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斌
阿斌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23
  • 关注人气:1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京明确表态允许街巷设报亭

(2010-10-31 11:10:58)
标签:

南京

书报亭

报刊亭

《扬子晚报》

杂谈

分类: 言论心声
南京明确表态允许街巷设报亭

  《扬子晚报》本报关于书报亭的连续报道不仅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也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据消息人士透露,昨天上午,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召集了相关部门的高层人士开会,专题研究南京书报亭问题。因参会人员口风都很紧,未透露会上的具体情况。紧接着,昨天下午1点09分,记者收到了南京市委宣传部日常发送通知的短信平台发来的短信:“有关书报亭的新闻通稿在公共邮箱。”400多字的材料中,直截了当地列出了南京对书报亭整治出新的五条政策,明确表态:南京街巷允许设置书报亭。

  南京市书报亭整治5条基本政策

  为全面提升南京市容景观和城市品质,结合干道环境整治和背街小巷出新,对全市书报亭进行整治出新。针对近来媒体反映的书报亭整治有关问题,制定了以下基本政策:

  一、书报亭既是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又是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更是关乎民生的民心工程,为了提升街景品质,结合街巷整治出新对书报亭进行规范设置,对占道经营的予以移位,而不是拆除,在总量不减少前提下,空间布局作调整;

  二、在符合规划、不影响通行和公共资源允许的条件下,允许街巷设置书报亭;

  三、为保证广大市民出行便利,书报亭不得占用盲道、人行道等公共资源。同时,书报亭不得超范围经营水果、香烟、饮料等;

  四、政府部门将为书报入室经营创造便利条件,并积极鼓励各种超市、零售商店进行书报经营;

  五、在实施街巷整治出新过程中,要与书报亭主进行充分的沟通,听取意见,充分尊重书报亭主的主观意愿,尽量争取双方达成一致。对不愿经营的,予以赎买收回,如亭主生活有困难的,政府部门将加大社会保障力度,以解决其生活的后顾之忧。

  获悉南京市府5项新政出台,前天致信本报质疑拆报亭之举的热心读者周斌昨日再度来信——

 

 向亲民意识致敬!

  南京市政府就报亭拆除事件提出了总量不减少的处理意见,在规范报亭经营的同时也确认了报亭是“南京一道靓丽风景线和南京民俗文化符号”。

  这一意见,是南京市政府领导体察民情、顺应民意,落实民本思想的举措。

  我昨天给报社写了份邮件,希望他们能够把民意转达给季市长,相信以季市长的智慧和亲民精神会妥善处理好报亭事件的,是会把南京的报亭保留好、建设好、美化好的。今天获悉市政府对于南京报亭的定位和发展有了明确的表态,事实上也是保住了玄武区的报亭,更保住了南京民俗文化的一个符号。

  正如我所说的,南京市领导对于基层机关决策的一些不全面性是会主动纠正的,有了这样的作风,相信南京市的各项工作都能不断修正、提高。

  也非常难得南京的新闻媒体,尤其是《扬子晚报》、《新华日报》的努力,把百姓的信息传达给市政府领导,让领导听到了百姓的声音,也让领导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更让领导在今后的决策中能够善于通过媒体倾听百姓的声音。

  我作为南京一家外资企业的总经理,在南京已经有了三年的工作、生活经历,已经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更深爱上了每天离不开的城市报亭。今天对于市府如此注重民意的举措感到无比的高兴,更加为南京百姓感到骄傲和荣幸。我相信我们的公司在南京取得的成绩正是有了这样开明的政府作为坚强后盾。我为我们集团的投资决策感到骄傲!也为南京市的开明作风感到欣慰!

  相信,南京会不断取得新成绩,青奥会一定会向世界展示出南京的自信和风采!

  周 

  某外企执行总裁

  2010年10月30日

  

    各方反应

  南京政府给力,

  赞一个!

  接到本报记者关于“南京有条件允许街巷设置书报亭”的消息后,南京众多报刊亭主感到非常高兴。多位报刊亭主对本报记者表示:将支持南京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书报亭进行整治出新,配合相关部门对报刊亭的管理。

  高兴 饭碗砸不掉了

  玄武区街巷出新拆除报刊亭最初是读者凌先生向本报反映的情况,昨天,南京市关于报刊亭的新规出台后,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凌先生。“这次我们高兴了,饭碗砸不掉了。”凌先生表示,从过去强拆到如今允许报刊亭继续生存是一大进步。报刊亭总量不减少的大前提保证了报刊亭的生存权,“我们拥护市政府的决策,感谢扬子晚报。”

  凌先生表示,虽然是自己向媒体反映情况,但仅凭自己一个人起不了这么大的作用。“媒体的舆论监督有了效果,这对读者也是好事。”

  在虎踞北路经营报亭的谢大姐听完记者的介绍后,第一句话就是“感谢党!感谢政府!”

  谢大姐说这些天心里一直都特别慌,因为这个报亭对她太重要了,不仅是她一个人,可以说是全家的依靠,“我是一个离异家庭,母亲年岁已高而且身患重病,儿子又没有工作,”“但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给政府添麻烦,给母亲申请低保什么的,”总觉得能够依靠报刊亭自食其力,“现在心里终于踏实了。”谢大姐说。

  拥护 一定遵守规定不超范围经营

  在新街口羊皮巷经营一家报刊亭的张先生接到记者电话后开心不已,他说自己两分钟前还在网上搜寻关于“南京报刊亭”的最新消息,“心里面一块大石头落下来了”。他说自从听说报刊亭要拆的消息后,心里就七上八下的,因为这个报刊亭是他们一家的指望。“我今年40多岁了,找工作也不好找,如果不能经营报亭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张先生说,感谢市政府的英明决策;至于新的政策中关于“书报亭不得超范围经营水果、香烟、饮料等”的规定,张先生表示肯定会遵守这一规定,今后也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报刊亭的管理。

  在太平北路经营报亭的胡女士原本的愿望就是报刊亭能够保存下来,对于不能超范围经营的规定,胡女士表示坚决拥护,报刊亭就应该专心卖报纸、杂志。

  建议 能否在绿化带给报亭辟出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