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大阪饮食文化民间摄影图片杂谈 |
“名物”,在日语中的含义是特产的意思。在这里,“名物”则不光从味道上演绎,连形式上也做足了文章。
这便是大阪名物的一种——そば(蕎麦),对这里的人来说,几乎是仅次于米的主食,但是样式却变化多端。
这一碗的名字叫做“スタミナもりもり”,翻译过来是这样的:“要拼上性命地吃这碗充满体力的面”。
可见这里的“名物”连名字也味道十足。
店就设在JR电车经常驶过的桥下,这种店的形式在这里被称作:“ガード下の店”,意思就是活跃在桥下的店铺。
店铺也分为很多种,但多以居酒屋等的日式风格的餐饮店为主。
人们从电车或从地铁的口出来,累了,就可以放松地在某处小店坐下,随便吃点,干上几杯。
而这家名叫“野田名物”的店就是众多小店的其中之一。
“野田”是这里的地名,也是桥上电车在这里的站名。
再随便不过的座椅便是这里的风格,坐下等上两三分钟便可以享受一碗来自“野田”的名物。
这块布上写的是一种面的名字,从带有污渍的地方看去,便可以联想到属于这家店的岁月。
“名物”的创始人是这位老师傅,他精心地做着每一碗“そば”。
老师傅的作品出现在眼前,垂涎欲滴。这碗是最普通的,直接被称作“そば”。价格为250日元,约合人民币17元左右。在这里和其它的店比起,已算相当便宜。而最主要的是它的味道,清淡却在嘴中仍旧能尝到一种特殊的味道。被称作“野田名物”则一点也不奇怪。
盛“名物”的器皿和会对应相对种类的“名物”。
店主的老师傅是一位嗓音洪亮、爱与顾客交流的人,即便是在做面的时候,也会忙里偷闲和顾客近距离接触一下。
他看到我和朋友手中的相机,嗓音便更加变得高亢。一边说着他的故事,一边拿出一本书。
书中介绍的是关于对他采访的故事,看来老师傅和他的“名物”还是在当地相当有名气的。
老师傅的面和他旗子般的布。
他还拿出了他和以往来到这里的顾客的合影,这张是和一位来自美国朋友的。
店里的装饰,朴实且怀旧。
菜单
这一个个小型的多面体是被用作方便盛取面时的工具,我们在知道答案之前都在互相猜测,有说豆腐的,还有说鱼丸的,甚至还有说是香皂的版本。老师傅只是一个劲儿的笑,而最后大笑不止的还是我们。
不要小看这一个个小型的工具,一个的造价却合人民币20元左右,属实在各地都很难见到。
老师傅过去的照片也挂在店中
繁忙的时间段,老师傅的老伴儿也会过来帮忙。
这边打着啤酒。
那边忙着做“そば”。
老师傅的老伴儿也是为极为开朗的人,忙着的时候都不忘和顾客聊着,这几位看上去就是这里常客。
“野田名物”的里面总是有笑声
牌子的右下角标注了这家“野田名物”创立的日期,99年7月。到今年正好是这家店的第十个年头。
由于这家店就在距离家不远的地方,所以经常会路过那里。不过,经常路过那里的人也都会知道,这家店虽然人气很旺,但是很少开门。而也是渐渐地知道了原因,老师傅和他的老伴儿开这家店的目的就是为了体验这种最亲近民间的感觉,结识更多的朋友。开店的时间则完全随性,按照自己喜欢的时候而定。
听到了原因,倒觉得这家“名物”的味道更浓了起来,感觉“名物”的味道又多了一种爱情的味道。10年间,两位老人一起不知在这里结识了多少朋友,他们的那种快乐好像在面的里面都够尝的出来。
就像中间粉色的那面旗子上写的:“你笑的时候就像你恋爱时的面孔一样。”而这句话又是他们谁说给谁的呢?
在大阪的街头随便吃上一碗当地的“名物”,你会感到一种种不同的味道。
你会本能地寻找味道的来源,而味道终究不会来自于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