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公开 |
报上网上有关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长假的讨论已经好久了,从开始的雷声大雨点小到真刀真枪的较量,大家开始都不甚以为然,到后来相关部门称取消已是势在必行之时,大家才群情汹涌起来。
此讨论正方代表的是官方,以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旅游热扰乱正常旅游秩序,造成五一、十一期间交通的景区拥挤和混乱,浪费旅游资源等为由,建议取消这两个黄金周以补给清明、中秋,满足人民要求清明、中秋放假的要求;
讨论的反方自然是代表部分喜欢黄金周长假的人民,他们自然也以黄金周能够给他们更多自由支配活动的空间,令他们一年中有几个可以盼望的兴奋点为由,不同意取决长假,认为取消五一、十一长假也是无补于事。
在这场辨论中,如果非得分正方反方,那我肯定是支持反方的,尽管我的五一、十一黄金周经常是加班工作的,并不经常利用黄金周出游,而且还经常唱出“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革命分子难受之时”的节日“反”颂歌,别人都认为我是不喜欢过节的。但我想说,这与取消黄金周没有关系。
我今天想喊一声:取消黄金周长假是猪脑袋想出来的!
首先,我们想探讨一下“黄金周长假”这个概念。最早的时候,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五一、十一都只是休息一天,没有黄金周和长假的概念,在把假期增至三天后,连上前一个和后一个周六日,才形成了七天(也就是一周)的假期,当时被称之为黄金周长假。既然称之为黄金,一是指它的珍贵难得而言,二是指它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而言。事实上,有了黄金周长假后,人民群众多了许多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一年中多了几个盼望的兴奋点;而社会中的一些相关行业也利用黄金周长假形成了难得的利润增长点,可以说它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视。黄金之说也由此而来,也恰如其份,这确实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实现双赢的好事,是块烁烁生辉的金子啊!
再说所谓的长假,大家都觉得应该是算作七天的,不然也不叫长假了。但其实长假并不长,七天中有四天本来就是我们的休息日,真正的假期只有三天,只是我们把它拼在一起休了,休完还得还债。事实上,这长假实际上给人民的实惠并不如说的那么长。所以我们的官方如果总用施舍的感觉去看待黄金周长假,以为给了人民多少实惠似的,那是一个误点。
以上说的,表明两个意思,一是黄金周长假确实是人民需要的好事情,二是人民其实从中得到的实惠并不太多。
现在我们再从正方的观点分析一下,五一、十一黄金周的旅游热真的扰乱正常旅游秩序了吗?我想说,黄金周长假可以促进旅游的发展,但人们旅游的需要并不是黄金周带来的,那是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必然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旅游的需要是一种积聚的能量,黄金周只是让这种能源释放的途径和空间。
取消黄金周长假,其实并不能压抑人民的这种需求。因此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长假,势必将人民旅游需求的压力增加在春节黄金周长假上。现在我们的春节黄金周已经火爆得冒烟了,如果把那两个长假的压力也加在这上面,不爆炸才怪,我们的国家现在还没有能力应付。
再说,我们的旅游设施不能满足长假拥挤的需要,这只能怪景区的自身;那些旅游区说满足了黄金周后到淡季后设施又造成浪费的问题,同样也不能怪在旅游者的身上。试想一个成熟的旅游区,这些因素对它的影响是不大的,它们有足够的能力应付这种变化。像北京的长城、故宫,像黄山、九寨,像桂林、丽江等的,更别说是拉斯维加斯和夏威夷了,它们有足够的能力应付这些,靠的都是自身的长久的吸引力和良好的运作。
我们的景区是不能一天到晚老是想着回报,游客来一个就斩一刀的必将让人遗忘。
另外,我想说,把取消黄金周的理由定在旅游身上也完全是失之偏颇的。旅游并不是黄金周所有的内容,五一、十一的黄金周,又何尝不是亲情的黄金周、休息的黄金周、学习的黄金周呢?因为旅游问题而取消黄金周,岂不以偏概全?
再说说正方所谓照顾人民需要,将假补给清明和中秋之说,没错,这两个节都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但是不是非得放假不可呢,我看也未必。现在的人很少在正清当天去扫墓或拜祭的了,大多是在四月找个双休日的一天去做这事,如果全都挪到正清去祭祖,那岂不又出现了如“黄金周”的“黄金日”拥挤现象?中秋节现在大多数人都只是在晚上搞些赏月的活动,就算当天上班也没有太大的影响,这么久也过来了。如果某些官员一定要照顾群众要求,在这两个节日放假,那大可增加这两个节日的假期为公假嘛,那不是皆大欢喜吗?为什么一定要取消五一、十一黄金周来补中秋、清明呢?这不就是削足适履吗?
总而言之,黄金周长假是我们的希望之所在,我们的盼望之所在,是我们一年中难得的几个兴奋点,也是不愿放弃的实惠。
让那些建议取消黄金周的猪们去死吧!反正它们连黄金周都不盼望,也和死差不多了!:)
前一篇:秋思
后一篇:我心中的体坛“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