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跑鞋之王,而这个诞生仅35年的品牌却以惊人的速度成为了现今篮球鞋界的老大。每当我们提到NIKE这一品牌时,不单单是它在科技方面的建树,更重要的是他所塑造出的一种篮球文化理念,NIKE在推广其产品的同时将其和篮球运动有机的融合在了一起,从而运用这种理念让人们去了解篮球,这也是其对篮球鞋发展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每当我们提起NIKE,总会将其和一个词联系在一起--AIR。没错,自从1982年第一双搭载有Air-Sole气垫的篮球鞋--AIR
FORCE
I诞生,AIR几乎成为了NIKE的代名词。可以说气垫成就了NIKE。与此同时一个与球鞋紧密关联的理念诞生了,那就是“FORCE”,而今年恰逢AIR
FORCE
I诞生25周年,NIKE的高调宣传使这一“古老”的理念再一次唤起了人们的兴趣。

1988年NIKE第一次提出了“JUST DO
IT”的口号,并且沿用至今。在之后的1989年又提出了“FLIGHT”概念。从此“风雷”体系基本形成。在此体系下的十年时间里诞生了无数经典的球鞋。而在九十年代末期邓肯、加内特两大巨星的代言也使NIKE步入了一个黄金时代。随后,1999年的“五点”顶级标志概念更使NIKE确定了其业界的领先地位。于此同时,由于街头篮球的逐渐兴起,NIKE又适时的推出了“街舞风雷”活动,一部“街舞风雷”的宣传片”不仅将“风雷”文化推广到了全球,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街球文化。随后的“Battle
Ground”运动的兴起更是将街球运动发展到了极致。

而2005年NIKE则根据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重新定义了三大派系,即“FORCE、FLIGHT和UPTENMPO”,将介于FORCE和FLIGHT的UPTEMPO分离出来,从而使篮球鞋的分类更加严谨。今年NIKE则提出了“我的篮球由街头打造”这一理念,这也可以看出是一种回归。
当然,NIKE之所以取得成功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其不断发展的科技,尤其是缓震技术方面。归纳起来,NIKE的科技进化过程是这样的:
1982年,Air
Sole气垫首先运用于篮球鞋上,代表鞋款:Air Force I。Air
Sole最NIKE早开发的气垫技术,原理是以高压方式将气体灌入一个坚韧的合成橡胶层内,并对灌进橡胶层内的气体进行处理,使之无法穿越外层的橡胶层。其在缓震和启动速度方面介于Zoom与Max之间,是一种中庸的气垫。
1988年,第一次使用可见式Air Sole气垫,代表鞋款:Air
Revolution。
1992年,Huarache技术引入篮球鞋,代表鞋款:Air Flight
Huarache。“Huarache”字面直译为带绑带的凉鞋,这一技术的出现使人们改变了对于篮球鞋笨重、不透气的观念,给穿着者提供了无以伦比的感受。
1992年,第一次使用180度可见式Air Sole气垫,代表鞋款:Air Force
180。
1993年,Max Air气垫融入篮球鞋中,代表鞋款:Air Force
Max。起初为U型,之后发展为多密闭气室的Air Max2,以及气管状的 Tube
Max air.它具有多区间、多重压力,低压区气压5PSI,高压区气压
25PSI.Max
air缓震能力很强,能为双脚乃至膝关节提供妥帖保护,但由此付出的代价是会损失机动力.多用于内线球员。
1995年,Zoom Air气垫诞生,代表鞋款:Air Flight
95。超薄、扁平的外形设计,在受冲击时将压力迅速分散,将AIR灌入内置弹性立体织物的气囊,它是为速度型选手开发的缓震气垫。这项技术是让大体积缓震变为着地的缓震,其产生的结果是让双脚更贴近地面,加强稳定性。光滑的造型减轻了鞋的重量,它的表现是爆发性。
1997年,Foamposite技术诞生,代表鞋款:Air Foamposite
One。所谓Foamposite,也就是人们常常所提到的“一次成型”技术,它是由聚亚安酯注模而成,简单一点说就是先做好一个鞋面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上压合一下便即可成型。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缝线这一道繁琐复杂的工序,从而达到简单和快速的制作目的。
1998年,Total Air气垫诞生,代表鞋款:Total Air Foamposite
Max。可以看成是Max
air的加强版,气垫的容量和分布面积更大,遍部全掌,性能和Max
Air无异。
1999年,Tuned Air气垫诞生,代表鞋款:Air Garrnet
III。一种综合型缓震气垫,含有半球状的缓震系统,能够提供最大的受力保护、稳定及舒适的脚感,半球体的形变能够提供变化的气压。TN
Air中含有PBAX热塑材料,具有回复快、耐磨擦、轻质、灵活和厚度适合的特点,其半球体的压力为20PSI,气垫的压力为5PSI。TUNED
AIR 主要为调节气垫,主要功能为调节平衡。
1999年,可见式Zoom Air诞生,代表鞋款:Vis Zoom
Uptempo。
2000年,SHOX技术诞生,代表鞋款:SHOX
BB4。SHOX 总共分为三大部分:1上下承托盘 2 SHOX 弹力缓震柱3
中底/前后掌连接契只有这三部分完美的组合在一起,它才是个标准的SHOX
减震系统!其中:上下承托盘由极具弹力的特殊材质制成,与四个圆柱相配合的完美组合,能吸收和重组后跟的压力,使收集到的各方缓冲能量,得以集中存储并向上释放,圆柱的锁定圆圈,则能确保其始终和地面保持90度的垂直稳定角度。
2002年,SHOX演变为全掌,代表鞋款:SHOX VC。
2003年,Impax技术诞生,代表鞋款:IMPAX TRIFECTA
AF。IMPAX拱桥造型的大底由特殊材质的弹性材料所组成,再以整片硬质橡胶包覆延伸至前脚掌,不但提供了完美的支撑力,也达到各部位理想的平衡避震效果。
2005年,I.P.S技术诞生,代表鞋款:Air Jordan XX。NIKE专门为Air
Jordan
XX开发的全新减震科技,用20块密度、厚度、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的Phylon材料制成相对独立而又有机配合的柱状减震装置。
2005年360度 Air Max诞生,代表鞋款:Air Max 360 BB。可以说Air Max
360将NIKE的气垫技术推向了极致,使人们真正体会到了浮在空气上的感觉。
从以上我们可以发现NIKE在开发气垫的同时也拓展了其他领域。尤其是Huarache和Foamposite在篮球鞋领域内的应用,使人们的目光从单纯的缓震技术投向了鞋面。而NIKE的成功也使人们对篮球鞋要求也来越高。同时NIKE也善于将多种科技同时使用在一款篮球鞋上,而这种结合往往造就出了一双双经典的鞋款,比如Foamposite与Total
Air结合的产物--Total Air Foamposite Max。Huarache与Zoom
Air结合的产物Zoom Huarache 2K5。以及Zoom Air与SHOX结合而成的SHOX VC
IV等等。与此同时NIKE在科技进化的同时没有完全抛弃老的科技,而往往将其运用在底端产品和复刻鞋款上,而这种铭记历史的精神也是NIKE所要向我们传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