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俗心旅 |
落潮的海岸
涨潮的海岸
青岛:潮涨潮落的城市
我去青岛是一次公私合营的活动。行业中的一个会议安排在青岛开。说是在青岛,其实是安排在远离市区一个小时车程的海尔培训中心。
考虑到暑假孩子在家,所以我就决定请太太带着父母、儿子、外甥一起去青岛,全家到青岛会合。他们乘火车从苏州出发。我直接从公司开车到青岛。
青岛是一座历史很短,却知名度极高的城市,是中国老牌的殖民地城市,那里留下中国近代史的遗迹,也是夏季许多人向往的度假地方。
1891清政府在那里设防,当时不叫青岛,叫胶澳,1897年老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借条约》。
在1897年到1914年的17年时间里被德国占领,成为德国殖民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日本替代德国继续占领了青岛。直到1922年在当时北洋政府手中收回了青岛,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并于1930年正式改称青岛。1938年日本军队又占领了青岛,统治了7年,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后又回到中国政府手中。
青岛在1945年前的50多年里,分别被德国殖民了17年,被日本殖民了15年。当时两个国家在世界上属于经济和军事上的超级大国,占领青岛后在掠夺资源的同时,也在青岛修建了不少代表本民族特点的建筑,特别是德国统治期间的德式建筑主要集中在八大关,保存到今天却成了一道异国建筑风情。
我去过中国许多海岸城市,能够象青岛一样把城市的主中心就放在海滩边上,却不是很多。到今天她的老牌殖民地的历史,却成一座旅游城市的“卖点”。青岛的美就在于她把海景、城市、历史、建筑结合的如此完美,在我看来是中国第一的。
父母是第一次和我们全家外出度假的,所以,我也就奢侈了一回。住宿地点安排的当地人号称亚洲最大的海滨——第一浴场附近的五星级汇泉王朝酒店,而且订的海景房。可以从房间的窗户中眺望远处的大海,也可以观察到海岸边潮涨潮落的奇特景观。他们一行是早上到的,当中午我还在路上的时候,给父亲通话时,他告诉我孩子们已经在浴场里游泳了。
我和同事开了5个多小时的车,没有先去会议地点报到,而是直接驱车赶到了汇泉酒店。孩子们已经在海里游了个早早场,肚子饿的等待着我请他们去吃海鲜饭呢。作为海边城市,到了那里的人只要健康允许,没有一个不会去品尝一下海鲜的特色菜的。在接下来的几天,几乎每天都要与海鲜打交道。
全国海岸城市的海鲜都不少,可是能够象青岛一样即出海鲜又出啤酒的城市,也就只有青岛了。傍晚的时候,酒店边上的汇泉广场热闹非凡,著名的青岛啤酒节正式登场。广场上全国各地品牌啤酒商都搭出了促销的凉棚,有的还请来外国乐队演奏,广场的大屏幕电视上播放着体育频道的节目。人流、啤酒、体育构成了暑期行销的黄金要素。我让同事去会议地点报到,让他们明早再来接我。自己就和家人一起共同度过紧张工作中难得的全家暑期欢乐总动员。
青岛啤酒当然是出了名的,可是我在青岛品尝的啤酒就是与在其他地方的不一样。起先我觉得是心理作用在作怪,有着几十年酒龄的父亲也提出:“这里的青岛啤酒确实不一样!”才算是有了定论。太太即可下令:“回家时在车后背几箱啤酒!”那一天全家都喝了啤酒,包括两个孩子也放肆了一把,一边吃着烤螃蟹,一边喝着啤酒。全家人第一次在异地的海边城市吃了一次露天海鲜大餐。
晚上等孩子和父母休息后,我和太太到酒店一楼的酒吧去泡一会。酒吧很热闹,吧台的中央有歌手站在是上面演唱,我们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外面是马路,马路上打着车灯的车辆在穿梭而过,马路边上就是第一浴场的海滩,海滩上的探照灯还没有熄灭,把海滩上零星的人群照的清清楚楚。玻璃隔绝了马路上的声音,只有酒吧内喧闹热烈的欢快声。和太太两人听着歌喝着啤酒。
自己漂泊外地在打拼多年,转战各地,面对激烈和高压、高强度的工作,唯一让我可以宁静和牵挂的就是家人。每次回家或者通电话,太太总是安慰鼓励我,即便是那些抱怨也是细风和雨般的,越是这般却越能抓住我的心。我经常开玩笑,我走的再远,飞的再高,风筝的线一直在太太的手中牵着。
生活何尝不象是海滩边的海水呢,每天都是潮涨潮落,看似平淡往复,四季交替,却是生命蕴涵的周期。人生读书、就业、结婚、生子、守望变老,一点都不出彩一点都不创新。我一直认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生命的宽度却是无限的。同样活八十年,各人却各异。给自己的生活加点盐,给夫妻加点奶,给父母加点糖,给孩子加点醋。生活也许还是象潮水一样涨落,但是加了奶的海水就是奶水了加了糖就成糖水,父母喝了会觉得“有点甜”。
对于我来讲,青岛就是我们全家的一座亲情之岛。
(200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