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水在水之外活着
葛水平
一条宽阔的谷地间,曾经有一条河流过,如今一群羊恰似河的洪峰滚出山间,向更远处四散而去。这生殖的土地,鲜花盛开,青草繁茂,正适合羊们的口粮。一切都是晴朗的光照,数丈宽的河道,下游一位年长的老汉说:“往山里走是它的源头,公家人叫它沁河源。走到我的脸前头我们喊它秋水河,因为当年秋天雨水多它的声音大便有了这个外名。”
沁河,南北贯穿晋东南。我们立足的这个县就叫沁源。沁源,因三晋名水沁河六出其源于山中而得名。山间沁河的六个源头清泉喷涌,碧水成溪,汇成了绿水沁河。
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
车开入河道,河卵石高低起伏着,有青草填补了它们的缝隙,黄绿交织,有繁荣,有寂灭,也有疼痛。
河谷两岸没有人烟。云朵让天空无限扩大,空了的村庄让我六神归位。这样的时候,因了空气的绝对新鲜和纯净,声音的穿透力也特别强,不知名的小鸟啁啾声声,在空旷中游走,那啁啾声便遥远了一切,透明了一切。我们奔跑而去,让景色生动起来。一条道被水漫过,人走在水道上,两行杨树形成密匝匝绿色拱道,在一个马蹄形的缺口前水流分开到两边山脚下。“源”至此而出。
泉水清澈,冰凉清甜,东边泉眼水流湍急,西边泉眼水流平缓,两股泉水流出数十米后汇成一股,顺河谷而渗入地下。山崖壁上有大小不一的洞,能感觉到在远古那些洞都有水出,水流分散,涡流丛生该是怎样的景致!浅浅的一汪至山间流出,我把手伸进去,它的深度淹不住我的胳膊肘。水流出泉眼,慢铺开来形成小河,水面刚能把我平放的巴掌淹住。走过河对岸,鞋面不小心会被水打湿,也许是故意的,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水面上因了阳光的不同折射,看上去呈颗粒状,有别一番模样。对岸有碑亭,新修却已经残破,是山西省人民政府在此设立下的“沁河源头纪念碑”。
它不是原来就这个样子,如今,羊群代替了它成为河道里流淌的植物。开着五朵花瓣的黄花,自在地生动着,羊群走来,放羊人撒了细盐,我听见羊舌头抹布一样擦着,像一支曲子在低声部回旋。放羊人挥着皮鞭,鞭梢带着响,羊群聚集在一起,那一只头羊昂着头,相比于那些勾着头吃草的羊,那只头羊扩大了我的视野。源头在我身后一百米远的地方,就已经看不到水了。我坐下来,粪蛋蛋落在草丛间,索性躺下,我的情绪复杂。源头的河床这么宽,那是常年流水落下的影子,我现在只能用幻觉来填补它的空缺。这个世界已经失去了用心灵与眼睛观察的习惯,快乐是持久的,痛苦则是刹那之间,而人都喜欢飞蛾扑火,为眼前的利益狂欢而死。
明代诗人王徽诗云:“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在沁河两岸的冲积平地和原有台地上,由于沁河总体水量的减少和沁河水被过度的开发利用,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放羊人说:“也就几年光景。”台地上的秋庄稼卷曲着叶子,旱大了。放羊人说:“看着是河的源头,却使唤不上水。”一条河的旺衰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领导人在社会转折关头的抉择也非常重要。对资源的争夺,可以爆发最激烈的战争,谁都知道。无节制地开采资源,使一座城市变为一片废墟,一座最繁华的都会变成一片草场,沧海变桑田,有谁知道我们少了什么?走走走走走,汲取什么才能够让水茁壮成长?我看到薄淡轻疏的云彩,正俯视数十万烟灶的生命,并不是太久的岁月,放羊人说:“河道里的水再都不敢喊河了。”那些植物和人一样喜欢喝清水,黄花遍开,如经脉一样的腰肢风姿绰约在阳光下,放羊人甩开鞭声,羊群们奋力撂开蹄子顺着河道走往山外,放羊人的鞭声坚硬而空旷。
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
我走沁河,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河谷空阔、羊群遍野、空气纯净、鸟鸣山幽,意在表达尽管沁河两岸少了河水的滋润,但这一切让作者心旷神怡、喜不自禁。
B.文章以“此时的我居然对水生出了敬畏之情”来描写泉水带给我的不寻常的感受,意在表现泉水的神圣、灵性和生命力的顽强。
C.文章写“沁河源头纪念碑”新修却已经残破,暗示出人们漠视和遗忘了曾经养育自己的沁河,因此也就有了今天沁河的干枯。
D.文章以“日常流量从过去的每秒几百立方米下降到几立方米”来解说“昔日汹涌的河水变成了今天的涓涓细流”的情景,直观又理性。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写“它魅惑了天地两界,更主要的是魅惑了我”,作者触景生情,以抒情笔调表达了在沁河探源过程中所兴发的情感波动。
B.文章引用诗句“沁水河边古渡口,往来不断送行舟”,是由所见所思引起的相关联想,意在引发读者进行古今沁河的对比反思。
C.文章语言简洁而富有张力、凝练而富有诗意,如第八段连用的五个“走”字饱含着作者对探访沁河水源的满腔热情。
D.文章由眼前景象引发深度思考,“谁能知道眼泪是生命最后一抿唾液?”以警策之笔表达了对未来人们生存状况的深沉忧虑。
8.文章多处提到“羊群”“放羊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9.文章结尾写到“水在水之外活着,却是我心里的急事”,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可。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
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越二年,遭继母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复偕同官疏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
评事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之。家屏言:“人主出入起居之节,耳目心志之娱,庶官不及知、不敢谏者,辅弼之臣得先知而预谏之,故能防欲于微渺。今于仁以庶僚上言,而臣备位密勿,反缄默苟容,上亏圣明之誉,下陷庶僚蒙不测之威,臣罪大矣,尚可一日立于圣世哉!”帝不怿,留中,而于仁得善去。
时储位未定,廷臣交章请册立。其年十月,阁臣合疏以去就争。帝不悦,传谕数百言,切责廷臣沽名激扰,指为悖逆。时行等相顾错愕,各具疏再争,杜门乞去。独家屏在阁,复请速决大计。帝乃遣内侍传语,期以明年春夏,廷臣无所奏扰,即于冬间议行,否则待逾十五岁。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帝不用,复谕二十年春举行。家屏喜,即宣示外廷,外廷欢然。而帝意实犹豫,闻家屏宣示,弗善也,传谕诘责。时行等合词谢,乃已。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锡爵先以省亲归,家屏遂为首辅,以国谏疏己列名,不当独留,再疏乞罢,不允,乃视事。
(选自《明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
B.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
C.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
D.明年秋/工部主事张有德/以册立仪注请/帝复以为激扰/命止其事/国执争去/时行被人言不得已/亦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编修,官名,主要负责文献修撰工作,明清时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
B.东阁,古代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明清两代是大学士殿阁之一。
C.服阕,古丧礼规定,父母死亡,服丧三年,处在服丧期间,称服阕。
D.外廷,外朝,相对皇宫内(内廷)而言,指群臣等待上朝和办公议事的地方。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家屏秉笔直书。他在预修《世宗实录》时,并没有因高拱权柄在握而隐讳其兄长在操江都御史任上犯下的贿赂之过。
B.王家屏持心公正。申时行主持国事,王家屏虽然居于末位,但只要讨论政事,他总是秉持公正之心,严格执行法律,不盲目跟从附和。
C.王家屏支持同僚。评事雒于仁多次进言劝谏惹恼皇上,要不是王家屏好言劝雒于仁罢手,他就很难得以好好地脱身。
D.王家屏忠心进谏。皇上在立太子这件事上始终犹豫不决,虽然王家屏和大臣们一再上疏请求,皇上最终还是下旨停办这件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4分)
(2)家屏以口敕难据,欲帝特颁诏谕,立具草进。(4分)
14.请从文章第一段中找出能表现王家屏是“端士”的三个理由,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巴东寒食①
寇准②
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
人思故国迷残照,鸟隔深花语断烟。
薄宦未能酬壮节,良时空自感流年。
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
【注】①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寒食习俗,断烟火,吃冷食。②寇准,华州(今陕西渭南)人。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时年虚岁19,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曾两度为相。宋太宗说:“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交代时节地点,渲染氛围,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犹”字语带凄楚,令人同情。
B.颔联凄婉感伤,寓情于景:暮春时节,断烟残照,深花鸟语,皆以哀景写愁,倍增其愁。
C.颈联转入抒怀,感慨自己所任官职不能让自己尽展雄心壮志,在政治清明之时虚度光阴。
D.寇准为政刚直果断,但他的诗词不乏凄婉萧瑟、多愁善感之作,颇有晚唐韵味。
16.诗人为什么“黯然”?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无论“他”生在“我”的前面还是后面,“我”都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师,其前提是“
”;文章结尾说自己作《师说》赠李蟠的原因是“
”。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与“
,
”形成鲜明对比:沦陷区人民以前是英勇抗争,而如今却安于现状。
(3)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描写古老风俗之美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
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
街上的高摊与地摊,还有果店里,都陈列出只有北平人才能一一叫出名字来的水果。那些水果,无论是在店里还是在摊子上,都摆列得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他们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在这些果摊中间,还有很多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地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大有小,都一样的漂亮工细,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
同时,春花一般骄傲与俊美的青年学生,从清华园,从出产莲花白酒的海甸,从东南西北城,到北海去划船;荷花虽久已残败,可是还有荷叶,它也能给小船上的男女身上染上一些清香。同时,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18.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书院门口正有一副遒劲有力的楹联:“细嚼梅花读汉赋,漫研竹露裁唐诗。”
B.它带来了幽美的阒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
C.她手提一个竹篮,拄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是一个乞丐了。
D.很幸运地,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19.拟人具有将物人格化的特点,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的拟人手法进行简要分析。(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有的骑着老虎,有的肩膀上担着剃头挑儿,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背着鲜红的小木柜。”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因“改扩建工程”尘封四年之久的中国国家博物馆1日揭开面纱,正式接待公众。②在外立面基本保持不变的同时,新建成的国博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迄今为止成为世界最大的博物馆。③新国博展厅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左右。④在这座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内,⑤不仅有大量高品位的历史和艺术类题材的展览,还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⑥新国博实现了中华文明的历程和现代化建设成就,⑦还将借展、交流展等多种方式展示国际间不同的文明类型和艺术创造,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2.阅读下面的消息,完成(1)(2)两题。(5分)
今年元旦,水乡古镇周庄的古牌楼前原住民齐聚,举行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全福南路上打连厢、挑花篮、荡湖船等民俗表演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拍照。在锣鼓声声、鞭炮齐鸣、串龙舞狮的浓烈节日氛围中,庄主身着彩袍,上供品,点藉焚香,祈求新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1)请简要概括消息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2)请针对消息内容进行点评。(不超过30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刷爆了朋友圈。此计划的具体内容,就是为优秀毕业生提供最高200万元的年薪。
华中科技大学2016级博士研究生张霁,放弃为他开出360万元年薪的企业,选择了华为,因为他希望能在华为最艰难的时候,为其做出一点贡献,能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有意义的事。
同为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左鹏飞博士,同样放弃了一份来自互联网公司300万年薪的工作而选择华为,在被媒体问到为何如此选择时,左鹏飞说:“华为可以满足我的一些其他诉求,比如保持跟学术界的接触。”
振兴中学高三级计划召开“时代与职业规划”主题班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新高考省份高三年级9月份检测试题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
C项,“所以它通过社会存在转化为艺术”错误。依据原文“需要追问,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是如何通过审美体验这个‘中介’而转化为艺术的。这样,审美体验的探究价值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可知,应该是:“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通过“审美体验”转化为“艺术”。)
2.A(
A项,“只能通过灵感、直觉来建构”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他们对日常生活多了一种审美观照,这是一种特殊的人生体验。他们通过审美观照对日常生活进行延伸思考、联想想象,甚至通过灵感或直觉的心理活动建构一种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神空间”,“只能”一词曲解文意。)
3.D(
D项,“注重在获得特殊审美体验的心灵空间里,寻找优雅的审美情趣”,原文的表述是“中国古人非常注重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一种美的氛围,创造一种快活、热闹、优雅、精致的生活世界”。)
4.(4分)(1)在回答第一个问题时,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先阐述美学的含义和作用,然后以嵇康为例来论证艺术作品品格和艺术家品格的统一(2分)
(2)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先以明清时期一批文人、艺术家为例,然后引用朱光潜的论述来论证要寻找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情趣。(2分)
5.(6分)含义:通过实践获得的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瞬间性生命直觉。(亦指通过实践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瞬间性生命直觉。)(2分)
作用:①使人们获得无功利的、深层的、高强度的或难以言说瞬间性生命直觉。②使社会存在或社会实践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转化为艺术。③审美体验可以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美。④审美体验可以让人们拥有心灵的自由,更好的做学问,干事业。
(4分,每点1分)
6.A(“意在表达……这一切让作者心旷神怡、喜不自禁”不正确,美景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喜悦。)
7.C(五个“走”更多的是表达出作者对于恢复沁河盛貌的焦虑之心。)
8.(4分)①结构上,作为文章的线索之一,羊群及牧羊人的叙述贯穿全文,伴随作者沁河探源的整个过程。②内容上,多次提及的羊群、牧羊人与黄花、清泉等景物构成了作者在沁河探源过程中所见的独特风景,反复渲染,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独特的沁河风物图。③主题上,羊群出现于河床与曾经的沁河涡流丛生形成极大反差,牧羊人的言语更是直接指出了沁河的古今风貌,引发读者对沁河干涸缘由的追问与思考。(每点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可。)
9.(6分)①作者前往沁河探源,只见干涸的河床,却不见沁河里的流水,作者为此而着急不已。②作者为人们过度开发利用沁河导致沁河断流的现状感到着急焦虑,揭示了作者对沁河现状的反思与拷问。③河流孕育生命,水的干涸意味着昔日农业文明的日渐消亡,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农业文明消逝的忧虑与哀叹。(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B(利用专有名词、动词、表句子关系的虚词等标志性的词语来判断。句子的意思是:第二年的秋天,工部主事张有德拿册立的制度礼仪上奏章请示,皇上又认为是制造烦乱,下旨停止办理这件事。内阁大臣争相离职,申时行也蒙受了指责,不得已也只好离职。)
11.C(“处在服丧期间,称服阕”错。阕﹐终了;守丧期满除服,称服阕。)
12.C(“要不是王家屏好言劝雒于仁罢手,他就很难得以好好地脱身”错,不是王家屏劝雒于仁罢手,而是他在皇上面前替雒于仁开脱。)
13.(8分)
(1)不久派遣中官告诉家屏,嘉奖他的忠诚。家屏上疏谢恩,再请皇上多多上朝。(“俄”“谕”“疏谢”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家屏认为口说无凭,想要皇上特别颁发诏谕,马上写奏章进谏。(“以”“口敕难据”“具草”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3分)①高拱叮嘱王家屏对其兄高捷的事稍加避忌,家屏执意不从;②王家屏向君上陈奏,恳切真挚,皇上正容肃敬,诚恳接受;③张居正卧病,翰林院侍从之臣,都到家慰问,甚至到寺庙祈祷,只有王家屏不去。(1点1分)
15.B(B选项中应是运用了衬托(反衬)的表现手法,“鸟语”“深花”都是乐景,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哀者其哀。)
16.(6分)(1)清明时节身在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潇潇春雨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倍感黯然。(2)在政治清明之时,官职卑微,无奈流年似水,却壮志难酬,宏图难展,也倍感黯然。(3)想效仿陶渊明归隐超脱,又想遵循正统理念建功立业,在进退之间纠结,更倍感黯然。(每点2分)
17.(6分)(1)其闻道也固(亦)先乎吾
余嘉其能行古道(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B(B与原文中的冒号都表示提示下文。A项,表示解释和说明;C项,表示总结上文;D项,表示解释和说明。)
19.(4分)①句中将店铺人格化;②用“打扮”这一动词写出店铺的精心布置;③用“打扮得像鲜艳的新娘子”写出店铺追求应时的节日喜庆热闹。
20.(4分)①原文语序更合适,句式更整齐,更有节奏美;②原文“有的肩着”中的“肩”字名词用作动词,使用巧妙,既更好地形成了排比,又给人一种画面感。
21.(4分)②语序不当,将“迄今为止”移至“世界”之前;
③成分赘余,“约6.5万平方米左右”赘余,删去“大约”或“左右”;
⑥搭配不当,将“实现”改为“展示”。
⑦成分残缺,在“借展、交流展等多种方式”前加“通过”。
22.(5分)示例:(1)周庄举行盛大的传统开庄仪式(2分)
(2)①弘扬了民俗文化传统。②彰显了古镇旅游特色(或:丰富了群众文娱生活)。(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3分)
四、写作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