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二
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走在路上,那就是散文;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那就是小说。那么我想,他怎么会被推到水里的呢?掉到水里面后,他的反应如何呢?别人又对他做了些什么呢?然后这个故事就可以展开,你如果把这些写的细致传神,那你就成功啦。
接下去我要讲一讲人物。小说就是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觉得小说还有一点就是它偏爱小人物和边缘人物。还有一点呢,我要说这个文学当中的人物,你一定要把他刻画得非常生动。至于他到底是好人坏人,你不要去纠结这个。我觉得作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极鲜活,这就可以了。至于读者怎么去看,那是读者的事情,作家给读者留下的空间越大,说明他的小说越是成功。如果说他写的这个人,符合以上特点并且能够引发一场争议的话,说明他这个小说人物塑造是最到位的。
(摘编自尹燕忠《作家赵淑萍老师谈小小说的创作》)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交代了故事的缘起,照应题目,借父亲之口解说了秋天梨花盛开的原因,为后文小女儿的出生作铺垫。
B.
父亲形象感人至深。日寇入侵,他参加抗日救卫队,救死扶伤;建国后,他和同仁一起建立中医院,鞠躬尽瘁。
C.
这篇小说将平常人、寻常事当作描述的主体,从看似不经意之处,探求人生真谛,挖掘寻常之中隐匿的价值。
D.
仅仅是微小的用药剂量的差异,却给两个病人带来截然不同的治疗效果,作者由此慨叹中医的博大与玄妙。
7.
下列作品中的人物,不能集中体现赵淑萍关于塑造人物“最到位”理论的一项是(
)
A.
赛船过后,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便派兵士把三十只绿头长颈大雄鸭,放入河中,尽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
B.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钉住祥林嫂的眼。“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
C.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扇子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
D.
林冲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8.
请结合文本,分别简析两处画线句中“梨花”的寓意。
9.
在文本二的第一段中,赵淑萍老师借冯先生的话引出小说创作的两个要素,请指出要素内容并结合文本一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卢文伟,字休族,范阳人也。为北州冠族,父敞,出后伯假。文伟少孤,有志尚,颇涉经史,笃于交游,少为乡闾所敬。州辟主簿,年三十八,始举秀才。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装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孝昌中,诏兼尚书郎中,时行台常景启留为行台郎中。及北方将乱,文伟积稻谷于范阳城,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寻为杜洛周所虏。洛周败,复入葛荣,荣败,归家。时韩楼据蓟城,文伟率乡闾屯守范阳,与楼相抗。乃以文伟行范阳郡事。防守二年,与士卒同劳苦,分散家财,拯救贫乏,莫不人人感说。尔朱荣遣将侯深讨楼,平之,文伟乃以功封大夏县男,邑二百户,除范阳太守。深乃留镇范阳。及荣诛,文伟知深难信,乃诱之出猎,闭门拒之。深失据,遂赴中山。庄帝崩,文伟与幽州刺史刘灵助同谋起义。灵助克瀛州,留文伟行事,自率兵赴定州,为尔朱荣将侯深所败,文伟弃州,走还本郡,仍与高乾邕兄弟共相影响。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中兴初,除安东将军、安州刺史。微信超
然客时安州未宾,仍居帅任,行幽州事,加镇军,正刺史。时安州史卢曹亦从灵助举兵,助败,因据幽州降尔朱兆,兆仍以为刺史,据城不下,文伟不得入州,即于郡所为州治。太昌初,迁安州刺史,累加散骑常侍。天平末,高祖以文伟行东雍州事,转行青州事。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兴和三年卒于州,年六十。赠使持节、侍中、都督定瀛殷三州军事、司徒、尚书左仆射、定州刺史,谥曰孝威。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B.
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C.
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D.
除本州平北府/长流参军说刺史裴俊/按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民赖其利/修立之功/多以委文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冠族,指冠盖之族。“冠”旧指贵族、官僚的冠服,这里是达官贵族的代称,冠族指显贵的豪门世族。
B.
辟,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然后由皇帝下诏聘召。
C.
行事,“行”指兼任官职,汉制以职位低人暂代较高的职务称“行”,此处是暂时代为管理之意。
D.
累加,“累”的意思是“屡次,多次”,“加”是加官,指在本官之外加上特定官号,增加新的职务。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卢文伟立志宏远,轻财而善交游,他年少时即有志向,喜好结交朋友,生性轻视财物,善于抚恤安慰人,颇得人心。
B.
卢文伟身处乱世,有敏锐洞察力,他与刘灵助同谋起义,被侯深所败回到家乡,受高乾邕兄弟影响主动归附高祖。
C.
卢文伟为官尽职,造福一方百姓,他推动本州水利建设,民获其利;抵御韩楼时与士卒同劳苦,拯救贫困,百姓感激。
D.
卢文伟历尽坎,终成人生赢家。他少时即成孤儿,乱世中做过俘虏,率兵起义兵败,后受高祖重用,死后赠溢美显。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经荒俭,多所赈赡,弥为乡里所归。
(2)属高祖至信都,文伟遣子怀道奉启陈诚,高祖嘉纳之
14.
中兴初,卢文伟被任命为安州刺史,行幽州事,但他却不能入州执政,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尉佗楼
许浑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万古风。
【注】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秦时受当时南海尉任嚣所托,尉行南海尉事;汉立,朝廷先后两次派陆贾出使南越,最终说服尉佗称臣,归附汉朝。薰弦:代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起笔不凡,写尉佗在刘项逐鹿中原之时,审时度势,在岭南自立为王。
B.
颔联概述尉佗的政治经历,意在强调任嚣、陆贾诚心助力尉佗,功不可没。
C.
颈联由“昔时”写到“今世”,突出后人对尉佗感念,饱含历史沧桑感。
D.
诗人登楼怀古,着眼历史大局,叙议结合,对尉佗历史功绩给予充分肯定
16.
诗人对尉佗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请结合全诗分析他的功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国诗人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在《离骚》节选中能分别体现这一传统的诗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3)《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有“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了苍茫暮色,又衬托出了辛弃疾沉郁苦闷的心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喜闻乐见
式微
否极泰来
简明扼要
B. 耳目一新
衰败
否极泰来
简明扼要
C. 耳目一新
式微
峰回路转
言简意赅
D. 喜闻乐见
衰败
峰回路转
言简意赅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珠联璧合的文化画卷被展现在大众面前
B. 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画卷在大众面前展现出来
C. 因而为大众描绘出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珠联璧合的文化画卷
D. 从而为大众展示出一幅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相辉映的文化画卷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加以修改。
21.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熬夜的队伍,熬夜的危害有哪些呢?首先,________。最理想的入睡时间是晚上11点。从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深睡眠的比例最高。而如果经常熬夜,错过了最佳睡觉时段,浅睡眠、做梦睡眠的比例就会更高,睡眠质量会受到影响。其次,经常熬夜会对体重产生影响。因为熬夜会影响人体生长激素的分泌。生长激素在晚上11点达到分泌高峰,这时如果人在睡眠状态,________;如果还在清醒状态,生长激素就会分泌不足。生长激素可以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使人体肌肉逐渐增多,所以通过早睡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________。
22. 下图是“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徽标,请说明徽标中除英文字母之外的构图要素的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