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日记”这个词,感觉是生涩的,现在都叫博客了。事实上我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写过日记体裁的东西了,上一次,是否还是有几十年前?
我记得我当年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今天,天气很好,明媚的阳光照在祖国的大地上。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沐浴在党的阳光下,健康的茁壮成长。
放学了,我在想,我们应该做一些好事才回家。昨天我已经去居委会,把那里的地洗了一遍,今天,我去哪呢?
走着走着,我走到了海珠桥边,看到工人叔叔正骑着三轮车,吃力地将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运送到另的地方,他们骑上坡的时候很吃力,大汗淋漓的。
这时,我想到了雷锋叔叔,想到了一个人民的孩子时刻应该为人民服务,于是,我跑上去,用尽我的力量帮助工人叔叔把三轮车推上了引桥。
我也累得气喘嘘嘘的,这时工人叔叔回头对着我一笑,我也对他一笑,然后回到引桥等待下一辆上坡的三轮车。
今天的日记该怎么写?我真的不知道了:)
吴哥窟(ANGKOR WAT)
作为一个航空人,我很少选择那么周折地到一个地方去,我通常认为,在一天(24小时)内,我就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我想去的地方。
从家里打的士到天河汽车站,坐大巴到珠海,从珠海拱北海关过境到澳门,坐巴士到机场,这已经去了半天。然后在机场办出境,飞往泰国曼谷,然后办入境,再坐车到khao
san路去住,因为那里是背包客的聚居地。
第二天一早,坐的士到曼谷汽车北站,四小时的车到泰柬边境的阿兰亚,然后先在海关办理回头签,又耗掉了二小时,过关后又得办理进柬的手续,到柬埔寨边境一个叫波贝的小镇,周折了一番后,包了一部小车直奔吴哥前站——暹粒,到了傍晚,暹粒终于到了,已经累得不想马上去看日落了,想以后面这几天再看了。谁知道,这一天竟然是我们唯一可能看到日落的一天:)
花了两整天才到达目的地,在我的行程中是比较少有的。不过对比于吴哥的美丽,这点周折就不算什么了。
在吴哥窟里走了一天,那些精巧的古迹让人目不遐给,那些残破和被损被资的景象也让人扼腕叹息。
那是一个曾经辉煌的王朝,辉煌得无比的璀灿,而它的破落又是那么的彻底,彻底得简直让人无法接受。
然而,王朝可以破落,寺庙可以破败,历史却无法更改。
从四个方向上吴哥窟中心的石梯都陡得惊人,有些已经破损得无法攀爬。古代的君王大概是希望用一种高山仰止的观念,让人民臣服于脚下。也不知谁那么有创意,把一段石梯叫成了“爱情梯”。
可否牵着你的手,在“爱情梯”上诉说温柔;可否时光挽留,在佛前许下三生的缘由!
巴肯山(phnom
baken)的落日,传说是辉煌的,我们在烈日尚在天空的时候,已经攀上巴肯寺,坐在那些还在发烫的石头上,等待落日,远处的西湖水气氲氤。
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刻,阴云却骤然而来,细雨亦作纷飞,落日遁形!
唯望明日的了。
前一篇:BLOG
后一篇:“柬”而言之——柬埔寨日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