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地产业是“纳税侏儒”,却是贡献国家的“栋梁”

(2006-09-21 08:03:17)
分类: 新闻和随想

2005年度国家纳税报告诞生后,网上关于“房地产业是纳税侏儒”的说法就开始喧嚣尘上。其实从他们的言论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出,说者全不是房地产内业人士,他们不太懂房地产业的特性和中国的税法统计上很容易出现的偏差。

在此,我先不驳斥“房地产业是纳税侏儒”的观点。我们先来的看一组数据:2005年度全国纳税总额是15810亿元,而同期中国的土地出让金总额是5505.15亿元。也就是说2005年度房地产业交纳的土地出让金是同期国家税收总额的三分之一多。同样是交纳给国家的用于发展的,为什么我们不能擦亮眼睛看看房地产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贡献呢?给房地产定义为“纳税侏儒”的人,首先要搞清税收统计并不是计量社会贡献的唯一标准。

有人会说,我们只谈纳税。这就是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态度了。煤炭开采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洗选业、炼焦业同样也是为他们利用的土地资源支付国家资源有偿使用费用,但这些都计入他们的纳税贡献(资源税种)里,而房地产业为什么交纳的土地出让金不计算在内呢(只计流转税种和所得税税种)?其实了解房地产业的人都知道,纳税只占到他们财务开支的一部分(其税率大体是销售收入的4.6%,利润的33%,和土地增值额的25%左右),其交给国家和地方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契税、人防、墙改费、水电网改造费用数目相当可观,按1个平方米的新建房屋计算,各种规费(非服务性的)总额可达200元以上(商业用房的交费数额更高)2005年全国房地产施工面积为16. 4亿平方米,照此计算规费还有3000多亿元,能说房地产对国民收入的贡献不高吗?

再说说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间接贡献问题。房地产是牵动42个门类的行业,水泥、钢铁、建材、建筑业等等,如果没有近年来房地产业的拉动, 也许还会徘徊在90年代低迷的状况,应该说,没有房地产,这些行业不要说在“纳税500强”中排上名次,连1000强恐也难进入。

再看房地产业固有的资源整合特性。房地产业基本上采用资金、概念技术整合土地、建筑,从而创造出房产。房地产业之所以有许多富翁,因为从事这行业的基本上是民营企业,如果油、煤、气、电、水等垄断行业也全部民营化改造的话,中国现有的富翁排行将全部挪出前100名!所以,这同样说明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运作庞大的资产,过多的流转,纳税其500强中占据342席是正常的(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业纳税与总资产比是国有控股企业的3倍以上)。相反烟草业2005年全年只1523亿元税收而已倒会成为问题,金融业和高科技行业所占的比例尚不及房地产业,更是不正常的。

因此,房地产商富并没有错,而他们对国家的贡献更不能抹煞。与石油天然气、烟草业“油烟四起”相比,房地产业拉动内需、美化城市空间,营造精致家园,虽排在“纳税百强”中只有3席,但他们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贡献实际上远远不是一个税收排名就能体现的。

此外,房地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不到20年的行业,而且东、中、西部的发展极为不平衡。2005年全国房地产总的直接投资是6193亿元,而东部就有4173亿元,占到了67.5%。由于中西部地区的房地产行业利润低,加之总的房地产投资中还有许多不是商业开发的构成(中西部地区集资建房居多,工厂、商业开发由房地产开发商完成的也不多,但计算投资额时全部计算在内了,这种情况也造成了房地产平均纳税额的减少)。我们有理由相信,房地产业因为近来的税收高压,有大量的潜税未交纳。以上种种情况正是这次“纳税排名”中潜在的不科学因素。

房地产业还是国民经济中率先引导“节能型”社会的行业。国家建设部对住宅节能化提出的具体要求,是其它行业远远达不到的。可以说中国没有现有的房地产,国民收入和社会面貌将困苦不堪。同时房地产业还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地铁建设、道路拓宽、线网改造基本上都离开房地产业的帮助和拉动。就连地方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如体育场馆、新城等),也离不开房地产业对其地产运作,甚至是直接参与投资或捐资。这些也应该计算到房地产业的贡献中去,而不可仅从“纳税排名”这一单一形式来品论房地产是“侏儒”。相对而言,其它行业纳税虽多,而纳税以外的其它贡献不见其有多重,更不用说其社会效益、环境和资源效益了。

最后,我不得不谈谈房地产业的纳税负担问题。房地产业目前的税务负担与其它行业相比是很重的:其中营业税及附加,是销售收入的5.45%;印花税,是销售收入的0.3%,土地增值税,是土地增值额的30-50%;所得税,是利润的33%。也就是说,如果某地土地价格100万元/亩计算,容积率1.2计算,销售价格5000/平方米计算,每卖出5000元收入,其中必然要有如下成本:土地成本1250元;规费200元;建造成本约2000元;税收700元。以上还不包括银行利息和企业的管理费用,而单位资产的税收负担率为14%。这种税收负担远远超过其它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