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网络/文:梦瑶妈妈)
瑶第一期游泳学习结束了(10次,每次1个半小时,估计能游1小时)。昨天开始了第2期。前几天和同学妈妈们讨论,选择哪样的游泳老师。梦瑶一直不喜欢水,所以以前一直没有给她报游泳班;这次为了让她能够学会游泳,和几个同学一起报的班。同学们在一起,看见别人跳水,自己也会胆子大些;中间可以和同学聊天,玩耍,给枯燥的学习增加些乐趣。(大/小班学习游泳各有利弊)
有的同学幼儿园时学过一期,但没有学会,后来搁下了,这次接着学。一期学下来,有的可以自己办卡,不用和教练学了,那个散养的孩子,运动能力就是强。
经常看到的两个教练,一个是我们的教练,属于“温柔鼓励型”;还有一个是“体校严格型”。严格型教练,会下水纠正姿势,严格规定孩子游的次数,看到几个他带的孩子都是一边哭一边游。温柔鼓励教练,纠正姿势不多。LG说,“教练怎么能不纠正姿势呢,孩子如何学会 ?”
严格型教练带的学生不多,可能不是太多孩子能适应他的教法吧。毕竟我们是想学会游泳,而不是想当运动员。温柔型教练的学生特别多,但学游泳,家长也要看孩子是否学会,学会才是硬指标。——对于老师的“好”与“坏”,每个家长可能评判都不一样。记得我曾经和某个家长说过女儿的第一位围棋老师,那位家长说,他呀,我认识有个孩子,和他学了两年5级都没有考过。孩子学的好坏,和老师,家长和孩子的付出都有关系;如果付出时间一样多,效果不同的话,那就是方法不一样了。
第2期第1节课,我们早到了5分钟,让教练给女儿纠正姿势,多游几圈。今天的进步很大。动作规范后,游的舒展了,也快了。不一会儿,学习的孩子多了起来,让教练给女儿摘板试一下,(背后还有一块)去板后,女儿游得很开心。
结果后来悲剧就发生了。下面一段是我在晚上睡觉前听女儿说的。当时我在和同学妈妈们说话。没有看到。
“我累了,感觉身体往下沉,我沉下去了,沉到底了,喝了好几口水,一会儿教练把我拉了上来”,女儿一边说,一边哭了起来。“你要是看不到我,会不会想我?”,“我害怕,不想游了”。
听见女儿的哭声,我后悔极了,这些难道不是因为我教育上的心急造成的吗?和女儿认真道了歉,我也开始反思。
很多刚会游泳又不太会的,容易出事,我给女儿讲了其中的道理,如果累了就休息,遇到危险,冷静很重要,放松浮上来,赶紧靠边,越挣扎越不好(也不知道我这个旱鸭子解释的对不对?)安抚了半天,女儿问我,“真的没有事?”,才沉沉睡着。
女孩子一般会更“胆小”,她们总是在听大人话还是听自己的这件事上面纠结。所以家有女孩,更需要家长有耐心。从这件事上我看到,如果女儿知道努力了,没有偷懒,我就不必要规定游的圈数。我应该告诉她累了就要休息,不要硬撑。女孩子更需要鼓励,让她们产生信心才对。

后记,棋校以前一起学棋的周爸出来办棋校,一直叫我们过去看看。周**和王**,天天在那里上课,进步很大。昨天上午,带女儿过去,先和周**下了一盘,没用多长时间,女儿赢10几个子结束。王**要给替周报仇上阵后,先在一个角对杀中,杀了女儿一块。小姑娘生气了,听见她“仆仆”响亮的落子声,我知道她发力了,下棋速度也慢了下来。面对小强盗型的王,梦瑶一点9没有手软,最后执白203大胜。赢棋后,女儿信心大增,也开始做题了。陪女儿去强化班上棋课,回来再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