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道路交通七宗罪
(2009-12-31 09:39: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公开 |
前些日子广州市做了一个社会调查,就社会公共设施和服务,向广大市民征询意见,结果最受非议的是广州的道路交通状况,此环节在市民中的反映,基本上可以用”民愤极大“来形容。
此反映充分说明了两点,一是广州的道路交通状况确实不佳,发展远不能如市民意。另外一点也说明了道路交通状况是市民衣食住之后的行,属于与市民关系最大,市民最关心的环节之一。
我们这个社会,暂时还好像没有一个机构能够有效地向道路交通问责的,尽管我们有相关的管理部门,有市长,有人大代表,有市民代表。但别说是问责,就算是知情,也属于一种奢侈。我们有一些若有若无的途径,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法规,但没有一样是有效的。“问责”两个字好辛苦!
别说从行政上的问责颇有难度,就算你要选取一个问责的目标也不容易,管理道路交通的部门太多了。规划局、交通委员会、城建局、园林局、城管局、公安局、公交公司等等,这些机构都可以说是抱成一团又互相推诿的,一个责任在其中兜多少圈子能够理得清,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
我们要向它问责,要向他定罪,真的不容易。不过,还是给它试列几项“罪状”:
一、规划不力
当我定你这个罪状时,你大概会强调好多的困难,说广州道路交通的底子不好啊,说外来人口增长迅猛啊,说私家车辆急速增加啊,说广州的天气不利用道路的保养啊,说广州市的市民(包括外来人口)素质低啊等等。诚然,这些都是实际情况。
但规划的存在意思,就是要让你能够对未来提前作科学的分析,以决定未来的方向。除了预先规划的功能外,还应该承担对未来的导向。现在看来,我们的规划局完全做不到这两个功能。虽然不能说广州现在的道路一点规划也没有,但这规划完全没有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今天已经是阿凡达的时代,然而我们广州的规划还是阿凡提的水平。
人家好多城市到好几环了,我们广州还是内外环;人家的自行车道、人行道越来越漂亮,我们广州的砍完一条又一条;人家的外地车收费站都设在郊外空阔的地方,我们广州的却总是设在“瓶颈”上;人家的路桥收费站在收回成本后就取消了,我们广州的长收不懈。。。。。。
太多的问题不胜枚举,由于规划落后,设置不当,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因此只能靠不断的改做来应付实际的要求,每天都在救火,不可能有令市民满意的效果。
广州现在道路交通的建设,根本体现不出规划的效果,完全属于拆东墙补西墙短期行为。究其原因,襟怀不广导致眼光短浅,学识贫乏造成决策低能,本位私利影响整体发展。我这样说你可能会生气,但你们的领导应当自责。
二、堵塞严重
这个问题是市民最能亲身感受的大问题,近年来,广州交通堵塞的状况日趋严重,已经有病入膏肓的感觉。上班下班时间和周末的时候,那堵塞简直到了让人崩溃的程度,不算大的一个广州市,许多人单程上班的时间竟然要1.5--2小时,一天几乎就有3-4小时煎熬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拥挤在近乎肉搏的巴士里。
道路越是堵塞,人流的疏导就越差,巴士的速度就越慢,拥挤的程度就越重。现在坐公交,可是一项高技术含量和高身体素质投入的运动,它是一项结合体操、短跑、散打、摔跤等技术的多元化体育运动,不信你在上下班时间试坐一下.
许多人晚上下班到家,都已经是八九点了,这日子每天这样,生活的趣味都要失去了。这个问题很严重,已经影响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影响了人民生活的信心。
现在早出晚归上下班的市民,对交通状况已经从厌恶发展到恐惧,你说这个罪大不大?
三、长期修路
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建”与“修”是对兄弟,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概念。“建”属于主要行为,“修”属于辅助行为,“修”的行为是用来补充“建”的行为的,而当辅助行为发生量大于主要行为发生量的时候,我们可以认为这个系统是失败的。
我们广州的道路,就是这样的失败例子,修路的事永远都在发生,自然的、人为的、客观的、主观的,各种因素都有。我们每天都会看到,道路之上,这里挖个坑,那里填个洞,不久这坑和洞的位置可能又互换;今天这里挖断了水管,明天那里又断了电缆,后天煤气也断了。没时没刻不分昼夜的折腾啊。尽管不断的修,道路的质量却没见上去,用不了多久,这里又开裂了,那里又下陷了。你说这个修路怎能不长期进行着呢?“市政施工”这样一个牌子可能是道路上出现最多的字眼。
人们面对这些,怒也罢,怨也罢,口水加眼泪也无法改变这一切,“市政施工”是政府行为,是为人民服务的,你有意见也没用,只得独自消化,弄首打油诗玩玩:广州道路乱哄哄,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通途何处是,俗话都说在罗马。
究其原因,除了管理职能混乱,管理水平低下,管理手段落后外,当然还有一些原因。市政工程用的是纳税人的钱,不用白不用,用少了GDP还上不去。
我的一个导游朋友,现在已经是遭到了东南亚国家旅游局的抵制,有人出十万要他的人头,原因是他敢于直言揭露各地旅游行业欺诈游客的手段,而他对时事也有很独特的眼光。有次我问他广州为什么总是在修路啊,他笑笑说:“这是一条良心路啊!”,我愕然,他解释说,正是有这样永久不断的修路,市政工程才能永远不断,许多人才会不断的有收入,许多人才不会下岗。
“良心路”的定义精辟啊,我想他说的意思大家都能明白,这种修路到底真正有“收入”的是什么人啊?真正到劳动人民(所谓不用下岗的)手上的只会是“鸡碎”(粤语很少、很零碎的意思)吧。
有了这样的理念,道路维修质量当然越差越好,挖坑填洞当然越多越好,修路工程长期进行,大有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姿态,可这些“良心”工程,最终都只是为了一个工程,就是有效地实现货币从纳税人口袋向当权官员口袋转移的伟大工程,此乾坤大挪移的招数不是一般人能练的,这神不知鬼不觉功夫非得位高权重者才有资格使出。
以为市民服务为由,为贪污腐化创造条件,此罪何极!
四、面子工程
中国人爱面子,广州人也一样。古代故事里有人在茅厕旁边抓小虫子烧来吃,弄得满嘴油的样子,以告诉别人自己是吃过肉的;以往上海人在家捱泡饭,省钱买最好的衣服,出外时保持光鲜亮丽。这些事情说重了是生活价值观取向问题,说白了也是面子问题。在中国,面子问题一直都是很重要的,关系到仕途、商运、友缘,因此在这社会吃得开、玩得转的人基本上都会讲究面子。
在我们社会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地步时,我们的官员也开始开窍了,他们明白政绩很大程度取决于面子工程,试想中央首长、上级领导对自己的工作不会有很多的了解,检查考察也是在很浅的程度上,你做太多太实际的工作或者领导都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还不如一两个亮丽悦目的面子工程来各实惠。
于是乎,修路也成了面子工程,这不亚运会要在广州召开了,百年一遇的好机会来了,当一辈子官也不一定能碰到一次。于是乎,广州主要的道路来一次“穿衣戴帽”工程,地面刨开了再铺新的路面,路肩石条砸断了换新的,路上的绿化带植物挖起来种新的。这样一来,整个广州市的主要道路全变成了工地,另外这工程拖的时间之长,简直让人难以容忍。
其实“穿衣戴帽”四个字已经很好的诠释了这是个彻头彻尾的面子工程,意义只是外表光鲜了,对本质完全没有改变。如果一个人的本质已经很不错了,注重穿衣戴帽还是可以的,但如果这个人已经是病得不轻,你还只是给他穿衣戴帽的话,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广州的道路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就如一个大病号,而我们的市政经费有限,这次有亚运的契机,弄了一百亿出来,本来可以好好的打打基础,补补身子。但你却不给他治病,只给他穿衣戴帽有用吗?此非舍本求末?
像这次的面子工程,本来挺新的路非要再铺,本来很好的路肩石非要再换,本来种得好好的植物非要移走,而所谓新的,也不比旧的好多少,才一两个月,又和原来差不多一样了,这样的面子工程意义何在?除了浪费纳税人的钱涨官员腰包外又能有什么?广州市民对此穿衣戴帽已经不是颇有微词,早就达到了壮怀激烈的程度了。
市民的愤慨市建委却至若惘闻,若到穿衣戴帽工程快要结束了,才出来表示会根据市民的意见作相应的改进,钱都花光了,黄花菜也凉了,你还改个鸟啊?这罪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五、优惠掺水
毋庸至疑,公共汽车是广州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属于劳动人民阶段的交通工具,虽然不是所有人的,但有权有势有钱的永远属于少数人,所以把他们除外了也没有什么。
说到公共汽车车费,我承认广州不算贵,但对于长期或多次乘坐公共汽车的人,公汽也考虑给他们以优惠,这也属于正常维系供求关系的表现,于是有了羊城通的九五折,及后又有了月卡和次卡,像公共汽车88元90次的优惠是很不错的,受到欢迎。
不知道公汽是不是发现收入减少了,次卡才用了几个月,公汽又宣布要改,实行新的更好的优惠政策,不搞次卡了。而是按每月坐15次以后实行六折优惠。我算不出来到底是改前优惠还是改后优惠,说实话,我也没有心情去算。但毕竟有人会算,结果是大部分原来享受优惠的人都大幅削减了优惠,原来88元能解决问题的人,改后大多数都需要150元以上,有些甚至超过200元。
市民永远想不过公汽的,但公汽的欺诈行为也太过份,此举正应了古语:当婊子还要树牌坊。市民媒体愤慨之作也没有办法,这种事,既不需要市民听证,官员们也不愿意去管。
公汽的服务不同于一般的服务,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就行了,它是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市政服务,政府有补贴,所以政府要管,又关系到全民的利益,人大也有责任,而终掏腰包的是市民,市也应该有权听证和表决。而结果是这些都没有起效,我们只能疑问:我们的社会服务系统出病得不轻,却有人不想治。(未完)
六、无视环保
我不清楚我们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有没有环保两字在心,我想是没有的,他们甚至不肯写在脸上。
我们有些人觉得在路中央、路两旁种些树就是环保了,这大概是文化素质问题。道路交能的环保与节能有关,与减排有关,与有效保护自然资源有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总是把重点放在抗宽车道,宁愿砍去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总是把精力集中在表面的抓违章弄钱财上,不去用心整治尾气排放;我们总是重视建设而忽视保护,为了一条路损害太多的资源,开山毁林填海,人类的力量是巨大的,可这些都属于破坏自然的力量。
我们要留给后世的应该不是一条条的路,而是一个美好的环境;同时我们人类留给世上的应该是精神价值,而不是金钱财宝。
善恶到头终要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这个世界有因自有果,我们不注意环俣,不善待自然,必遭报应。
七、漠视文化
和其它市政建设一样,道路交能建设在广州还属于“蛮夷”时代,对文化尊重和敬畏,远远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广州已经建城2000多年了,比许多历史名城还要久。广州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没有官员重视文化;广州不是历史浅薄,而是官员们的历史意识精选薄。
一个省港大罢工的纪念碑解放后建成,为了修桥、抗路迁了三四次;一个陈家祠讨论了十多年,破坏得差不多才开始修整,我们广州为了交通不知道毁掉了多少文物建筑,拆掉了多少文物。
虽然我也是广州人,但现在我同意广州人没文化的观点,因为文化不仅是创新出来的,也是传承下来的。我们不断毁掉了自己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文化自然也会离我们而去。
文化问题已经说了几十年,但在广州作用仍然不大,该毁的还是照毁,该拆的还是照拆,速度越来越快,决心越来越大,我们广州离真正回到“蛮夷”的时代不远了。
这罪啊,可是要诛九族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