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164)河北省2022届高三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
(2022-03-28 09:35:08)
标签:
2022年高考名校模拟河北省纵向评价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
分类: 高考模拟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长寿元年一月,丁卯,太后引见存抚使所举人,无问贤愚,悉加擢用。时人为之语曰:“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举人沈全交续之曰:“糊心存抚使,眯目圣神皇。”为御史纪先知所擒,劾其诽谤朝政,请杖之朝堂,然后付法,太后笑曰:“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宜释其罪。”先知大惭。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辛亥,万年主簿徐坚上疏,以为:“窃见比有敕推按反者,令使者得实,即行斩决。人命至重,死不再生,万一怀枉,吞声赤族,岂不痛哉?臣望绝此处分,依法覆奏。法官之任,宜加简择,为百姓所称者,愿亲而任之;不允人望者,愿疏而退之。”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太后知其枉,复召为浑仪监丞。右补阙新郑朱敬则以太后本任威刑以禁异议,今既革命,众心已定,宜省刑尚宽,乃上疏,以为:“李斯相秦,用刻薄变诈以屠诸侯,不知易之以宽和,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汉高祖定天下,陆贾说之以礼义,传世十二,此知变之善也。伏愿览秦汉之得失,考时事之合宜,窒罗织之源,扫朋党之迹,使天下苍生坦然大悦,岂不乐哉!”太后善之。侍御史周矩上疏曰:“臣窃听舆议,皆称天下太平,何苦须反!岂被告者尽是英雄,欲求帝王邪?但不胜楚毒自诬耳。今满朝侧息不安,皆以为陛下朝与之密,夕与之仇,不可保也。周用仁而昌,秦用刑而亡。愿陛下缓刑用仁,天下幸甚!”太后采其言,制狱稍衰。
(节选自《资治通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B.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C.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D.太后任用酷吏/诛唐宗室数百人时/告密者不可胜数/太后命善思按问/引虚伏罪者八百馀人/罗织之党为之不振/相与构陷/善思坐流欢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拾遗,唐代谏官,武则天时始置左、右拾遗,掌供奉讽谏,以补救人主言行的缺失。
B.革命,本义指变革天命。古代认为天子受天命称帝,以之称朝代更替、君主改年号。
C.朋党,指同类的人以恶相济结成的集团,后指因政见不同而形成的相互倾轧的宗派。
D.陛下,本意是台阶下,它是对帝王、诸侯的尊称。“陛”指台阶,亦专指宫殿的台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后为了笼络天下人心,把存抚使举荐的人一律任命为官,虽然不久就把其中一些不称职的官员罢免了,但仍遭到了一些人的讥讽嘲笑。
B.太后掌握着天下刑罚与奖赏的大权,既善于观察,有识人之能,又善于决断,有治事之才,所以天下的杰出之士竞相在她手下任职做事。
C.对于当时审决造反案的错误做法,万年县主簿徐坚上疏表示反对,他认为错误的做法应停止,法官的任命应该看是否受到了百姓的认可。
D.朱敬则的奏疏,把秦汉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突出了是否知变的不同结果,然后提出了应采纳的具体策略,以使天下老百姓都坦然而乐。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但使卿辈不滥,何恤人言!宜释其罪。
(2)窃见比有敕推按反者,令使者得实,即行斩决。
14.依据文意,简要分析“制狱稍衰”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夏日即事
刘得仁
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
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
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
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宵”点出是半夜,“恐曙光侵”暗示即将天明,照应了首句的“到晓”。
B.“横北斗”是典型的夏夜景象,“横”字形象地写出了北斗之态,如在目前。
C.本是夏夜,诗人却感到如秋天般凉爽宜人,颈联字里行间透出愉悦之意。
D.“幽庭”句是对三联内容的综述,其中“幽”字突出了环境的深邃与宁静。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明确的转折关系,突出了他崇尚美德、修身洁行却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命运。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殷切嘱咐刘禅,要开言路、广听闻,发扬先帝美德和志士气节,而不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这样会堵塞忠言进谏之路。
(3)杜鹃鸟,又称子规、杜宇,传说为战国时蜀王杜宇魂魄所化,是古诗中的常见意象,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诗句或写惜春之意,或寄思乡之情,或寓亡国之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在梭罗的《瓦尔登湖》里,我找到三把散乱地放着的椅子,很简陋。这让我想起了梭罗的几句话:我的屋子里有三把椅子,独坐用一把,交友用两把,社交用三把。“人只有一个半朋友”,一个(
生活如椅子,需要(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肝脑涂地 促膝而谈 目中无人 化繁为简
B.肝脑涂地 相对无言 旁若无人 化繁为简
C.肝胆相照 促膝而谈 旁若无人 删繁就简
D.肝胆相照 相对无言 目中无人 删繁就简
19.下列对文中所用手法的判定,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引用 对偶 排比 想象
B.引用 拟人 排比 比喻
C.想象 引用 比喻 排比
D.引用 对偶 拟人 比喻
20.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整段文字结构相似,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吃一口在太空中孕育出来的食物早就是一件离普通人很近的事了。我们在餐桌上最常吃到的黄瓜、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______________。人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何最近吃到的甜瓜更甜更脆了,吃到的黄瓜更大更嫩了?(
对于“航天育种”这一新事物,人们还存在很多知识上的困惑。比如,______________?科学工作者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转基因是外源基因的导入,而航天育种是植物自己的基因在变化。种子即使没有上太空,______________。航天工程育种是一种物理诱变育种手段,没有外来基因的导入,因而它不是转基因。科学工作者研究显示,即使是太空飞行回来的当代种子,也没有增加任何放射性。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些是“航天育种”,背后的技术虽不为人所熟知却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
B.这些是“航天育种”,背后是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却不为人所熟知的技术
C.这背后的技术就是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却不为人所熟知的“航天育种”
D.这背后的技术就是不为人所熟知的“航天育种”,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中国青年报》“青年之声”报道了大学毕业生宫祥瑾回农村老家发展的故事。作为重庆邮电大学学生会干部,宫祥瑾在大学二年级时就带着一帮研究生搞起了互联网公司,赚了钱也赚了经验。28岁时,他关掉城里的公司,回乡从事种植业。他本人既取得成绩,也遇到困难。宫祥瑾对记者说,农村的振兴特别需要年轻人。
“毕业后你愿意回农村发展吗?”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微信公众号“青云志”发起的这一话题,收到大量留言。其中,有一条署名为“甄兴”的大学生留言:“我家在沂蒙山区,暑假时跟母亲聊天,想考个村官,还能回去陪着地。没想到母亲非但不领情,反而板着脸训了我一通,认为辛苦供我上大学,就是要到城里去。”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请给有志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大学生“甄兴”写一封信,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署名一律为“项存”。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2022届高三学生全过程纵向评价
语文参考答案
1.D【解析】依词谱乐时期是“自唐五代起至北宋初期以及元代”,不包括汉代,所以“出现于依词谱乐时期的汉人《乐府》”错。
2.B【解析】A项,“可见《九歌》早于《诗经》中的诗”的推论不准确,根据舞多与舞少,是不能推断出现的早与晚的。C项,词牌只限定了韵律,并未限定内容。D项,文中说这种诗、乐、舞一体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回归,而不是同源的明证。
3.D【解析】D项是说发展到后来三种艺术的分化,而不是在证明三种艺术同源。
4.文章先点明了诗与歌是互相结合的,继而论述从先秦《诗经》到宋词元曲,诗与歌的联系一直延续。然后分原始社会、依词谱乐、依声填词三个时期分别论述诗与歌联系的形式。(每点2分)
5.同:两则材料都认为诗与乐(歌)是同源的,而且最初是与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后来才逐渐分开成为不同的艺术形式。(2分)
异:材料一论述了在中国,舞蹈分立之后,诗、乐的结合有“徒歌”和“乐歌”的分别,并且它们共同的命脉是节奏。(2分)材料二论述了在我国古代诗词中,从先秦《诗经》、乐府诗到宋词元曲,诗与乐(歌)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2分)
6.C【解析】A项“感到绝望”错,“我”相信明天的太阳还会照常升起。B项,“‘我’本能地想回头提醒他们小点声”细节解读错误,“我”是本能地想扭头看,并没有提醒他们的意思。D项“冷眼”错,老板一出来就是用赞赏的目光看他们的。
7.A【解析】“作者希望读者联想到《雨打芭蕉》的名曲”过度解读。
8.这些语录和诗词是知青们的共同回忆,展现了这一人物群体的精神世界。这些语录和诗词充满火热的激情和奋斗的力量,这是鼓舞这群老知青勇敢生活的精神源泉,也是作者凸显主题的媒介。(每点2分)
9.通过设置线索人物“我”,借“我”对知青群体进行观察,集中凝练地展现他们身上的共性特征。作者以“我”下岗的境遇心理来和青春逝去的知青群体形成共鸣,以“我”的无助反衬这个群体的永葆激情和真情的可贵。小说细腻描写“我”的心理变化,由开始的置身事外甚至觉得怪异,到后来的渐渐被感染,到最后的赞赏感动深受鼓舞,自然真诚地表达了作者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和敬仰。(每点2分)
10.C【解析】第二处应在“时”前断开,“时”是名词作状语,应在“告密者”前面。第四处应断在“问”后,“按问”是一个词,中间不宜断开。第七处应断在“善思”后面,不然“构陷”没有宾语。
11.D【解析】“陛下”不能用来指称“诸侯”。
12.A【解析】“虽然不久就把其中一些不称职的官员罢免了,但仍遭到了一些人的讥讽嘲笑”,时间不对。遭到了一些人讥讽嘲笑,是在刚任用那些人的时候,不包括罢免不称职官员的时候。
13.(1)只要(如果)你们这些人不是滥竽充数,何必忧虑人家的话!应该免了他的罪。(重要词语“但使”“恤”“释”各1分,句意1分。)
(2)我私下里见到近来有敕令要求推究审问造反的人,如果使者问出了实情,立即就执行斩决之刑。(重要词语“窃”“比”“按”各1分,句意1分。)
14.太后已经把反对势力消灭了很多,不太需要严酷政治了。朱敬则、周矩等人希望缓刑用仁的进谏,有理有据,太后予以采纳。改朝换代已经成功,众心已经安定。(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D【解析】“是对三联内容的综述”错,不包括首联。
16.塑造了一个喜爱写诗的诗人形象。首联直叙其整夜都在修改诗句,四邻都因此感到厌烦。中间两联通过写景突出天地之幽静,暗示其喜欢这样的写诗氛围。尾联则通过议论,表达诗人唯恐天亮而破坏了写诗的好环境。(形象2分,分析首联和尾联各1分,分析中间两联2分。)
17.(1)余虽好修姱以靰羁兮
18.C【解析】肝脑涂地:原指在战乱中惨死,后指牺牲生命。肝胆相照:比喻以真心相见。语境强调真心相待的朋友,所以选“肝胆相照”。促膝而谈:指两人面对面靠近坐着谈心里话。相对无言: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和朋友坐在椅子上促膝谈心,这是一种乐趣。而“相对无言”,却是面对面无法交流和沟通,所以选“促膝而谈”。旁若无人: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高傲。目中无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目中无人”一般不作状语,所以选“旁若无人”。删繁就简:去掉删除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化繁为简:意思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语境更强调删除多余的成分,所以选“删繁就简”。
19.B【解析】“想象”指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文段中“这让我想起了梭罗的几句话”“有多余的椅子,你就会想到与之协调的华丽房子”两句不是“想象”,应为“联想”。“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文段中也没有“对偶”的修辞手法。综上所述选B。
20.示例:坐上虚伪和邪恶,纯真和善良就无从安身;坐上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就无法容纳。
【解析】“虚伪和邪恶——纯真和善良”“自私和冷酷——爱心和热情”两组词语构成宽泛意义上的正反对比关系,4分;句式结构上大致相似。1分。
21.C【解析】D项“已经深入到大众生活中了”插入“航天育种”与“也被称为”之间,前后不连贯。B项“背后是……技术”不能作“也被称为”的主语。A项较为恰当,但“背后的技术”后面有一长串谓语,则与“也被称为”的衔接不如C项衔接紧密。综上所述选C。
22.很多是太空来物。航天育种是不是转基因。其基因在地球上也会变化。(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3.【材料分析】材料内容有关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材料楷体字部分第一段为《中国青年报》“青年之声”报道的大学毕业生宫祥瑾回农村老家发展的故事,第二段是一条署名为“甄兴”的大学生的留言,留言的内容是,他虽有志于乡村振兴事业,但遭到了母亲的反对。材料阐述了乡村振兴中人才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乡村招才引智较为困难。宋体字部分设置了写作情境,提出了具体要求:请给有志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大学生“甄兴”写一封信,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署名一律为“项存”。所以书信的主题应为号召和鼓励“甄兴”返乡,指出作为具有现代民生意识和政治理想并掌握了一定技能的青年大学生,只要肯在农村中脚踏实地地锤炼自己,就能实现个人的价值,为乡村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立意:青春种在家乡,会开出不一样的花。乡村振兴呼唤更多“金凤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领头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