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mw690/4a3780e4td50a988db0af&690
撰文:赵阿贞
南阳知府衙,位于南阳市区。
始建于元代,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先后共有199任知府在此主持政事。
现存的府衙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规模可观。
该建筑群保留了元、明、清三代的建筑艺术风格,座北面南,轴线对称。
府衙数进院落,多路布局,亭堂轩敞,结构紧凑,是全国唯一保存基本完整的府级官府衙门。
http://s3/middle/02be6ee7h8f15842e9e72&690
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
http://s9/middle/02be6ee7h8f1529fbd698&690
你能分辨出狮子的雌雄吗?记得妈妈曾说过脚下踩球的是公的,踩小狮子的是母的。
http://s13/middle/02be6ee7h8f1570ad366c&690
大门是府衙的出入口,也是府衙建筑等次的象征。
以府衙门扉为例:
根据古制,凡皇室宫殿大门门板上都是红门金钉、金铺首,九九八十一枚门钉,由此而往下;
凡王府,官府皆按等级高低而有规定的形制。
据明史记载:
亲王府大门丹漆金钉铜门环,门钉用九行七列共六十三枚;
公主府大门绿油铜门环,门钉九行五列共四十五枚:百官府第中,公候门用金漆兽面锡门环。
一二品官府门绿门兽面锡门环,三至五品官府门用黑门锡环,六至九品官府门用黑门铁环......
由此可以看出,多帝王官殿的大门到九品官的府门依次:
红门金钉铜环,绿门金钉锡环,黑门锡环,多门的颜色上分是红、绿、黑;
从门环的材料上分是铜、锡、铁,由高到低,等给分明。
明清南阳知府是四品官,府衙大门用黑底锡环,正是府衙等级与地位的象征。
南阳府衙大门采用硬山式建筑,三间五架,屋面筒瓦,脊饰吻兽,檐用异形替木,品次与风
格,尽可窥见。
历史的联想和各种含义也成为突出府衙标志的重要手段,如大门冤鼓、木笼,大门的匾额、楹
联,无不告诉你一个信息,一座古代衙署的宏大规模将要展现在你的面前。
http://s11/middle/02be6ee7h8f158dc4540a&690
仪门,古称桓门。
既为礼仪之门,平常是不开的,人们出入府衙,走的是东侧便门;
根据古代制度,府衙仪门之西侧还有一座配房,即“鬼门”。
多数衙门署只是一间鬼门,而南阳府衙“鬼门”则与仪门东配房一样,都是制如仪门一样。
如说大堂是整座衙署的中心建筑,仪门则是大堂之门户,其暗示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http://s16/middle/02be6ee7h8f15a45cb33f&690
府衙大堂高峻威严,气势宏大。
大堂在古代称“黄堂”----“盖出座堂皇,则思何以布令”。
大堂公案背景设屏风,上饰云雁。堂前卷棚站的是三班衙役。
衙门审决案犯,常羁押在堂前月台下刑皂房待审。知府升堂,师爷随上。
东西稍间辟为夹室,记录堂谕口供。
遇到可以公开审理的重大案件时,府台大人常令仪门大开,让百姓涌至堂前围观,以示其秉公
执法。
http://s13/middle/02be6ee7h8f15bea5596c&690
府衙二堂,高度更显深邃,整体建筑别具凝重之庄严气氛。
思,考虑,补,补助,燕思,退思,思补皆有深思熟虑,助其不足之意。
http://s2/middle/02be6ee7h8f15ca441e41&690
http://s16/middle/02be6ee7h8f15d549c5af&690
大堂侧面
http://s12/middle/02be6ee7h8f15d97f056b&690
科房
http://s8/middle/02be6ee7h8f15dc61dcb7&690
(三堂)几乎所有的建筑都以硬山顶为主,砖墙素瓦好不雅致。
http://s14/middle/02be6ee7h8f15dec5229d&690
内宅院门
http://s13/middle/02be6ee7h8f15e12f0cbc&690
西花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