和祠堂,一个小小的村里,但可看的东西真的不少,这也组成了大岭村独特的风格,别的村子有一两个上述的已经不错了,而大岭村却可以集众多于大成,难道你们不羡慕吗?



几年前起,我几乎都是和一帮老同学到大岭村,那些古迹看多了,后来都是匆匆而过。基本上都是先去河边的农家吃顿农家菜,然后就去菩山第一泉那边的河边,那里有几张村民们闲坐的石桌,我们在这里煮茶聊天,看着河水潮涨潮退(每天都会有),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这次来大岭村,我们也是隔了一年左右才来了,突然发现大岭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许多变化,应该说是更加整洁了。是的,近年番禺的古村都在大力整治环境,建设文化古村,吸引各地游人。作为一个靠近市区的小村,能够利用自有的有利资源,找准旅游这个方向,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村里的路口都做了景点指引的木牌,许多景点也用大理石刻上了介绍的文字,村里近河边的一段河堤都修了雕栏,以前的田基做成了绿道。但村里的古迹却没有太大的整修,尽量保持了原来的风貌。
还是穿过村子直奔龙津桥,大家在大榕树下聊了会天,就直接坐进了农家菜馆。可以说这一顿是我们那么多次去大岭村吃得最好的一次,不是因为点的菜够多,而是说这一次的味道最好。大岭村的环境在变好,连农家菜的味道也在变得更好,这真是让人开心。
天气虽然是阴阴的,不过已经很不错,因为之前一周都还是下雨呢,我们的行动也是提前就定的,中途看到这雨天,我们都还想过是不是要改期,但根据历史经验,每次我们因天气改期后,天气基本上都会是好的,让我们一次次的后悔,所以这次我们决定不改了。果然,天气在下了足足一周的雨后,相约这一天,真的不下了。因此虽是阴天,心已满足。







天色阴暗,阳光隐藏,残春之际,荷塘里也没有绿意,断折的荷茎在水面上展现各种图案,构成了一幅幅抽象简笔画。






到了村尾河边我们那个固定的煮茶点,发现这里也整齐了,石桌和栏杆都修缮过,村里的好多老人、孩子在玩,妇女们也聚在这里打牌。几个妇女看到我们来了,还认得,笑说:那几个煮奶茶的人又来了。



菩山第一泉的泉水的出水量越来越小了,好多在当地住的人带着大桶来取水,排队都十多个桶,我们也不好意思插队。而这些打水的人似乎也是外地在这里租房住的人,完全也没有大岭村民的好客。以往我们打水时,如果是大岭村民在前面打水看到我们时,都会让我们先打水,毕竟我们只是用来煮茶,打的水并不多。
没有阳光,拍照就用阴天白平衡呗:)没有泉水,就用普通的呗,这并没有什么,一样能拍出适时的相片,一样能煮出香浓的奶茶,只要同学的情谊在,大家简单快乐的追求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