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贵——Under Armour Micro G Black Ice初步测评

(2010-10-24 11:32:14)
标签:

under

armour

micro

g

black

ice

詹宁斯

杂谈

分类: Sneaker

http://s14/middle/4a34a951h935481380abd&690

 

  话说很长时间没有真真正正写过测评了,一来是工作的日渐繁忙,打球的时间的大大减少,二来是鞋柜里的球鞋越来越多,轮换周期越来越长,几乎每周打球都会穿一双新鞋子,所以对于每款鞋很难有经过长期穿着的感受,匆匆写下,难免会有些不到位的地方,所以久未动笔。但是,对于今天这篇测评的主角——Under Armour Micro G Black Ice,个人的兴趣还是非常浓厚的,虽然入手后仅仅下场一次,但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将初步的穿着感受与大家分享的,毕竟这双鞋在近期确实是一双关注度颇高的鞋子,希望这篇测评会对准备入手这双球鞋的各位朋友们提供一个相对公正、客观的参考。

测评者基本资料:
   
  身高:176cm
   
  体重:87kg
   
  原地纵跳高度:40cm
   
  助跑摸高:2.95m
   
  脚型:宽厚,近乎平足
   
  场上位置:得分后卫
   
  技术模板:Bonzi Well(邦奇-威尔斯)
   
测试场地:
   
  成都翡翠城生活会所篮球馆
   
  场地状况:
   
  地板,干净,平整

http://s3/middle/4a34a951h935481238e32&690

 

球鞋状况:
   
  Under Armour Micro G Black Ice
   
  款号:1221353-004
   
  颜色:Black(全黑)
   
  尺码:US10(UK9 EUR44 CM28)
   
  原价:$110
   
  穿着时间:一周

  由于之前没有穿过这个牌子的球鞋实战过,加上是新鞋,缺乏磨合,当时还带了一双JORDAN ICONS作为“替补”,不过好在,整场球下来,这个“替补”并没有获得什么太多的出场机会。

http://s6/middle/4a34a951h935481543025&690

 

http://s16/middle/4a34a951h9354816f933f&690

 

http://s11/middle/4a34a951h935481326a9a&690

 

  作为Under Armour进军篮球鞋市场的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球鞋,这双鞋依旧由Prototype的设计师——John Humphrey操刀设计,在延续了Under Armour整体风格的同时,针对于所应用的全新Micro G技术,对这双鞋的外观进行了全新的设计(更多介绍请点击《选秀夜,关于Under Armour,关于詹宁斯》)。Micro G Black Ice自从问世以来就引起了Sneaker界广泛的关注。Under Armour围绕着它与目前篮球领域的头号代言人布兰登-詹宁斯进行了大举的宣传攻势,一时间其风头改过了同期推出的所有球鞋,以至于前段时间《SLAM》杂志的年度球鞋年鉴《KICKS 13》将它与詹宁斯选为了封面。

http://s5/middle/4a34a951h935480e62a84&690

 

  说到这款鞋的名称——Black Ice“黑冰”,人们很是好奇,而詹宁斯本人则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它源自自己汽车内空气清新剂的名称。而詹宁斯所驾驶的是一辆全黑色的雪佛兰Camaro,在为Under Armour拍摄广告的过程中,詹宁斯的爱鞋与爱车也都出现在了里面。

http://s15/middle/4a34a951h935480f5bc5e&690

 




   以上是本人以及球鞋的一些基本的背景资料,仅供大家参考。下面我就将针对这双鞋的各个方面进行如下测评:

 

 

1,设计、外观

 

http://s1/middle/4a34a951h93548181ee50&690

 

http://s12/middle/4a34a951h9354817eb84b&690

 

http://s6/middle/4a34a951h935481bbe235&690

 

  一直以来,人们都乐意于看到一个能站出来踢NIKE屁股的品牌,比如90年代的adidas,新世纪的AND1、DaDa、K1X,以及现在的Under Armour,但在以往,这些品牌几乎都是以标新立异的球鞋外形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而在科技含量以及产品内涵上却始终无法与NIKE匹敌。所以,这些品牌往往到头来却被NIKE“踢了屁股”。而对于Under Armour这个新兴的品牌来讲,他似乎并不急于扩张自己在篮球鞋市场上的份额,而是一步步扎扎实实的走了过来,从最初推出的未市售的Prototype,Under Armour所表现出的沉稳让人感到很是意外。如上文所述,这双Black Ice延续了前代Prototype的整体风格,简洁,利落,充满速度感。不同的是由于没有了MPZ与Armour Guide系统,这双鞋给人的第一眼印象显得不再那么“厚实”,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类体重较大的人群来讲。感觉这双鞋的设计风格更适合一些体型修长,球风灵活的朋友们穿着,毕竟它还是一双纯正的后卫鞋嘛。

http://s14/middle/4a34a951h935481c1671d&690

 

http://s5/middle/4a34a951h9354815104a4&690

 

  鞋头的漆皮和魔术贴无疑是整鞋最大的亮点之一。


http://s5/middle/4a34a951h935481845394&690

 

  毫无修饰的鞋面,加上全黑的配色,很适合一些低调的球员穿着。

http://s9/middle/4a34a951h935481bf00b8&690

 

  鞋舌上Under Armour,随着詹宁斯上赛季的崛起,这个以橄榄球产品及紧身衣起家的品牌正逐渐被国内消费者所熟知。

http://s4/middle/4a34a951h935481f8d863&690

 

  内衬绣有詹宁斯的个人签名,彰显了这双鞋的主人。

  从拿到这双鞋开始,我就感觉它似曾相识,但总也想不起来是怎么回事。直到有一天我同时将它和AIR JORDAN 2010摆在了一起,顿觉两者的风格以及外形是如此的相似。从鞋头到鞋身,再到后跟甚至外底,就连脚踝处内外侧不同高度的设计都如出一辙。在这里,我们并不能说设计师就抄了AIR JORDAN 2010,但可以肯定的是,John Humphrey在设计的时候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2010,这双本年度最为优秀的篮球鞋。

http://s13/middle/4a34a951h935481ef39fc&690

 

http://s15/middle/4a34a951h935481ecbeae&690

 

http://s12/middle/4a34a951h935481f901eb&690

 

http://s12/middle/4a34a951h9354821cff3b&690

 

2,合脚、包裹

 

http://s11/middle/4a34a951h93548238fd8a&690

 

http://s2/middle/4a34a951h93548235daf1&690

 

  可以说,这双Black Ice典型是按照欧美人种的脚型设计的,内腔十分的修长,但好在,全黑的版本鞋帮处使用的是织物面料,有一定的延展性,要不,就冲我这宽脚,肯定塞不进去。即便如此,在穿着全毛巾袜的情况下,这双鞋的前端依旧要长出1CM多,在剧烈运动的时候,总让人感觉不太踏实。建议各位在选购此鞋的时候,只要前掌不宽,可以选择比平时小半码到一码。

http://s2/middle/4a34a951h93548235f691&690

 

  该鞋采用了半掌内靴的设计,这也是当前篮球鞋中效果最好的内靴设计。这样可以确保包裹性的同时,又兼顾舒适性。

http://s1/middle/4a34a951h93548259f600&690

 

http://s5/middle/4a34a951h93548266cf84&690

 

  我最为喜欢的宽扁鞋带,方便拉伸,一系就紧,丝毫不比担心运动过程中鞋带松脱的问题。而很贴心的是,在每个鞋带孔都配有一个小金属环,方便穿鞋带,也提升了鞋带孔的寿命。

http://s13/middle/4a34a951h93548282215c&690

 

http://s9/middle/4a34a951h935482825438&690

 

  鞋头的漆皮软硬适中,不会出现卡脚面的情况。

 

3,保护、支撑

 

http://s3/middle/4a34a951h935482a641a2&690

 

  让人意外的是,Under Armour没有继续使用之前独特的Armour Guide中底协调系统,薄薄的中底我们看不到任何外露的抗扭装和支撑系统,个人感觉还是为了减轻球鞋重量,毕竟,对于詹宁斯这样的一个小后卫来讲,之前的Prototype确实有点重了。从实际穿着这双鞋的过程中感觉其实光是内置TPU片,整个中底支撑也足够用了,基本不会出现稳定性不佳的状况。

http://s1/middle/4a34a951h935482b49b60&690

 

  至于后跟的TPU保护,向来是我看中的一方面,这块儿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掌的固定和支撑效果。由于体重和速度的限制,个人在打球的时候很少采用快速的突破切入,基本是以打对方重心和节奏为主,辅以一定的低位背身,所以对这块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我希望在背身的时候,以一只脚为轴单打,脚后跟可以被牢牢地固定在鞋里,而不会发生打滑得现象。而Black Ice的表现则一般,究其原因还是鞋帮处采用了夸张的内外侧不对称设计以及后跟TPU面积偏小所致。从这点来讲,它做的远不如AIR JORDAN 2010,当然话说回来,它毕竟还是一双速度型控卫鞋。不太适合体重较大的锋卫摇摆人。

http://s14/middle/4a34a951h935482b3198d&690

 

http://s2/middle/4a34a951h935482b01311&690

 

  在之前没穿着实战之前,我就曾经质疑过这双鞋的前面魔术贴的实际价值,而打完球以后我则更坚定这个魔术贴是个鸡肋的观点,在运动的时候基本感觉不到它对于整个鞋子的包裹或者保护有任何的用处,可以说它的最大用处还是装饰,使得这双鞋前后的链接不至于太突兀。

http://s2/middle/4a34a951h935482dda261&690

 

    图中可以看到,在足部向外蹬地的时候,魔术贴一点也起不到牵引和包裹的作用。

 

4,缓震、反应

http://s14/middle/4a34a951h935482e3467d&690

 

http://s16/middle/4a34a951h93548300e60f&690

 

http://s11/middle/4a34a951h935482ff6d8a&690

 

http://s1/middle/4a34a951h935482ddc9f0&690


  这双Black Ice与同期推出的Micro G Fly、Micro G Lite一样,都搭载了Under Armour最新研发的缓震科技Micro G。但与其说它是一种科技不如说它就是一种新配方的中底,原理与传统发泡材料没有任何的区别。但从实际穿着感受来讲Under Armour将它称作一项“科技”还是名副其实的,虽然我们看到Black Ice的中底只有薄薄的一层,给人的感觉脚感应该不会太好。但上脚以后,你会发现,隔着厚厚的鞋垫,你所体验到的是一种弹且韧的感觉,即不像ZOOM AIR有那种明显的塌陷感,又不同于adiPRENE+那硬生生的回馈,可以说从脚感上来讲是很令人惊喜的。在打球的过程中,除了一次左侧切入上篮落地后,膝盖感觉到了一点点疼痛,其余时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左腿膝盖的骨刺好了许多,现在基本不用带护膝了)。但不知道这种材料的耐久性如何,会不会踩踩就实了,这个还需要长时间穿着后才能得出结论。

  超薄的中底带来的必然是行云流水般的突破感受,虽然我更喜欢那种后掌与前掌呈一定高度差的球鞋,但Black Ice的反应速度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

 

5,耐久、抓地

http://s5/middle/4a34a951h9354831115f4&690

 

http://s15/middle/4a34a951h9354830b6b7e&690

 

  其实从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并不是一双可以打外场的球鞋,甚至连塑胶场它都不一定会有太好的表现,薄薄的半水晶外底材料以及细密的蛛网状人字纹组合使这双Black Ice注定是一双内场鞋。翡翠城球馆是我到成都以来,所打过的场地条件最好,清洁度最高的球馆,很多“娇嫩”的鞋子在这块场地上都有相当好的表现,Black Ice也是如此,整场球下来,未出现过一次打滑得现象,这点可以给打一个相当高的分数。就像那句老话讲的一样,好马配好鞍,好鞋也得配好场。如果有些朋友想要入这双作为外场鞋,还是奉劝各位放弃吧,国内绝大多数粗糙的外场足以使这双鞋在1各月内迅速挂掉。

 

  总结:这是一双相当优秀的后卫鞋,在耐克、阿迪达斯分治天下的年代,作为篮球鞋市场上的一股新生力量,Micro G Black Ice和Under Armour旗下的其它篮球鞋产品一同为我们带来了久违的新鲜感觉,它在球场上所表现出的成熟设计和很强的针对性让人很难想象到它仅仅是这个品牌的第二双篮球鞋产品。祝愿Under Armour在未来连同詹宁斯一起,为我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优秀篮球鞋,真正实现“踢NIKE的屁股”~

http://s14/middle/4a34a951h9354832eb01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