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为我投票。谢谢!
点击一下投票按纽即可。
中国人的习惯是,随着结婚,媳妇要改口叫“妈”,可这个“妈”真如同自己亲妈吗?如不是,还不如叫婆婆更合情合理。大家都觉得婆婆不是亲妈,所以尽量保持着一碗汤的距离,尽量不住在同一个屋檐下,少滋事,少生气,不干扰。
我的妈是北方妈,婆婆是南方“妈”。妈妈是把好东西留给别人,不好的留给自己的那种人。小时候见妈妈,把单位分来的苹果,挑成两堆,好的送给亲戚朋友,不好的或小的,拿给我和哥哥吃;有了嫂子,在她生完孩子几个月时,做排骨给她吃,虽然她并不喂奶,却不给我这个从学校回来的饿狼吃一块。婆婆是精打细算,极怕浪费的那种人,她可以过节送给我一颗大白菜。两种妈妈的碰撞,让我真是找不到北,如何和婆婆相处好?
我是追求简单生活的人,加上认为年轻就应该好好工作,所以婚后,不愿意“恋战”,坚决和LG独过。10多年来,只和婆婆一起住了两三年,但大家还是明里暗里有些不爽。因为大家都知道不是亲的,所以彼此拘束着。我倒羡慕起那些,因为房子,不得不和婆婆一起住的媳妇来,居家过日子,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小吵小闹中,大家才能增加了解,也才能变得更加亲近。
总结起来,亲妈和婆婆的不同点,主要有三个。
一,加班回家,不管多晚,亲妈总是热好饭菜给我吃
婆婆呢,总是等我回来,让我自己做。这其中意思有二个,一个是,不能惯出毛病来,不能什么都不做,不能养成婆婆伺候媳妇的习惯!其二呢,是做出来的人家不爱吃,白辛苦,还是别做了。
吃着亲妈的饭菜,感到温暖;晚上回来,再去做饭,累的已经没了胃口,长此下去,只有生病。
二,亲妈时时偷偷塞给我钱
亲妈年岁大了,眼睛花了,腿脚不好使了,去银行帮助取工资的事情自然交给了女儿,每次,也总不忘,往我的包里偷偷塞上几百,为的是怕我舍不得自己花,让我给孩子买点东西,不要因为钱和LG发生矛盾。。。亲妈的用心良苦,让我感动。
婆婆呢,总在我面前唠叨这贵那贵,小姑上学需要多少钱,买房你们能够出多少钱。。。不管媳妇比儿子挣的多与少,要钱就是天经地义的,剩下钱来,可以给女儿或自己养老。
三,可以在亲妈面前任性,使小性
不管多大,在亲妈面前都是小孩子,可以让自己发脾气,聊聊心中的委屈。
婆婆呢,如果媳妇和婆婆打的天翻地覆,输的只有媳妇。刚婚几年时还好,LG会因为感情“站”在你一边,如果等到爱情变成了亲情,媳妇自然已经输给了婆婆。你怎能和,人家生他养他,还有几十年的感情相提并论。我见过,因为婆媳打架而婆婆让儿子必须离婚的例子。
婆婆如何变成妈?
尊重不同,各退一步
婆媳难处,历史遗留。如果两个女人都想争做“女主人”,那战火更加激烈。所以大家都退一步,不拔尖,尊重彼此的不同习惯和个性。现在社会,越来越个性发展,但能够和各种人和平相处,也是我们的一种基本素质。距离产生美,抓大放小,小事不要太计较,多看别人的优点。
改变观念
现在大多为独生子女,很多父母想要女儿,却没有成愿,如能真象多个女儿那样呵护,关系自然会好很多。婆媳相处时,如果心里不想着对方是婆婆或媳妇,只把婆婆当长辈,把媳妇当小辈来看待,问题自然也就简单多了,也好处多了。长辈要有长辈相,晚辈要有晚辈样。
不记前嫌,照顾公婆
传统女性,是兢兢业业,孝敬公婆的,当婆婆看到媳妇能够细心照顾,伺候他们,自然也就把媳妇当成女儿来看待。真见过象《金婚》中的文丽和婆婆,彼此打了一辈子,婆婆最后死时是媳妇照顾的,才知道原来媳妇是女儿,婆婆是亲妈。大家在一起,小吵小闹不记恨,过去的恩怨不再提,真到了老人需要别人照顾时,也要做好应尽的义务。
两个女人消停了,男人才会舒服。只有当婆婆变成了妈,婆婆多了一个女儿,媳妇多了一个亲妈,才能家和万事兴,大家才能都过上美好生活。一起努力!



请为我投票。谢谢!
点击一下投票按纽即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