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107)湖南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2020-12-09 08:31:10)
标签:
2021年高考百强校模拟长沙名校联合体高三联考语文试题 |
分类: 高考模拟 |
长沙市名校联考联合体2021届高三第二次(12月)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
1. A(B项,曲解文意。“想象未来的边界,立足现实”表述不正确。从材料一第二段看,应是“立足现实,想象未来的边界,进而……”即“立足现实”是前提,而不是说“想象未来的边界”是前提;并且“要让观众能从作品中看见未来、众生和自己”为“想象未来边界”的目的,而非“新阶段中国科幻作品创作的必由之路”。C项,无中生有。文中只提到了陈楸帆认为当下的科幻是最大的现实主义,但并没有认为是“最具开放性”的。D项,选项中“是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的”表述有误,这是肯定判断,而原文“似乎缺少历史传承和延续”,是一.种推测,属于不完全肯定的判断。)
2.C(原文是“只有……才是保护人类自身”,故选项中“只要……就……”表述不正确。)
3.D(《姜子牙》属于神话故事,虽然属于现实和幻想的交融,但不属于“发生在与人类世开端不远的现在和近未来”的科幻故事。)
4.示例:现人类世的中国科幻电影是指借助技术打造其外在形式,(1分)而用中国人的东方智慧讲述中国人自己的生命故事,(1分)反映现实中的中国人民遇到的或即将遇到的人与自然的问题,(1分)从而以人类共有的情感连接全世界命运共同体(1分)的电影。
(评分细则:每个要点1分,共4分。少一个要点扣1分,若不符合下定义的单句格式的扣1分。最后一个要点如果答“在世界文明领域中准确定义和定位新时代的中华文化”也可以得分。)
[解析]本题为下定义,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下定义时首先要根据“现人类世的中国科幻电影”的种属概念确定句子的主干,然后再从材料中找出相关的特征,作为定语成分糅和于句子主干中。材料一第三段中有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要求,“技术铸其形……的定义和定位”;材料二第一段中有对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的解释,“指发生在与人类世开端不远的……有关人与自然话题的科幻”。把这二者结合起来即为要定义的概念的特征。
5.①首先简要叙述现人类世的科幻文学概念、内容范畴及研究领域归属;②进而以陈楸帆、灰狐、阿缺、吴显奎等的作品,论证人类世的科幻故事总是牵涉到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话题层面;③最后指明中国科幻文学与人类世文学批评的关系,并对中国科幻作家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只要是能抓住内容的主要层面和关键词去概括,意思正确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层意的能力。材料二由五个自然段构成,除去开头和结尾,中间三个段落都是以具体的作家和作品先后论证了人类世的科幻故事内容与电子垃圾、塑料垃圾对海洋的污染、地球环境被破坏、气候危机等相关联。所以全篇明显分为三个层次,这样再概括出开头和结尾的主要内容,并按结构的先后顺序,整合梳理行文脉络即可。
6.C(从原文“你想啊,秋虫的诗会多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看,这里应该是“我”认为秋虫的诗会很像李清照的诗词专场,并非诗歌的作者在诗中认为的。)
7.A(此处不是插叙,因为插叙是指在记叙某件事的过程中暂时放下正在记叙的内容而插人必要的情节或材料,这里作者先写自己朋友的事,后写自己去母亲家住发生的事,故此处“插叙”手法表述不正确。)
8.①借助听觉及嗅觉,强调自己对于秋天时光里蟋蟀、蜻蜓等的无比喜爱之情,奠定全篇的情感基调。②写自己难以忘却法布尔的昆虫王国,是为了引出对秋虫及秋虫清音的具体叙写。
(评分细则: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答案虽有具体分析但分析不全面的,酌情扣1分;只笼统地答一些鉴赏术语,而不作具体分析的,该要点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评价作品的审美取向的能力。作者在中年时期曾热衷过法布尔的《昆虫记》,但能记住的只有“听到秋光里蟋蟀的凄清鸣叫,闻到蜻蜓飞过头顶的草色醇香”,而这和本文的写作对象“秋虫清音”正是相关联的;再者,作者虽然很长时间没读法布尔,但却记得“昆虫王国”,这也就为下文具体去写秋虫及其清音做了铺垫,这也就是结构上的作用。
9.①听到的“秋虫清音”是动态的“流淌”。作者对秋虫清音感受细腻,当它“交相共鸣”“倾倒而来”时,自己有“月光般水银泻地”的动态感受。②对“秋虫清音”喜爱之情的“流淌”。由幼时对静寂之声的敏感写到随年龄的增长对秋虫声音的愈来愈亲切。③“秋虫清音”蕴含的文化韵味的“流淌”。由秋虫清音联想到李白、杜甫、李清照等古代文人及其作品的文化意蕴,又联想到当代诗人海子和北岛等的思想。④“秋虫清音”于人生历程的“流淌”。由秋虫的各种迷人的声音,逐渐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自己的心路历程,让自己有幸福感。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答出其中的三个要点即可。每个要点中,对“流淌”层面的概括得1分,具体解析得1分。意思对,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为探究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题干要求对“流淌”具体体现的多个层面进行简析,所以首先要明确“流淌”的语境义,‘流淌”在这里是“流动”的意思,即秋虫清音的流动,而伴随着这种流动,作者的思绪也跟着流动,那么作者思绪的流动也就是我们要回答的多个层面。从全文来看,在浅层层面上,作者一方面写了听到的秋虫的声音呈现出动态的过程,如“交相共鸣”“倾倒而来”,而自己也有“月光般水银泻地”之流淌的动态之感;另一方面写了从幼年到现在对秋虫清音情感的变化。在纵深层面上,作者写了由秋虫清音引发的对于由古到今的一些文人及其作品的文化韵味的感受;更深层面上,作者由秋虫清音又体味到读懂读透自己的心,收获幸福感。将以上分析综合起来,整合分析即可。
10.D(首先根据上下文大致推断画波浪线部分的意思,即燕达小时候和长大后的一些情况及任职状况;然后根据表示时间段的词“为儿时”“既长”,可排除C项;而“辄”是副词,常用在动词前,故不能断在“戏”后,这样可排除掉A项;再比较剩余两项,根据授予官职的‘授”可排除掉B项。参考标点: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
11. B(“顿首”这一礼节还用于平辈间的行礼。)
12. B(从原文“下令敢言安营者斩”看,这只是他下的命令,并没有写已经斩首某个人。)
13.(1)(燕达)进人朝廷辞行,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声地位已经很高了,不必亲自作战,只要激发勉励将士就行了。”
(2)燕达默默计议说:“兵法讲求调动敌人却不被敌人调动,我们把虚假的情况给他们看,他们一定会来。
[评分细则:(1)辞:辞行,辞别。矢石:箭和石头,在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可译为“作战”。第:只,仅。激勉:激发勉励。每个要点1分,如果有三个要点翻译错误,则句意不通,扣1分,即此句得0分。(2)计:计议,谋划,合计。致:制,制约。示:给……看。“示之以虚”,介词结构后置,正常的语序为“以虚示之”。每个要点1分,如果有三个要点翻译错误,则句意不通,扣1分,即此句得0分。]
14.①燕达孤军深人,遇到敌人,作战时没有援军。②虽然战败,但战争中活下来的士兵不在少数。③燕达平日里作战英勇,多次打胜仗。
(评分细则::每个要点1分,共3分。答案只要意思接近即可。只摘抄原文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审题干,明确要求考生回答的是燕达打败仗官职不降反升的原因;其次从文中找到燕达作战失败及后续影响的相关信息,“且战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这样可以筛选出两条信息,“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再看前文中交代他多次深入敌境作战并获胜的语句,又可筛选出一条信息;最后将这些信息整合并表述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的句子。
15. B(“和……相同”表述不当。“惟”“更何求”体现出的是杜甫饱经流徙之苦,而暂得于浣花溪傍一息疲病之身的悲苦无奈之情;此诗中“补”“清”除了友人治疗自己的病之外,还有借药物补养身体以休闲养生之意,故此句中的刘长卿比杜甫要洒脱些。)
16.颈联描写出江南水乡春天风和日丽的景色,春水弥漫,杨柳依依,花色绚丽,夕阳迟迟不下,好像对花坞无限留恋。(2 分)诗人以柳塘、春水、花坞、夕阳等意象营造出一个天气和煦、融和安逸的意境氛围,(2分)表达出对友人新居周围美丽恬静、赏心悦目环境的赞美和羡慕之情。(2 分)
(评分细则:准确描述颈联画面,得2分;结合题干中欧阳修对此联意境的评价,准确答出此联画面营造的意境氛围,得2分,意境概括不准确的酌情扣1一2分;准确概括颈联表达出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得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和评价思想情感的能力。赏析某一联的妙处要从描述画面、分析意境和评价情感等三个层面切入。颈联写景,描述了友人遭遇贬谪后现居住地周围的环境,主要选取了柳塘、春水、花坞、夕阳等意象,这样一个动态的画面才构成了欧阳修认为的“天容时态,融和骀荡”意境氛围,从而对友人居住环境的美好流露出赞美和羡慕之情。
17.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评分细则:每空1分,共6分。有错别字、多字、漏字等该空均不得分。易错点;第一句, 容易漏掉“是故”二字;第二句,“幽”易误写为“忧”;第三句,“腊”易误写为“蜡”,‘“豚”易误写为“啄”“涿”等。)
18. C(C项和文中的句子都是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A项,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B项,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D项,用在辩论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
19.①句中把滚动的露珠比作捉迷藏的顽童,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②滴滴露珠和一群顽童数量上相似,露珠滚动和捉迷藏动态上相似;③滴滴露珠在草尖树叶间滚动时若隐若现,和孩子们捉迷藏时的或寻找或隐藏相似。
(评分细则: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句意不通顺,或在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上解释不太准确的酌情扣分。)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正确使用和分析。比喻修辞中,本体和喻体必定要具有相似性,本句以滚动的露珠喻捉迷藏的顽童;以“滴滴”比“一群”,体现数量上的相似;以“露珠滚动”比“捉迷藏”,体现出动态的相似;以滴滴露珠在草尖树叶间滚动时的若隐若现,比孩子们捉迷藏时的或寻找或隐藏。
20.①修辞效果不同:原句使用了比喻,将白云比作纱绸,突出了白云的轻快、透明、亮丽,和原文描写的景致色调一致。②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而原句则使用“初霁”等文言词语,“濯洗”“唯美曼妙”等书面词语,与文段诗意优美的风格相应。
(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4分。从锤炼词语的角度切人,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修辞和正确选用语体风格的能力。首先要比较原句和改句的不同之处,即“初霁”改为了“刚停”,“像被濯洗过一般醒目”改为了“格外的亮眼”,“如纱似绸”改句中没有了,“唯美曼妙地轻绕”改为了“停留”;再看这些修改是从哪些角度修改的,这里依次是语体、修辞、锤炼词语等角度;最后再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1.(1)①“原因是眼轴增长”或“近视是眼轴增长造成的”
(2)④将“如果”调至“孩子”后
(3)⑦在“疾病”后加上“的风险”或“的机率”
(4)⑨将“治疗 、检查”改为“检查、治疗”
(评分细则:准确指出有错误的一个句子的序号并改正,可得1分,共4分;只指出序号但不能正确修改的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原因是……造成的”,句式杂糅。④⑤两句的主语都是“孩子”,故关联词语应在主语的后面,即关联词语“如果”在主语“孩子”的后面。⑦“疾病……高很多”不能搭配,故可看作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⑨“治疗、检查”不合逻辑,应是先检查再治疗。
22.①11月10日,②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全国CPI数据:③CPI同比上涨环比下降,④市场供求总体运行稳定,⑤居民消费价格在掌控范围之内。
(评分细则:每个要点1分,共5分。每缺少一个要点扣1分,句意不流畅的扣1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必须保留关键信息,所以首先要对给定的新闻报道进行分层: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提供了时间、人物(部门单位)及事件;第二句介绍10月份的市场供求情况及CPI的同比、环比涨跌情况;第三句是郭丽岩对第四季度CPI运行情况的判断;第四句是对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把控情况的判断。然后根据每句话提取出的主要信息点,进行整合;最后将整合的信息本着简明连贯的原则写出来即可。
23. [思路分析]
本题为材料型任务驱动作文。审题时首先看材料,材料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不同时期人们对于身份的界定方式,先是以“阶级”去评价,后是以某“领”去区分,再是近段时间以“打工人”自标身份,这里有一个思想认识的转变在里面,也包含了对“打工人”这一身份的自我认同,即对这一身份标签有了较明确的褒的态度;后一部分主要是写对“打工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赞同,一种反对,但各自的理由又都似乎很充分。但结合对前一部分内容的分析看,我们更应该倾向于赞同“打工人”这种称呼。
但如果从“反对”的角度写也可以。结合材料中反对者的理由,将年轻群体所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和重重挑战的生活环境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去解释这种“冷幽默”的称呼有什么弊端。同时为了使文章表现正能量,可在文章结尾跳出评论“打工人”这一称呼的高度,去谈集体、社会、国家正在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努力打造新时代让人自豪的“打工人”。
然后,我们要看作文的任务情境。任务明确要求写作者的身份为高中学生,这个切合中学生的实际;《青眼看社会》中的“青眼”有两种理解方式,一是理解为青年的眼睛,这和前面“以高中学生的视角”是相吻合的,二是理解为和“白眼”相对的,即对人喜爱或重视的一种表情,即文章要力求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传播正能量;向“热点时评”投稿,意味着要写时评,文体上要写议论文或杂文;从写作内容上看,要表达出自己对“打工人”这一称呼的思考和感悟。
[参考立意]
(1)从赞同的角度:早安,打工人;读懂打工人的平凡与伟大;做不-样的打工人
(2)从反对的角度:“打工人”的冷幽默
[评分细则]
作文总分为60分,由四部分组成:内容(20分)+表达(20分)+发展(20分)-扣分项=总分
(一)基础等级(40分)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1.内容项(20分)——题意、内容
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2.表达项(20分)——语言、文体和结构、卷面
其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注意:(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 ,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 等或二等给分。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注意: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⑪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⑫见解新颖,⑬材料新鲜,⑭构思精巧,⑮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⑯有个性特征。
(三)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1分;总字数在600字以上但不足800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两项最多扣5分。
关于作文的残篇评定:
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完全空白的,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