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民俗心旅 |
缉熙楼:溥仪梦成梦碎的地方
最近看了部《东京审判》的电影,影片有一段关于伪满州国皇帝溥仪到法庭作证时的情节,影片中溥仪在对日方辩护人提问后的慷慨陈词和对于日本军国主义的痛恨之情,演员的精彩表演一反过去我们认为的窝囊样子,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仿佛充满着革命者勇气和激情的斗士。当日方战犯辩护人问溥仪为什么看到天皇的弟弟眼睛会流泪的问题时,溥仪深思并停顿了一下后回答:“那是在演戏!”
北京的故宫的建筑格局是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三朝午门以及严格的中轴对称形式,然而参观溥仪在长春的宫殿后我发现它的特别性,它的建筑格局是前寝后朝,寝宫跑到了办公楼的前面,该祭祀祖宗的地方却供上了日本的天照大神。进门参观后就直接来到溥仪的寝宫,一幢不大的二层灰色小洋楼,大楼的气派绝对无法与北京的故宫内相比,除正中央的门楼外,两边也就各有两间大屋子,与今天那些那英之类被曝光的演艺界大腕的豪宅还没的比呢。当年满州国的国徽已经被修缮一新,镶嵌在大楼的中央,金色闪闪。那座楼就叫做缉熙楼。楼内已经按照当时的原样装修和恢复,把溥仪寝室、书房、皇后婉容、爱妃谭玉玲的卧室都一一展现在参观者的眼中,大概是主办单位为了逼真地让游客感受到当年的历史情景,他们还做了几尊蜡像或坐或躺在沙发上,有溥仪与日本军官会谈时那种尊敬的样子,有婉容躺在沙发椅子上抽鸦片的姿态。
而让我有兴趣的是卧室对面的一间中药房和一间厕所。由于溥仪自己身体一直有病,所以喜欢自己在家里抓药后安排人煎煮后自服,主办单位特意在那间房间里做了个架子,放上了瓶瓶罐罐。溥仪使用的厕所间不象今天建筑设计时就放在主人房内,而是安排在房对面的朝北的一间,中间隔着一条走廊。在厕所的抽水马桶前放着一块木板,据说皇上有痔疮的病,每次如厕都会需要很长时间,手下的人为了方便他批阅文件,就在马桶前搞了块木板,可以垫衬一下,边办公边等候机会如大厕。看到那段情景我是一声叹息,落魄皇帝连自己最隐私的行为也会成为日后人们参观的景点。也印证了我那句“任何历史景点一旦落在开发手中,它已经死亡了”的话。有些历史需要还原,有些就不是历史的情节为了渲染游客的眼球却故意被开发商放大,婉容抽大烟的蜡像以及溥仪如厕时的窘态今天也收进伪皇宫纪念馆里了,总感觉有点香港小报记者的八卦了。而如此戏说溥仪却不会引起更多人反感,谁叫他是个傀儡皇帝?同样在东北沈阳故宫皇太极的寝宫里,我们自然见不到那些八挂的物和景。
任何一个没有骨气的人,时不时做墙头草的人,可以得到一时一事的威风和便宜,却永远得不到一生一世被人的敬仰和崇敬。
我想溥仪的人生的悲哀就在与此吧!
(2006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