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的开平西洋碉楼
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是一个侨乡之地。当年去美国做劳工的被称为“卖猪仔”的不少广东人,许多就是开平地区的。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们在美国生活慢慢好转起来,开始培养出自己的后代成读书人。他们有了钱以后就开始往家乡建房子,为的是将来叶落归根。许多建筑就是模仿国外的建筑,不少人都是把图纸和材料都带回来,直接用船运来。由于,当年开平地区水道密布,地域偏僻,再加上当地有海外关系的人都是有点钱财,所以,当地的强盗特别多。为了防止强盗打劫,这些建筑都建的很高,可以了望。碉楼的门、窗都是用厚的钢板做成的。不少主人在碉楼里挖了井,用美国的手动水泵打水,就可以有了自来水。有的用上浴缸、抽水马桶等现代设施,要知道在20年代那可是绝对最先进的设施了。房子的材料许多也是国外运来的,家里还有沙发、吊煤油灯。可见当年该地区的富裕程度。
当我们进入开平后,几乎不少碉楼都散落在村间田野中,有的已经没有人居住,有的是后代在居住,但是也没有能力维修了,这些建筑历经历史风霜,旧而不破,很是结实。我到了几户人家中去参观,发现砖和地面都是非常的结实。相比我们今天的建筑不到20年外墙都一块块凋落下来,实在是可圈可点。
当地的自立村、马降龙、立园的碉楼已经被围上大门,开始收门票了。当地的碉楼财产都是归私人的,后代拥有着他们。象立园的后代就把房子交给政府托管。
当地人告诉我,碉楼可分成众楼、民楼和更楼。众楼是整个村一起建的,为的是强盗来的时候大家一起去避难,民楼就是自己居住的楼,更楼是打更了望的楼。
最高峰的时候碉楼有3000多座,现在有1800多座。他们作为开平碉楼的整体正在审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一个叫赤坎的镇上,我们仿佛回到30年繁华的广东,镇上沿河的西洋高楼一间挨一间,颇有点今日外滩万国建筑的味道。可见当年的繁华这个小镇的繁华程度。
去一趟古碉楼,仿佛去坐了一次时光倒流列车,让我们体味了一番历史的沧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