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8
我的人格意识
在我十九岁产生了为人意识之后,随之就产生了人格之意识,而且,人格意识一直伴随我之一生。
我甚至认为,我之一生正是强烈的人格意识,促使和坚定了我的为人思想,为人精神,鼓足了我为人之动力。
我清楚,在我产生人格意识之后,我所思索的问题大多是基于我之如何为人,我之如何塑造我的为人资本。也就是说,人为什么要追求人格,我为什么要追求人格?人格的实质是什么?
那时,我是一名刚进工厂不久的青年工人,对于人生的问题,我周围没有老师和长者可以请教。书本和词典里,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也相当的匮乏。
我仅凭着我自己的认知和感觉,认为人格的树立,就是希望被别人尊重和认可。
但是,如果一个人要想达到能被他人尊重和认可的地步,就必须以个人的某些过人之处,或者说有某些特殊能力使他人打内心好感或佩服。如果只在乎别人的评价,而且这种评价不一定是内心真实意思之表示,那么,这样的人格意识是没有根基的,是不牢靠的,也是无法实现人格的真实意义和价值的。
而注重内在人格修养的人则不同,注重内在修养的人,他们是以自身的人格品位为标准,而且,他们对人格标准和自己的人格状态(层次)比较清楚,所以,这种人不大理会外人对他的评价,而是注重自身修养,以达到人格之水准。
我之一生,就是如此追求自我人格品位的。
在长期的人生经历中,我清楚地知道,人格的魅力不在外表,而是重在内在。要在个人为人文化、思想、道德、涵养、才学等等之综合素质的建立。
人格最终所实现的是,人格与人生的最大自由和自在。因为,人生的自由与否直接体现着人格层次的高低。尤其是被不公平与不公正的束缚、约束,其足以反映出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自我人格之地位。
这种资本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获得,所以,我在自己青年时期,在我羽翼不够丰满的时候,我用修养的意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时将自己内心的愤愤不平,化为积极向上的内在动能。
我要自己积极读书——求知;积极思索——求智。
我非常清楚我在做什么,我的目的是什么。
我告诉我,在自己身不由己的时候,一切努力就是为了争取自由,就是为了获得个人最大的自由空间,而这样的目的其实就是自己强化自己的人格,长此以往,人格在自己觉与不觉中便自然形成了。
说到底,人格的成分就是两类,一是良好的人品;一是非凡的作为能力。
2008年3月5日上午思记于 下南塬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