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旧金山和同学惜别,就要到这次行程最后一个景区——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同学聊了一下,他说虽然不是很远,但来了十年也没有去过约塞米蒂,甚至连旧金山海湾的游船都没坐过,这也不是很奇怪,有人在北京生活一辈子也没去过长城,有人在广州活了半生也没去过珠江夜游。
但约塞米蒂国家公司在中国其实是挺有名的,有名的原因很特别,不是因为很多人去过,也不是很多人对它有很深的了解,而是有名的只是这个“约塞米蒂”的名字,因为自从台湾人创意的把“约塞米蒂”译成中文“优胜美地”后,它就出名了。
应该说“优胜美地”比“约塞米蒂”更中文化,更有中国文字的意味,因为好多人看到“优胜美地”的时候,脑袋里都很容易反映成“优美胜地”的,甚至有人直接误读成”优美胜地“了。这样有美感的中文名字不出名才怪。所以在国内有些楼盘也起名叫”优胜美地“,可见这个名字在中国的流行程度。
约塞米蒂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是中国大陆的译名,台湾译作“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其它译名还有优山美地国家公园、约瑟米提国家公园等。是美国西部最美丽、参观人数最多的国家公园之一,与大峡谷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齐名,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东部内华达山脉(Sierra Nevada,西班牙语:下雪的山)上。
此国家公园以其约塞米蒂山谷闻名于世,相传约塞米蒂是从前住在这里的一个印地安部落的名字。约塞米蒂山谷在上一次冰河时期被冰川覆盖,山谷呈U字型,两旁峭壁上到处可见由冰川切削过的痕迹,最有名的莫过于半圆丘(Half
Dome)了。山谷到处挂满了瀑布,最有名的是约塞米蒂瀑布。冰川退去后,约塞米蒂山谷曾经历多次氾滥,谷底形成一片氾滥平原,优美的麦斯德河(Merced
River)从中流过。
我们到达的季节,瀑布已经没有了,但半圆丘照样美丽,但像我们这样时间有限的游人,不可能过于接近,只是在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遥望着它,但美国当地的一些户外运动爱好者,则是会花两周的时间去攀登它。根据我看到的一个世界最危险的景点的统计,半圆丘在世界最危险的景点排第一位,因为攀登到半圆丘的顶端需要两周的时间,另外最后的一百米左右是绝壁悬崖,近年已经有几十名登山者殉命于此。
因此尽管我羡慕那些来登山的美国人,但心里也想,自己是否能登上也是个未知数,那个危险程度自己是否能征服?所以遗憾感也迅速降低。





公园的大瀑布到这个季节没有水了,我还是去看了一下,光溜溜的山头布满白色的石块,而中央就是瀑布喷下的地方,痕迹犹在,而山下则是约塞米蒂公园特色的参天大树,这些大树有些树宽惊人,上世纪曾经有为了开路,在树干上开一个通行车辆的口,公路就在树的中央穿过。这种图片大概以前学过美国历史的都看过。现在看来这种穿树开路的行为,多少有些矫情,就是为了追求一种特定效果,其实道路绕开那棵树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因此如今美国也再没有重复去做那种矫情的事了,毕竟这对树木的生命有严重影响。









感觉最好的地方还是酋长岩,气势雄伟而又不管清秀,冰川岩的特色体现无遗。我爬到观景平台后面的山上,一个人感叹这份美丽。







我知道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美丽的地方太多太多了,而我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去到的地方又太少太少。我心里还是不能认为,我已经去过优胜美地国家公园了。尽管给自己的要求很高,但希望日后经济条件好的时候,我能够再一次来到这里。
终于又回到了洛杉矶,三周内第三次经过这里,但这次我直奔了机场,只能匆匆说再见了。
17天的行程结束了,游记也更新完毕了,虽然是凭近半年后的记忆,再依着相片的次序来写的,全是游水帐的方式,而且去过的这些地方时间都太短,印象还不能说深,所以游记基本就是一图片游记了。而近年来,懒惰下来的我已经习惯了用这种方式写游记了。
美国的行程无疑是美好的,尽管也是短暂的,但美国与中国的经济以及人们的收入水平相差太大,我们中国人去美国的费用还是太高了,虽然我已经很省着花,这十多天还是花掉了我超过一万元的人民币,还是很心疼,这可是我去四五次东南亚旅游的费用了啊。
所以,尽管美国的签证今年开始有效期是可以十年,但十年里,我能去几次?现在考虑的也只是啥时候多去一次还是个问题而已。
希望我们的国家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减少两国的经济差距,让我们中国人也能随时到美国旅游,就像去一趟东南亚一样。那样,我期待的那种美国的深度游就有可能实现了。
(《九月,美西》系列结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