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

(2012-12-05 21:00:56)
标签:

杂谈

冬日清华园:百年积淀 人文日新

“你是否知晓清华园中的钟灵毓秀?/你是否闻沁百年学堂的书尺留香?/你是否领悟清华礼堂的人文日新?/你是否看到日晷背后的光景变迁?/你可曾梦回“荷塘月色”的娴情雅境?”不曾料想,在清华EMBA2012年秋季新生入学酒会上的这一段“广而告之”,竟成为很多同学的惦念。

1122日下午。在初冬的寒意中,《清华探究》的第二模块—“清华人文历史探究”拉开帷幕。天气有些阴沉,似乎是在映衬清华校园百年的历史沧桑。主讲黄延复先生是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学者,从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后一直没有离开过清华园,至今已在园子里呆了六十二年,被誉为“清华传统精神的守护者”,也是国内研究梅贻琦校长教育思想时间最长、成果最多的权威学者。

 

 

 

http://s3/mw690/4a35803e4d01aa4ae2da2&690





黄延复先生的生动讲解赢得同学们喝彩

黄先生黑白格子的鸭舌帽和绒质格子围巾充满英伦风情,但脸上或深或浅的老年斑、露在帽子外面的花白头发、身上那件已经开裂的长款铁锈红皮大衣和手中的拐杖却合起伙儿来泄漏了他的年龄—84岁高龄。

黄先生与这个模块的“特约嘉宾”钱颖一院长一起带着同学们从二校门开始,途径日晷、清华学堂、驻足王国维纪念碑、同方部,绕过图书馆、西体育馆、静观古月堂、“月涵松”,最终抵达照澜院故居。黄老先生对园子里的人物、历史、轶事等如数家珍,不仅传“正史”,还讲“闲话”,娓娓道来,引经据典,时不时语出惊人,博得阵阵喝彩。黄老先生把二校门两边的墙比为屏障,松柏比为卫士,共同守卫清华园时,语重心长地说“在场的同学们就是卫士,清华文化就是屏障,希望大家齐心协力拒绝庸俗的、世俗的东西侵入校园。”同学们大呼“妙哉”!短短一会时间,黄先生就被尊奉为可爱的“校宝”。

 


http://s9/mw690/4a35803e4d01a9b70de18&690


同学们实地“探究”清华人文历史

黄老先生一个人show的效果就如此之好,那和钱院长的对话版show则更自不待言。黄老先生讲解,钱院长追问——“这个是怎么回事儿来着,给大家讲讲”——黄老先生讲述,钱院长就在旁边做现场“脚注”。有同学形容他们二位像是在说相声,一个捧哏,一个逗哏,“笑”果很好。当然学习“效”果更好。

在整个游园过程中,同学们表现得很兴奋,沉浸在浓郁的清华情怀中,徐晓东就是其中一个。“虽然来清华EMBA念书,但对清华校园其实并不清楚。之前很多心里向往的地方也都还没来得及去,这次终于有机会可以去了。这种课程安排非常好。”欣喜之情和满足感依旧难掩。

“下午走马观花看看,晚上我们再细细说。”由于时间关系,黄先生不得不暂时割舍分享的欲望。在22日晚上的《清华人文精神与校园风物》专场讲座中,老先生终于得以一吐为快,快到预定结束时间的时候,老先生说:“我兴奋了”。“我所主张的清华传统精神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东西文化,荟萃一堂。”黄先生最后告诫道:“以无通才之专家临民,非为新民而为扰民。”http://s11/mw690/4a35803e4d01a9cff900a&690

 

黄延复先生解读“清华精神”

品,细细地品味清华的传统到底是什么;溶,慢慢地溶解,将自己溶入清华的文化中,再将清华的文化溶入自己的血液和事业中。在《清华探究》课程中,大家收获的绝不仅仅是知识和眼界。

1123日深夜。EMBA12-F班班级主管沃静老师收到一条来自该班班长王家彬同学的短信:

“《清华探究》是极其好的一门课程。这不是我的结论,这是同学的共识。学习了知识,促进了多学科交流,充分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汇贯通。吸收了清华精神,培养了文化底蕴,促进了产学研合作交流。钱院长以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国际水准的经济学家和大学者,亲自设计课程,亲自考察授课过程,亲自延揽名师,亲自陪同学生在刺骨寒风中学习考察,既体现了礼贤下士,故黄先生有‘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怀;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平等的尊重和长者的爱护,深爱清华一草一木并传达给每一个同学,深得梅先生教育精神真谛,当之无愧是品格高尚、严谨负责的中国当代优秀教育家中的代表,为人师表,令人动容。我们为能选择水木清华,为能投身于钱老师为代表的经管学院各位老师门下求学而感到无尚光荣和自豪。学而时习,温故知新,是为高格。感谢老师们的付出和努力。”

至此,《清华探究》课程的“首演”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是,清华EMBA团队“探究清华”的路程才刚刚起步,一种在路上的心情,只为梦中的麦田……(供稿 EMBA教育中心 编辑 沟通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