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高僧参加供奉仪式
君山寺门前佛教信徒排起祈福长队
"泗州大圣"舍利的影青点彩净瓶
影青点彩舍利净瓶
五彩斑斓的舍利子
凤首龙身银坐龙
鎏金大拇指
盖上有铭文的石函
《僧伽歌》诗:“真僧法号号僧伽,有时与我论三车。问言诵咒几千遍,口道恒河沙复沙。”此诗乃唐朝诗仙李白称颂自己碎叶城老乡僧伽大和尚的一首诗。
“泗州大圣”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何国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别希姆)在佛教典籍中被视为“观音菩萨”化身。
(历代传说中,达摩祖师、宝志禅师和僧伽大师都被认为是观音大士在不同时期的化身。)
33岁僧伽在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到中国泗州临淮县传经布道(今江苏境内,原有泗州城,清朝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
其长期在泗州传播佛法,并建普照王寺,信众遍及海内,名满天下。公元708年,僧伽入长安,尊为国师,
御书寺额“普光王寺”。景龙4年(公元710年)3月2日圆寂,享年83岁。唐中宗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州临淮起塔供养,奉其为”泗州大圣“。后寺塔毁于火,僧伽肉身受损,才火化,始有舍利。僧伽的教化思想贴近民众。现存敦煌写本《僧伽六度经》说到僧伽“分身万亿救度众生”,故而佛教界普遍认为他是观音化身。
唐朝时的观音像即以僧伽容貌为模本,多为男相,后演变为女相。尤其到北宋初,僧伽作为观音化身形成的民间的崇拜已十分流行,有关僧伽的寺、庙、塔、庵、堂遍布江南江北,数量达200多。
古之“泗洲”地近今日盱眙,此番为何会在江阴发现他的舍利呢?原来去年年底,南博考古工作者在江阴市青阳镇悟空寺塔塔基的地宫中发现了一个石函。函中供有舍利。石函铭文上清晰地记载,这座宝塔名“泗洲大圣宝塔”,建于北宋景德3年。(明嘉靖《江阴县志》记载,悟空寺原“名招隐院”始建于梁人,南唐建钟楼,北宋初扩建,规模甚宏,相传有庙舍5000多间,太平兴国5年由宋太宗赵炅赐额,改名为悟空寺,并建有一塔。)常州太平兴国寺一位叫善聪的僧人,收有泗洲大圣众舍利,因悟空寺当时为江南名刹,因此善聪有意将舍利送该寺供奉。由悟空寺僧应云与当地的一位叫沈惟素的佛教信徒募缘四众,建造泗洲大圣宝塔一座,特置石函,净瓶盛贮舍利,安藏于塔下,永充供养。千年来沧桑巨变,泗洲佛塔已和古泗洲城一同沉入洪泽湖湖底,江阴的考古发现就显得更加珍贵。
舍利到底是何物?如何又会有不同的颜色?舍利是梵语的音译,意为骨身。这是信佛之人圆寂后火化的骨灰中出现的颗粒物质。
以黑色和红色为主,间或有数粒纯白的。其中小的如同半个米粒,大的也只有一枚黄豆大小。无论大小,每一粒都莹润而有光泽,类似雨花石的质感。
(以上图文均载于江阴市政府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