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悦

(2017-03-26 17:50:02)
标签:

文化

分类: 民俗心旅

      喜悦                      喜悦

    习惯性地喜欢带着相机除工作以外的其他场合,为的是随手可以捕捉到一些美妙的记忆瞬间。越来越豪华的婚礼晚宴,更是可以捕捉到一些对于新人永恒的记忆。

用苏州话说,自己参加婚宴用镜头近距离地区贴近拍摄对象,纯属是“马乾乾”、“鲜嘎嘎”。人家也没有专门邀请我去摄影。不过,每次事后给新人和家人发出几张照片,立马会被我与那些花了数千元一天的专业摄影师拍摄的不一样内涵的照片所惊喜。

在我看来,不是专业摄影师的镜头不好,恰恰是他们的镜头经过流水线般的训练,产品的成熟度和品质越来越高。他们的镜头往往通过流程化的程序,以及后期PS的技术应用得以完美展现。商业化的摄影也必须如此才能赢得客户的眼球。

喜悦

喜悦

喜悦

喜悦

喜悦

而对我而言与其说在拍摄婚礼镜头,不如说自己在酝酿创作一篇游记文章。在拍摄的过程中喜欢抓住一些小的细节,去透射出更多的生活记录痕迹。这些小细节对于新人和新人的家长往往都是人生第一次相遇的,或许更是人生唯一一次的相遇。

新郞在女方家迎亲,牵手新娘离开家的时候,女儿的父亲母亲与孩子依依不舍不舍的拥抱,虽然知道明天晚上就可以回来吃晚饭,但是一种女儿出嫁的复杂心情难言言表。当新娘走进新房,遇见公婆,婆婆张开双臂来紧紧拥抱儿媳妇,公公很不自然地拥抱儿媳等等,这些场景对于父母往往是百感交集的,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或许也是人生的唯一一次。

对于新人双方长辈外地的亲戚,唯有老人大寿和晚辈婚庆才是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参加的活动,那怕是长途跋涉,远隔大洋。中华文化儒家亲情教育永远是华人心中最底层的一块软皮,一旦触动而得不到安抚,会让你数日乃至一辈子不得安宁。

自己小学时候,母亲是纺织厂女工,带了一个男徒弟,我管他叫叔叔,时不时来我们很小的一间小屋与我们家人聊聊天,有时候也会留下来吃饭。后来不知道怎么的,这个叔叔却不来了。我当时很纳闷,想是不是到别的工厂了抑或是我妈妈管教太严,把他吓了?

母亲当时对于我的问题搪塞过去了。许多年后,母亲告诉,这个叔叔要结婚了,给我妈妈送来请帖,但是当时家里父亲和父亲的收入既要养这个小家,还要每月定期给下乡的叔叔给五块钱补贴,家中基本没有积蓄,记得我和妹妹每学期大概三五元的学费,母亲一定要申请分两次缴,足见当时生活的窘迫。如果要参加徒弟的婚礼,那么注定本月要入不敷出了,总不见得为礼金而去工会储蓄金。就五块钱的礼金,压断了我母亲与徒弟之间的深厚感情。如今,每每提及此事,她总是带着一辈子遗憾。

后来经济条件好了,母亲对于这些礼事活动总是倾力而为,并告知我们不要因为一笔礼金而断了一份亲情和友情。  

喜悦

喜悦

喜悦

喜悦

喜悦

喜悦

喜悦

许多人对于那些过于流程化形式化的婚礼有点厌烦,总觉得过分注重形式,让婚礼的真正的神圣感有点冲淡了。

实际上,很多事情都要要通过形式来表达的。尤其是对于东方人的矜持、内敛的性格而言,在公众场合上亲人之间、夫妻之间的拥抱、握手乃至接吻会觉得很不自在,更不要说能够经常说一句“亲爱的,我爱你!”

而婚庆仪式却能够强迫当事人进入这样的场景,用一种直白来表达之间的爱和自己的喜悦。

喜悦

喜悦

喜悦

昨晚的婚庆是好友为儿子小翁和新娘小张而举办的,之所以说是为儿子举办,事实上刚刚成家的孩子一是实在没有必要办这么隆重豪华的婚礼,二也是实在也没有经济能力来办。新郎新娘都是一所初中一所高中,本科毕业后新郎就读芝加哥大学,如今在一家知名企业担任工程师,新娘研究生就读香港大学,毕业后在苏州一所师范学校担任老师。双方父母都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双方的结合也算是天作之合。

喜悦

喜悦

喜悦

时代不同,豪华婚庆也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尤其是对于同在一座城市生活几十年的,甚至几代人的新人父母,不好好操办一下婚礼也实在感觉过意不去那些老友、亲戚。繁琐的婚庆仪式确实让人很费心,但是一次能够刻骨铭心的婚庆总比一次平淡无味的婚礼来的更令人喜悦。况且现在大家收入也搞了,参加的人员掏出的礼金一般也能应付婚庆的费用。

当经济性、实用性、名利性、记忆性都具备的时候,一场美轮美奂的欢庆岂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记录我们生活中已经久违的举动,让喜悦变得更加频繁。

                                                                                                              2017326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吻别张学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