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梦瑶爸 文-梦瑶妈)
过去,只要把孩子供上了大学,家长好象就算完成了任务;孩子能够上重点大学,父母更为光彩。北大,清华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工作不顺畅的。昨天从植竣妈妈博中看到《从北大培养的四个杀人犯谈婚嫁与儿童培养 ZT》,我心里一直不平静。
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吃麦当劳,听见几个去年毕业的大学生,在一旁讨论着,为什么没有找到工作。家庭教育,并不仅仅是让孩子考上大学,不光学习好就成,还要教育孩子其他的能力。在应试大环境下,需要坚持在生活中,点滴进行素质教育。我们这些父母的任务,远远比我们的父辈要沉重的多!
我们一直说的素质教育又是指什么呢?素质是一个人所具的:天赋、素养、才智和能力。一个人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其中业务素质还包括,观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参考文献资料的能力;实验和动手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从儿童心理特点来说,包括九个基本素质:健美灵敏的身体,勤于思考的头脑,兴趣广有好奇心,趋向发达的语言,乐观向上有进取,独立自主的精神,爱劳动和有创造,喜爱美好的事物。(这一段落,内容摘自资料)
看到这里,想起我以前对女儿的要求,也赶紧拿出来对照。
在看多了,批评应试教育的同时,我也在想,它果真一无是处吗?国外的家长,普遍认为国内基本教育下知识会扎实,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家长还是选择让孩子在国内受教育。事物的两面性,要求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去看问题。也并不能简单说,国外的素质教育后,人就比国内的应试教育出来的人要素质高。在人多,很多地方贫困,教育不均衡的情况下,如何不死读书,提高其他综合能力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关键。
当很多家长苦苦研究如何去找小升初的金钥匙,让孩子学习琴,棋等技能,学习奥数,英语等学科,是否又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其他能力呢?在应试环境下,我到底怎么做,才不会最终把自己和孩子逼得走向国外呢?很多问题,也只能不断在实践中摸索。以前写的《和学校唱反调的家庭教育观》,发现很多人都会有共鸣。这条道路上,我并不寂寞。(欢迎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
能力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一定要贯彻平日的教育行为当中。除了学习,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其他能力!让孩子做个有用社会,有独立人格的栋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