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言论心声 |
沙钢宽厚板车间
为企业操劳的掌门人沈文荣
沙钢办公大楼
大家都来为沙钢8000万捐款喝彩
昨天回到家,看见地方晚报报道,苏州的民营企业江苏沙钢集团决定捐款8000万元给中国慈善总会,用于四川地震的赈灾。
这绝对是一条惊人的消息。报道还透露沙钢26500多名员工的捐款正在进行中,今天的《苏州日报》报道沙钢员工捐款136万元,合计共为灾区8136万。这绝对是内地企业最高的捐款额了。
沙钢是苏州的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发展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企业的创始人和现任的掌门人是苏州本土企业家沈文荣。目前的钢产量已经是全国继宝钢、鞍钢后的第三位钢铁企业,集团去年的钢产量超过2000万吨,税收就超过了100亿元,绝对是中国民企的大哥大企业。
沙钢经过改制,目前已经成为民营企业,沈文荣是最大股东。由于历史原因沙钢目前本身或者旗下企业没有一家上市,所以他们的捐款决定董事会可以迅速决定。相比宝钢到现在还没有公布捐款数目以及鞍钢1000万捐款确实非公众公司的灵活性体现出来了。
最近我的好友正在牵线为我服务的公司与沙钢谈一个合作项目的意向,所以最近去沙钢的机会多一些,对沙钢和沙钢人、沙钢老板沈文荣有更多的了解和接触。
我与沙钢接触与沈文荣的了解已经有十多年了,与沈老板没有过深的交情,但有过多次的正式、非正式的接触,沈确实是一个精明的老板,一般人都觉得他是个很抠的老板。其中有一个故事可以证明他在沙钢“抠”的理由。
几年前有一次,我好友陪省里一部门领导出席沙钢的活动,活动中给来宾发一份礼物。临走时,那位领导悄悄地告诉我好友,他还有司机能不能再领一份礼品给他。好友一口答应,就立刻给负责接待他们的副书记说,赶快去再领一份礼品过来。好友在汽车中等,等了一会副书记还没有来,好友就出车门去看一下,结果发现那位书记一直在正接待沈文荣边上,等沈结束客人接待后,凑上去嘀咕了一下,沈点了一下头,副书记去领里礼品送到车上。
事后好友向沈提起礼品之事,也开玩笑地说,这么大企业你怎么这么抠。沈却一本正经地说,企业大了可不能放松点滴地方,漏洞一开企业早晚要完蛋的。
沈在企业经营中确实很抠,他在兼并淮钢后,就从废品处理的过程中捞出了几千万利润。民企老板在经营中的斤斤计较造就出了目前庞大和强壮的沙钢舰队。
目前苏州总捐款一亿多,而沙钢一家就捐出8000多万。沙钢真的是了不起的企业。
过去几年,自己一直在替不同老板打理企业,自己在做企业过程中越来越觉得企业终极目标就是承担社会责任,也就越来越对不少企业老板过分计较私人利益而感困惑。企业肯定是要计较利益的,但是个人利益的欲望总是有满足限度的,而没有限度的就是社会责任的需求。
其实,沈老板对自己也是很抠,住就住在公司,吃就吃在食堂,开的车也就是一百多万的雷克萨斯,车牌也没有8,而新购的一台曼巴赫也是放在车库用于接待的。自己原来的大奔驰目前就在厂区用于接待、参观。以前出差都是普通舱,有一次与当时的市委书记秦振华一起出国,他安排下属给秦书记买头等舱,自己还是普通舱。等书记在飞机上发现他居然坐在普通舱很是过意不去。
前不久,他带队出访美国,由于邀请一些公司客人,他要求公司一视同仁,全部要头等舱,连秘书、翻译也一样待遇。在美国由于有的航班头等舱位子不够,他情愿等下一个航班。这个老板是农民出身,吃得了苦,对于浪费却非常痛恨,而对于平等也是他内心追求的。目前日本新日铁退休的研究院的院长到他们公司做设计院长,沈专门给他们建造了专家楼。
这次沈老板如此的出手,真的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如此丈义和大方的老板,虽然长的黑黑的,也没有什么高学历,更没有写博、出书、上电视或者登山的爱好,却是实实在在地为灾区人民做了件大善事,今天我居然也没有在更多的媒体上搜索到有关捐款新闻,这就是沙钢人少说多做的一贯风格的体现。
我知道,尽管王石领导的万科公司是上市公司,他们在捐款数目上有一定限制,他们捐了300万,爱是不讲数目的,多多益善,我们没有理由去对万科的捐款数目上说三道四,只要有这颗心就可以了。可是,王石这张铁嘴在这个时候还在说,捐款对于万科应该是个常态工作,不要一次在数目上很多。不去评论这次地震的灾难是多么大,就从网友搜索的情况看,这家公司也没有多少常态性捐款的工作。
王石的知名度绝对是比沈文荣高,可是在大灾面前,那些做实事的老板远比那些说大话的老板来的淳朴!
一场灾难,就如同一条退了水的河流,谁没穿裤子,一目了然了!
(200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