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一生,曾经去过许多地方任职,开始在陕西的凤翔,后又调回京城。王安石的变法后,东坡作为变法的反对者,在京城可谓度日如年,离开京城是他最好的选择,于是他主动申请“下放”到“基层”工作,爱才的皇帝尽管有些不舍得这位大才子,但还是照顾了他的意愿,御笔一挥,把原来内阁定的安徽变成了杭州,皇帝对他也可谓照顾得出面了,用心良苦。
而到风景秀丽,富甲一方的杭州任职,也绝对是件美差,这使东坡如鱼得水。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在东坡的眼里,杭州更是比能够媲美西施的地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饮湖上初晴后雨》)
东坡在杭州留下了整治西湖的政绩,也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还留下了一些浪漫的故事:
一天,东坡和几位朋友在西湖孤山竹阁前的临湖亭子里聊天,忽见一艘画舫缓缓靠近,船上一位美貌女子,娴雅端庄,低眉鼓筝一曲,筝声缥缈如梦,如怨如慕,令人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那个场面,又令人想到东坡《前赤壁赋》那洞箫之音。
一曲末了,那女子对东坡说,我自幼就仰慕大人的才华,凡是您的诗文我都收集阅读,爱不释手,可惜一直无缘相见。如今我已嫁人了,本不该抛头露面的,可今天听说大人要来湖中游玩,实在忍不住要来风您一面,了却多年的宿愿。给你献上一曲聊表心意。说罢返回船舱,不一会画舫就消失在湖山的深处,只有隐约的筝音在湖面上飘远......
东坡遥望着湖天的深处,胸中荡漾着那份美丽的情怀,拿起笔用他最擅长的词牌《江城子》一挥而就,那长长短短、顿顿挫挫的词句,诉说了这个动人的故事。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
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江城子。江景》)
感伤的情怀引出感伤的词句,与《琵琶行》中偶然的相遇对比,弄筝女与东坡的故事则是一种刻意的仰慕和吸引,前者的相遇有种无奈的悲怆,而后者则流淌着浪漫的感伤。
读着这词,愈觉优美动人,那筝声仿佛还在湖上飘荡,那湖水仿佛还在荡起涟漪,那白鹭还是双双的飞着,而那份浪漫悠长悠长着,直至永远......
悠长有多长,筝音能有多长,就有多长;
永远有多远,筝音能有多远,就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