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

(2016-11-24 22:14:04)
  


 以前一直是读故事讲绘本给朵朵听,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小妞已经开始自己的独立阅读,虽然还会有些字不认识,但是整体已经非常好了,这不,最近自己读了凯叔西游记,一年级系列等等。上个周末,同学从外地来相聚,在准备去见面的时候,下楼看到快递,让朵朵自己去问问可有我们家的快递,竟然真的有,于是,拿着快递到门口坐车,到了目的地打开,竟然发现是一直很好奇的《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记得我初中的时候地理学得很好,印象中的地理老师非常和蔼可亲,地理知识阐述的也非常好,不过现在很多地理都还给老师了,这会正好和朵朵一起学起来。
     由陈卫平、陈雨岚、王存立、刘兴诗等编著的这套《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是一套写给小朋友们看的中国地理书,它以自然区界将中国划分为天府之国、洞庭南北、云贵山中等14个地理区,用贴近生活的笔触,带领孩子们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城市乡镇。通过细腻绘制的地形图、丰富的地貌及人文景观图片,呈现出极其特色的中国自然与人文地景。从自然地貌、水文气候,到风物人情、典故传说,处处都是故事。揭示中国地理的丰富和有趣,也以独特的诗意吸引孩子们爱上地理、探索地理、发现人生。整套书共14本,我们竟然很幸运的收到了江淮谁想分册,里面由小妞很熟悉的长江三矶之首-采石矶,一个我们经常去的公园。这下小家伙对这本书更感兴趣了,在等待吃饭的过程中,人家一个人就看的津津有味了。过了好几天我才捞到阅读。
    这是一套平装书,便于存放,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更有利于普及,毕竟精装书的价格会让很多家长望而却步,而这类地理书籍还是适合购买放在家里反复阅读的。这套书视觉给人很舒服,封面的上半部分为书名,下半部分为书内容的特色照片,比如我手里这本就是典型的江南建筑和江边景象,以及日落中水乡。
   翻开书首先是中国的地势,每本书均如此,在阅读前对整个中国的版图有一个很明显的认识。也引导孩子对于中国地图的初步了解,接下来是总目录,介绍了14本书都包括什么。这时候才是内封面,阅读前,还需要孩子对于中国地理总论有初步的了解,因为我没有看过其他13本书,不知道是不是每本书都有对疆域、地形、气候、水系的介绍,不过朵妈觉得这个介绍是非常必要的。介绍了地理总论后,还给小盆友们介绍了如何使用这本书,通过图示的方式告诉小朋友如何去阅读和读图。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地形图了,比如我们这本就是江淮水乡的地形图。进行了这些准备工作后,开始了对江淮地区的介绍, 要了解江淮地区,首要了解自然环境概,本书分别从江南的梅雨、扬子江、长江的尾巴和长江口的金三角进行介绍。接下来分省对特色进行介绍,分别为太湖的身世之谜,烟花三月下扬州,龙盘虎踞的石头城之南京,锁钥南北的镇江,苏州东方威尼斯,上海和崇明岛。当然也少不了安徽省的介绍,安徽省选取了巢湖、采石矶、江山蓬莱小孤山和安徽腰带上的四颗宝石。另外还对江西省的石钟山进行了介绍。
   淅淅沥沥,梅子成熟的季节带来了雨水的消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每年的梅雨季节都会让我头疼不已,各地都会有网民攥写搞笑文字,给自己的城市起些谐音的名字,例如“伊芙·布德干·内酷·么德川”等等。梅雨是江淮地区初夏的自然风光,阴雨天气一个接一个,一个夜晚接一个夜晚,整个天和地,似乎都浸泡在雨雾里,再也找不到一个没有被雨水沾湿的角落。同时这时候也是杨梅成熟的季节,酸酸甜甜,还可以泡杨梅酒,电脑那面的你,看到这段文字是不是口水直流啊,不然的想到望梅止渴吧。在接下来的专栏部分,给小读者们介绍了梅雨的由来、形成以及天气图,让小朋友在阅读故事的同时也增长见识。
  了解了基本的自然环境概论后,朵妈带你们走进马鞍山,了解采石矶,说道采石矶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白。传说中啊,李白就是在采石矶喝醉酒掉下江里淹死的,在采石矶公园里面有个大脚印,据说李白就是在那里掉下去的,公园里还有李白的衣冠冢。目前的采石矶公园是国家5A风景区,通过这本书,朵妈才知道,长江下游最早修建的大桥竟然也在采石矶,真心不知道马鞍山人有多少知道这个,所以说还是要多读书。当然也是通过阅读了解到,采石矶原来是一道坚硬的砂岩山嘴,能够抵抗风华侵蚀和江水冲刷,加上这里有一条断层,使河床陷落下去,它就显得更高、更加雄伟了。在古时候还叫牛渚矶,现在改为采石矶,它和洞庭湖口岳阳的城陵矶、南京的燕子矶合称为“长江三矶”。这里的江面最狭窄,水流特别湍急,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三国东吴的孙策在这里渡江作战、周瑜在这里驻军,西晋大将王浚德楼船水师顺流进攻东吴,南北朝侯景渡江攻破梁国,隋朝、北宋、南宋、明朝......,那些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历史事件都曾在采石矶上演。就连有名的李后主都是因为宋军在采石矶建了长江浮桥而被灭了南塘,李后主因此写下了“春花秋月何时了”那样的伤心诗句。
  如今采石矶的太白楼、采石阁、三元洞都是有名的风景区,来马鞍山一定要去采石矶走走,吟李白的诗,读李后主的词,感受采石矶的波涛汹涌,远山重叠的江上风光。
   读了这本书对采石矶的介绍,我严重觉得应该带着朵朵再次去次采石矶,看来开春采石矶的年票要继续办起来了。
   跟着朵妈仅仅了解了其中介绍的采石矶,这本书的魅力就已经凸显,对地理感兴趣的家长和孩子都可以趁活动抓紧囤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