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其实关于支教,关于马家窑湾小学,关于我们那十六个人的小团体,想要说的话,真的还好多。
耳机里充盈着的,依旧是那熟悉的歌。“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是的,永远都不会抹去。
夜半读诗集,读到娜夜的《闭眼合上昨天》,小小感叹:合上的,也终究只是时间而已,抹不去思念,抹不去留恋。比如那些人,在我心里真真切切的存在了,比如那些回忆,在我生命里鲜活的生根发芽了。忘不掉的,要么最美,要么最悲哀。还好,我忘不掉的,不是最悲哀的。
人生短暂,见或不见,遇与不遇,就那么一瞬。
回头看那些视频,小小的孩子深情的唱着“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若说不动情,除非我们化身草木。
其实,是想把这篇文章写得欢快点的。可是听着《送别》的曲子,还真是写不出来有喜感的字眼。
看完《希望树》的视频,回味再三。思思和矛矛都说戳中了泪点,不是他们多愁善感,真的不是。关于支教,自己的经历也好,别人的故事也罢,总能找到很多共鸣点。四川小伙刘寅,用切身体会感动着无数颗心,又何尝,不是感动着自己。很多时候,我们都妄图用自己的故事打动他人,或者借别人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情,却不知,首先打动的,便是自己,震撼的,也是自己!
若说就我的这次下乡经历而言,除却“难忘”,一时半会我还真找不到别的字眼来形容,可是看完《希望树》,我瞬间觉得那些支教的人,好伟大!为了希望,为了更多少年的梦想,总是有好些人,愿意以牺牲自己的未来为代价。
重复着听《送别》,眼前浮现的,总是马家窑湾小学的那些孩子。是他们一张张充满朝气而生动的脸,是他们唱《虫儿飞》时的天真,是他们唱《再见》时的留恋,是他们唱《送别》时的不舍和难过。人离开了,心离不开。总是会想起,总是会想念,尽管当时他们很调皮,很顽劣。
是距离和时间,真正让我有了“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悲凉感。参、商两星,商者,居于东方卯位;参者,居于西方酉位,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是以为人生,炎凉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