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324)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

标签:
2020年高考百强校模拟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家口一模语文试题 |
分类: 高考模拟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自太伯作吴,五世而式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大凡从太伯至寿梦十九世。二十五年,王寿梦卒。寿梦有子四人,长曰诸樊,次曰馀祭,次曰馀昧,次曰季札。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季札让不可,于是乃立长子诸樊,摄行事当国。王诸樊元年,诸樊已除丧,让位季札。季札谢日:“曹宣公之卒也,诸候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以成曹君,君子日‘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干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於子臧之义。”吴人固立季札,季礼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十三年,王诸樊卒。有命授弟馀祭,欲传以次,必致国于季札而止,以称先王寿梦之意,且嘉季札之义。兄弟皆欲致国,令以渐至焉。季札封於延陵,故号日延陵季子。四年,吴使季札聘于鲁。去鲁,遂使齐。说晏平仲日:“子速纳邑与政。无邑无政,乃免于难。齐国之政将有所归;未得所归.难未息也。”故晏子因陈桓子以纳邑与政,是以免于栾高之难①。去齐,使于郑。见于产。如旧交。谓子产日:“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不然,郑国将败。”去郑,适卫。自卫如晋,说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日:“晋国其萃于三家乎!”将去,谓叔向日:“吾子勉之!君侈而多良,大夫皆富,政将在三家。吾子直,必思自免于难.”季礼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礼剑口弗敢言委礼心知之为使上周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日:“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日:“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节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减)
[注]①:齐景公十四年.齐国大夫栾施、高强互相进攻。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B.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C.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
D.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家树/而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又称中土、中州,古指中原地区,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B.“元年”可用来指统治者掌权执政的第一年,也可以用来指帝王改换年号的第一年。
C.“诸侯”是中国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国君主,其地位、权势与后来的皇帝是相同的。
D.“世家”为《史记》五体之一,主要记载自西周至西汉初年各主要诸侯国的兴衰历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札身世显贵,淡视权势地位。他是寿梦幼子,虽然寿梦生前曾经想过让他继位,然而他却推辞不答应,不想继位,最终只能由诸樊继位,总理国事。
B.季札遵守节义颇有自知之明。在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给他时,他以曹君之事为例,表达了渴望有像子臧那样的义举,承认自己没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C.季札高风亮节,深得兄长赞赏。诸樊死去时,留下了君位兄弟相传的遗命;其目的是希望最终把君位依次相传给高风亮节的弟弟季札,来满足先王遗愿。
D.季札眼光长远,善于替人考虑。在出使齐国之时,他曾经劝说晏平仲交出自己的封邑和官职;在出使郑国和晋国之时,他又分别劝说了子产和叔向等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郑之执政侈,难将至矣,政必及子。子为政,慎以礼。
(2)季子日:“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节选)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严光桐庐溪,谢客临海峤[注]。
功成谢人间,从此一投钓。
[注]严光,字子陵,东汉初隐士。谢客,谢灵运,南朝刘宋时的山水诗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概言自己在宫禁中的生活状态,“晨趋”“夕待”正是入官以来的形象写照。
B.三、四句写诗人博览群书,深人钻研其奥妙轻松自如,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C.诗人以青蝇比喻那些势利的庸俗小人,而以“阳春白雪”比喻自己的志向情操。
D.这首诗一反李白所常有的奔放激情和奇特想象,语言平实却蕴籍着复杂的情感。
15.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2)杜甫《登高》中“
(3)《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前童,始建于南宋,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古镇村落至今保留着规模宏大的古民居建筑,童姓祖先按“回”字九宫八封原理,把溴水引进村庄,溪水挨户环流。近年来,前童镇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继承和发扬木雕、根雕等传统文化技艺,吸引了众多文创工作室_____,形成了 初具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古镇村民的热情欢迎中,国际友人们“打卡”了职思其居、明经堂等历史遗述,品尝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前童三室”一老豆腐、空心豆腐、豆腐干。美味的特色小吃、明清建筑的古,
朴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人住
B.人驻
C.人驻
D.人住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总之,古镇的历史遗存可谓丰富多彩
B.沿街的非遗工作室也吸引了不少老外的注意
C.除了古镇的历史遗存,沿街的非遗工作室也吸引了不少老外的注意
D.古镇的历史遗存固然吸引了不少老外的注意,沿街的非遗工作室更为引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①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家给民足”“物阜民丰”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如今国家的追求。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了极端贫困状态,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国民生产总值高速增长,经济规模跃升至世界前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3)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2020年)》制定的扶贫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近些年来生活的发展变化一定给了你许多的感受和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帮你的爸爸给他一位在海外定居的小学同学写一封信 ,介绍我们现在的生活展现国家的发展现状。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感情真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A)
1.B [解析]A项,“决定企业、国家竞争力水平的高低”说法绝对,原文是衡量的重要因素。C项,“拥有全球新增数据资源的近30%”只是发展趋势的推测。D项,“实现人人共享”理解错误,在鼓励数据信息公开、共享和交易的同时,还要注重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2.D[解析]最后一段没有指出尽快消除体制机制障碍、补齐技术短板的必要性。.
3.B[解析]“广泛、深入应用数据,制定完善统--的数据价值衡量标准”不是“不断扩大数据创造和采集规模”的前提条件。
4.C[解析]C项,属于企业解决困难的方法。
5.D[解析]理解错误,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是前提基础。
6.①科学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科学原则、专业思维、正确方法,制定符合现实、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政策和措施。②以人为本。企业要把员工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做到位,根据自身条件灵活采取应急保障措施。③管理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精准施策,不忘初心和使命,扎实工作,消除复工复产的障碍、困难。(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2.B [解析]“承认自己没有 治理国家的才能”错,原文中的“不材”只是谦虚的客套话,并不代表
他真的没有才能。
13.(1)郑国掌握政权的人放纵,大难将临,政权一-定落在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
(关键词语“难”“及”“为政”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关键词语“然”“许”“倍”各1分,句意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殷朝,封其后代为二国:其一为虞国,在中原地区;其一为吴国,在夷蛮地带。总计从太伯至寿梦共传十九代人。二十五年,王寿梦死。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叫诸樊,次子叫馀祭,三子叫馀眯,四子叫季札。季札贤能,寿梦生前也曾想让他继位,但季札推辞不答应,于是让长子诸樊继位,总理诸种事务,代理执掌国政。王诸樊元年,诸樊服丧期满,要把君位让于季札。季札推辞说:“曹宣公死后,各国诸侯和曹国人都认为新立的曹君不义,想要立子臧为曹君,子臧离开曹国,以成全曹君继续在位。君子评论子臧说他“能遵守节义’。您作为长子本是合理的继承人,谁敢触犯您呢!当国君不是我应有之节。我虽无能,也希望符合子臧那样的义举。”吴国人坚持要立季札,他抛弃了家室财产去当农民,吴人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十三年,王诸樊死去。留下遗命把君位传给其弟馀祭,目的是想按次序以兄传弟,一定要把国位最后传至季札为止,来满足先王寿梦的遗愿。而且兄弟们都赞赏季札让国的高风亮节,大家都想把国君之位让给别人,这样就能渐渐传到季札身上了。季札被封在延陵,因此号为延陵季子。四年,吴王派季札到鲁国聘问。季札离开鲁国,就出使到齐国。劝说晏平仲说:“你快些交出你的封邑和官职。没有这两样东西,你才能免于祸患。齐国的政权快要易手了,易手之前,国家祸乱不会平息。”于是晏子通过陈桓子交出了封邑与官职,因此在栾高之难中得以避免灾祸。季札离开齐国,出使郑国。见到子产,如见故人。对子产说:“郑国掌握政权的人放纵,大难将临,政权一定落在你身上。你执政时,要小心地以礼治国。否则郑国将要衰败。”离开郑国后,季札到了卫国。从卫国到了晋国,欣赏赵文子、韩宣子、魏献子,说:“晋国政权将要落到这三家吧!”临离开晋国时,对叔向说:“你要勉力而行啊!晋国国君奢纵而良臣又多,大夫很富,政权将落于韩、赵、魏三家。你为人刚直,定要慎思如何免于祸患。季札刚出使时,北行时造访徐国国君。徐君喜欢季札的宝剑,但嘴里没敢说,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还要到中原各国去出使,所以没献宝剑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徐君已死,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死,那宝剑还给谁呀?”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14.B [解析]诗人表面上是写读书的闲情逸致,实际上暗示这快意的读书恰是失意的寄托,反衬出他在翰林院供职时无聊烦闷的心情。
15.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是说,建功立业之后,就要辞别官场尘世,去水边垂钓(3分)。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并且在功成名就之后,就去隐居山林的理想(3分)。
(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 (1)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每空1分,共6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17.C [解析]①人住:住进,特指房屋建筑完工并交付使用后,房屋业主住进新住宅。人驻:进去,驻留。一般指单位进驻某个地方。句中陈述对象是“文创工作室”,选用“人驻”更恰当。②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其上面。一见钟情:指男生或女生一见面就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见面就喜欢上对方。句中说的是安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感情,故选用“情有独钟”。③体会:体验领会或体验领会到的东西,多指思想感情。体验:一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二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三指查核、考察。句中指实地感受当地的婚俗,故选用“体验”更好。④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
势浩大。句中描述的是婚礼队伍庞大,故选用“浩浩荡荡”。
18.B [解析]原句存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和不合逻辑的语病。前文先介绍民居,后介绍小吃,由宏观到微观,才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与习惯。A项,“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语序不当。C项同样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此外,“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客颠倒,不合逻辑。D项,“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客颠倒,不合逻辑。
19.C [解析]A项,只注意上文,而没有考虑与下文的连贯。B项,只引出下文,而忽略了与上文的连贯。D项,“固然.......”错,原文没有递进关系。只有C项衔接最恰当。
20.①夏天打雷是常事②也不是没有可能 ③产生条件有两个(每句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1.海峡两岸学者首次联袂出版“家文化”专著《回家》,从中华传统文化视角解读了“家”的内涵和意义。(关键信息:“海峡两岸学者”“首次联袂出版”“‘家文化’专著”“中华传统文化视角”“家’的内涵和意义”。每点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22.[写作指导]本次作文的立意重点是介绍我们现在的生活,展现国家的发展现状。表达的内容主要是物质生活,突出的是富足美好。可以是宏观的,国家层面的,如基建、交通、粮食、日用……也可以以小见大,写身边的具体生活状况,如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丰富舒适。在赞美如今幸福生活的同时,最好能表现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富裕生活的渴望与追求,以及脱贫致富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