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博士生帮父母扫马路——本是生活的常态

标签:
2018年高考阅读素材作文素材博士生扫马路生活的常态 |
分类: 高考作文 |
博士生帮父母扫马路:这本是生活的常态
佚名
【素材回放】
2017年8月中旬,同济大学博士田俊涛利用暑假帮助环卫工父母扫马路一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一些网友表示,博士生利用假期分担父母的辛苦让人感动,但有些人表示,作为一个博士去“当环卫工”似乎有点儿可惜,有些人甚至提出了质疑,“既然家境贫寒,为什么不早点挣钱孝顺爸妈,为什么还要读博?”“学历这么高,能不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干一些收入更高的临时工作呢”……
有关报社记者联系到了田俊涛的父亲田麦屯,他表示,孩子已经在25日从他们工作的嘉兴回到河南老家准备开学。而对于田俊涛之前一段时间来给自己帮忙,田俊涛认为作为子女帮助父母工作太正常了。
【素材解读】
【适用话题】
感恩
简简单单的孝行
贵在人格高贵,贵在孝心满满
不妨将博士帮父母扫马路当作一次感恩示范
守住法律和道德人伦的底线,做最好的自己
百善孝为先,能把父母放在心上的儿女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实一切不需要赞扬,该做与不该做了然于心,这才是读书人
做儿子的心疼父母,帮父母干活,是基本的孝道,跟什么学历确实无关
人不忘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人不虚荣,知道什么乃身外之物
在父母有生之年让他们多享受一些天伦之乐,也让自己减少一些可能的遗憾,这就是最高的价值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慰藉父母最好的礼物
温室里长大的花朵,不要以你们所谓的爱和美来质疑别人的善
【素材锐评】
放下架子,扫出孝心
严格来讲,这原本就是一个普通的寒门家庭相依为命、儿子心痛父母心存感恩的质朴之举。但身处网络时代,一旦博士生和扫马路完美组合,瞬间引发出万千民众爆炒,自然也就不足为奇了。然而回到儿子利用假期到父母身边帮其扫马路的事件本身,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当作一例子女感恩父母的典型示范?
可是,不得不承认,当代社会,人们在无限的忙碌和打拼中,似乎慢慢地缺失了生活的原味。更多的时候,家人之间多了些金钱的给予,少了亲情的陪伴和呵护,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已然成为一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用金钱和物质满足,而孩子又根本感受不到挣钱的艰辛,最终只会滋生出孩子欣然接受的索取本能。
小田的父母,无疑只是外来的扫马路的环卫工;小田能读到博士,无疑少不了父母无私的支撑给予。但难能可贵的是,在小田而言,父母的辛劳他能够深谙在心。之所以利用假期的时间陪在父母身边、帮父母扫马路,他只是期望能用自己的汗水换得父母些许的轻松。而这质朴的换取,似乎更是这个寒门之家的“家风”。就如网友所说:在拥有如此家风的家庭,只要相依相伴、苦累都是一种幸福。
不管网友们是点赞也好、指责也罢,小田自己是这样看待帮父母扫马路这件事的:一来,不管是本科生、研究生,还是博士生,我都是我父母的儿子,他们在老家种地,我就帮着种地,他们在嘉兴扫地,我就帮着扫地,这不就是儿子天经地义该做的嘛;二来,保洁员是一份值得尊重的工作,我愿意做,跟我是什么学历没有关系。
无需争议!博士帮父母扫马路,压根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只是这样的事似乎在一些人看来有点“物以稀为贵”罢?我们不妨将此次事件当作一次感恩的示范,心存感恩,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社会,愿所有人历尽千帆,归来仍少年!
后一篇:精品阅读:大雪之夜,你会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