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项建议

(2008-05-23 09:10:12)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已经是十一天了,地震现场废墟里的抢救结束了,默哀的三天也已经过去了。汶川别哭,中国人别哭,我们都别哭,我们应该一起擦干眼泪,整理好我们灾后的家园,走向明天。

有些事我们是必须尽快去做的,有些事是我们可以停止的,有些决定我们是必须尽快决定的,有些承诺是我们必须尽快实现的。。。。。。还有许多许多,我们不能只是沉溺于伤痛之中,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了。

一、国务院相关办公机构迁移三分一到四川办公

政府办公机构应该更接近服务对象,不然怎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呢?以前的帝王为了更好管理国家,迁都的事都能做好,我们迁移办公地点有什么不行的。这是特殊时期,也是考验政府和官员的时期,要有灾区重建不结束,就不回北京的决心。如果总是“打飞机的”般去灾区指导工作,那灾区重建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啊?国务院和有关相应的部委(如办公室、建设部、卫生部、教育部等)应该迁移三分一的机构到四川去,以示政府重建灾区的决心。

二、集中安置好灾民

这事肯定是不好做啊,现在灾区还是余震不断,塌方频频,人们惊魂未定,灾区已是不能再住人的了。应该在成都或是周边某地方集中建设简易生活场所,设立以简易板房为主,大型帐篷为辅的生活基地,水电卫生医疗通讯等设置绝不可少,这样总比灾民这一撮那一撮的好,管理和援助也更为方便。只是这一住可不是一天半天的事了,说不定是半年或一年以上,所以一定要建设好。这些费用,由国家财政和国际支援负责了。

三、分散转移伤病员

已经在做了,不过还是迟了一些,以成都现在还在余震影响下的医疗设施和环境,大量的伤病员都是没法得到最好的照顾的,意见已经逐渐多了起来,这是可以想象的。现在部分伤员到了其它城市后,都得重新手术或作全面的治疗,可见原来的抢救只是保持生命的,时间一拖,治疗最好的时机就失去了,说不定就得截肢了。要治疗好伤病,最好把所有重伤病员转移到条件更好的地方,那些伤病员也需要最好的安慰。自然,医疗和生活费用,由各地方政府分担负责负责了,各地的大医院赚钱的并不少,这些费用也只是九牛一毛了。

四、稳定成都

作为一个轻灾区,成都承担的压力是巨大的,灾民、伤员、救援组织、志愿者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类与救灾有关的人员,都以成都为最接近前线的大后方,它的稳定是压倒一切的。

但现在的成都,显然还在动荡和混乱的状态之中,市民的惊恐、焦虚、无奈像余震一样不断的折磨着市民。若不能尽快稳定成都,恢复良好正常的生活秩序,成都也是很容易出乱子的。这工作难度很大,需要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协同解决。

五、重灾区的处理

像北川、青川、映秀等伤亡惨重的重灾区,现在已经是封锁的了,应该尽快把想挖的东西挖出来(诸如银行的金子和钞票等),接着要彻底消毒,尸体已经是无法辨认的了,应该深埋或统一火化。然后推平整个区域,最好种上新草新树。别有在此处重建的念头了,那种悲情之处,哪个活人能在那里安睡?最后,我们应该在绿树丛中竖立一个地震纪念碑,以祭亡灵。此工作由人民解放军工程部队负责。

六、建设新城

旧城沉没了,新城需要建立,在余震结束,地质情况稳定后,新城的建设刻不容缓,总不能让灾民在帐篷里熬太久的,他们不是那种喜欢天天睡帐篷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新城的选址,现在都可以做了,方案要尽早让灾民知道,若能更早给灾民以一线希望之光,对他们灾后受伤的心灵也算是一种抚慰。新城的设置,不应该只有民房,而应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设施以及工厂厂房等的,让灾民们有个稳定的生活环境。自然,这事由建设部负责落实了。

七、炸掉堰塞湖、迅速修水库

雨季已经来了,现在形成的三十多个堰塞湖非常危险,那些受损的水库也一样危及着人民的安全。应该尽快转移当地灾民,在灾民迁移后,立即炸开堰塞湖,将积水排掉;在交通恢复后,迅速修补受损的水库,避免二次灾难。这是很重要的补救措施,由解放军工程部队、建设部协同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八、学生问题不能再拖了

重灾区的学校已毁,幸存学生遭受了这个年龄无法忍受的伤痛,身体和心灵的又重打击,他们是极需要照顾的群体,而他们也代表了灾区的希望,是灾区幸存下来的未来。

尽快恢复学业,让他们在学习中解脱心中的苦痛,让教育的力量抚慰受伤的心灵,这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现在灾区所谓的中小学复课,也就是在灾区搭个棚子,随便讲些地震常识,这样是远远不足够的,我们不需要这种实质性不强的东西,要做就做实际的工作。

建议四川省、周边的省份、甚至全国有住宿条件的中小学迅速成立四川班(至于名字可以再想,像5。12班、希望班、未来班等的也行),将灾区的幸存孩子安置到学校就读,当然也可以不成立这些班,而将灾区的孩子通过插班方式就读。免试入学,学费和生活费免除,这样既可以分流灾区的压力,也可以体现各地政府和人民支援灾区的爱心。

至于中考生和高考生这两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现在决定是推迟考试,而我想即使是推迟,若在一年半载内要这些身心遭受巨大伤痛的学生去考核,都是一件残忍的事了。还是和上面说的办法一样,在高中和大学设立四川班,所有费用免除,入学后再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分班分科就是了,不要再把像什么落选之类的痛苦事情摊在幸存者身上了。当然,有志于读中专、职校等的初中毕业生,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

对于整个中国来说,这些学生不算多,分流之后各地不会造成太大有压力,而对学生们则是很好的安慰。此事当然由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负责。

九、火炬传递就停了吧

说实话,国家遭受如此灾难,就算是“藏独”分子不破坏,我们传递火炬的热情已经消减。而火炬传递,虽然可以在精神上传递奥运精神,表达中国人民的信心,还能通过现在为灾区捐款。但说到底,它总是一个劳师动众、耗费资源的事情,社会安定、经济富裕的时候可以搞搞,如今灾难当头,国家以救灾为第一重任,人才物力财力都应该放在救灾的最前线,就让各省把火炬传递活动的开支捐给灾区好了。火炬不传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特事特办嘛,也是为民着想之举。

当然在奥运开幕式上,火炬还是要传递和点燃的,现在那些挖空心思在想奥运火炬怎样点燃的创意者们,我看可可歇歇了,根本就别再想了,到时由两个著名的运动员(刘翔、姚明什么的)举着火炬跑到运动场,交给两个灾区的幸存学生(最好一男一妇,建议就选北川中学救出来的那两个学生吧),由他们去点燃火炬就行了,我想,由他们去点是最合适的,谁都没他们更有资格。

十、办一个节省的奥运

尽管现在中国和国际奥季会还有参赛的各国,在中国发生灾难后,大家都避谈奥运的话题,确实这是敏感的、也是很严重的问题,暂时不谈可以理解,但毕竟快召开了,不想可是不行了。

且不管它奥季会和各国怎去想,我们都要做好准备工作。除了我们提倡的“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外,我想今年得加一个“简约奥运”的理念了,我们实在没有那么多钱去讲究排场了。

我们大可收回原来的承诺,各国运动员来华的机票费用不免了,运动员住宿费用各国自付了。。。。。。还可以有更多的省钱方法,总之,我们大可改变一下我们一直以来的慷慨,我想,在这特殊的时刻,各国政府和运动员也是能理解的。

 

以上十项建议,发于真心,出自肺腑,望有关部门参考。

——————公民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默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