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饶水知音
饶水知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4,516
  • 关注人气:43,8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作文素材:将善良做成美好的事(“善良”话题六篇)

(2014-12-12 10:50:15)
标签:

2015年高考

阅读素材

作文素材

善良话题

善良美德

分类: 阅读悦读

高考作文素材:将善良做成美好的事(“善良”话题六篇)

 

将善良做成美好的事

烛光晚车

 

 “行善,是一场心灵的马拉松。”

善是善意,良是美好,美好的善意,便是善良了。

颐指气使,飞扬跋扈地派送,不是善良,充其量算是有钱人消遣娱乐的方式而已。

漫长的等待,等待自己春暖花开,等待自己富贵如云后,再散播资产,以搏得穷人们对自己的高看,只不过算得上是善良的初级阶段,成熟的善良是爱,是本能,不需要策划,相由心生,来自心灵深处的修炼,像风吹过麦浪,像雨掠过草原。

善也是一种修养,层次有高低之分,能够将善做好的人,不多。

善良也需要度,不多也不少,多了会水漫金山,过多的人情,会让人产生负荷,让人敬而远之,穷人也有穷人的尊严。

扔在地上的,让人家捡起来的,不算善良;放在篮子里,努力够得着的善,才是爱,施善与受善的心是平等的,尊严无价。

小时候,邻家乐善好施,总是于每月初派送粮食,于是,成群结队的乡亲们围了个水泄不通。他粮食多如牛毛,自然可以多多派送,但邻家的家长坚持这样的派送模式,据说是祖上传来的施善方式:多了不可,多了不金贵,是在鼓励人偷懒,每月一次刚刚好,既让穷人们知道自己的善心,又可以鼓励人好好的劳作,不至于失去自己的劳动本能。

你可以穷,但绝不可以乞,每月努力的穷,是那种有骨气的穷,而如果乞了,便会一辈子无法抬头。 

我还遇到一位大善人,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他施善,不过是为了图名罢了。高兴时,善意袭来,将自家的大门口打扫得干净舒畅。施善是有条件的,成我的人情,需要长工时,便要免费过来接应。开始时,宾客如云,时间久了,再多的粮食摆在门口也无人敢问津了。

善良也需要培训,不是人的天赋。如果你自认为财高八斗,可以高高在上,可以骑在别人头上倒米,你就错了。如果你没有一颗将善良做成美好的决心,你的善是短期行为,不是大善,是自以为是的伪善。

将善良做成美好的事,就像你走在风里,不落窠臼,不踏一草一木,你虽散下资财,但你依然是微风阵阵,暖意融融。

将善良做成美好的事,不是你一朝一夕的随心所欲。善是一辈子的事情,善需要轻摇扁舟,掠过千山万水后,到达心灵的彼岸。

世间有善心者不计其数,但可以将善良做成美好的人,才可以称得上心地善良。

 

  

用美好交换美好

韩青

 

每个人的心里至少都有一份美好。它肯定是光鲜的,灿烂的,闪着迷人的光泽,散发着奇异的芳香。

美好因人而异。对农民来说,丰收的庄稼就是他的美好;对工人来说,质量上乘的产品就是他的美好;对作家来说,受读者欢迎的作品就是他的美好;对科学家来说,新的发现就是他的美好;对运动员来说,前面的桂冠就是他的美好;对失足者来说,改过自新就是他的美好……由此可见,不管怎样的美好,都凝结了人们很多的汗水、心血、智慧和品格。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好就是付出后的回报,是实现了的愿望、梦想,是抵达了的缤纷彼岸,是脱胎换骨后的醒悟、进步……

由此可见,美好不会从天而降。古人云:“梅花香自苦寒来。”世上一切美好事物的降临几乎没有不经过一番苦痛的。因此,要想拥有美好,就必须要走一段段的路,虽然这路是艰辛的、坎坷的、泥泞的,甚至是布满陷阱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走出来,它就成了成功之路——那时,我们就会真正拥有美好。古今中外,大凡做出过一定成就的人们,比如司马迁、邓稼先、爱迪生、霍金……他们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我比较喜欢的一位作家——斯蒂芬?金,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奋。据说他一年只有三天不动笔:生日、美国独立日和圣诞日。就凭着这种勤奋和毅力,数年之后,他把自己推到世界恐怖小说大师的位置上。还有我国的梁漱溟,也是凭着勤奋好学,从一个中学生“升级”成为一个文化大师。

他们的结果是名副其实的美好。当然,这美好都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由此我们不难悟出:美好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比如前面的目标、愿望、追求、向往、梦想等;还有一种是内在的,比如我们的勤奋、执着、信念、坚强、品质等,而且能用后者去交换前者,也就是说,用美好交换美好,这样的交换,一生可以进行一次或多次。但是那些懒惰者、不思进取者、游手好闲者,一次这样的交换也不会有。因为他们没有交换的“资本”——内在的美好。

可是,人生的路不是一马平川的,总有这样或那样的坎坷不平,因此我们必须拥有足够的坚强、乐观、豁达……也就是说,我们要保住自己内在的美好,才能把遇到的“沟壑”给搭上桥,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美好一路前行,跟前面的美好成功交换。 

有一本书叫《是的,你能》,作者是毕维斯,内容写的是他自己的奋斗过程——他原本是个优秀播音员,有一天,与老板发生口角,被老板解雇了,当时他心情相当沮丧,但是,过了不久,他就想开了,对爱人说:我终于有了自立门户的机会了,紧接着,他迅速成立了一家自己的传播公司,不久后他凭借着自己幽默的主持风格,制作了一个“风趣人物”的节目,并亲自主持,数年后,他就成为美国电视荧屏上的风云人物,取得了辉煌成绩。

毕维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在挫折、不幸面前保住自己内在的美好,即守住自我,这才是王道,因为世上最强大的敌人是自己,把自己彻底战胜了,还有什么不能取胜的?至于美好与美好的交换更不在话下了,甚至会接二连三地进行。

 

 

善良是生命的黄金

吕胜菊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世,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力是善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认为善良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心存善良之人,他们的心滚烫、情火热,可以驱赶寒冷、横扫阴霾。善意产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触,往往智慧得到开启、情操变得高尚、灵魂变得纯洁、胸怀更加宽阔;与善良之人相处,不必设防,心底坦然。也有人说:“善是感动深埋在内心的根系,只有内心里有善,才能够长出感动的枝干,因感动而流下的眼泪,只是那枝头上迸发开放出的花朵。”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成果除满足自己的生活还有剩余,产生了贫富,便有了强弱;如何对待贫富、强弱,便有了善恶。佛教中的普度众生,意即劝人向善。善良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人人都有善心、善意、善举;善良在社会中产生互动,便生成和谐美好!

看过一篇关于《好人是怎样来的》文章,讲述了一对平凡普通的夫妇救人、献血的一生,记者找到他们,也让他们惊恐地担心自己做好事有错才被记者发现,他们不希望被人打扰,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自然地做这种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当记者被那些红色的证书打动的时候,他们也只是露出淡淡的笑靥,反而让记者惶恐,担心自己破坏了这种平凡的人格魅力。他们很好地用行动再次证明,“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这也让人反思,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既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善良同忠厚一样,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无用的别名。很多人可以为争夺名利而落井下石,让原本美好的生存环境变得异常艰辛。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善良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善良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善良能使人美丽,美好的品行能帮你塑造美好的外貌。你做过的事和说过的话,动人之处都会存在心里,点点滴滴积累起来,慢慢地令你周身透出亲切动人的美丽光芒,充满迷人的魅力。善是我们内心最宝贵的财富,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珍惜的传统,是我们彼此赖以生存和心灵相通的桥梁。内心里拥有善,才会看见弱小而感动地自觉前去扶助,才会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才会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珍爱善良,拥有善良,撒播善良,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善良,不需要太多的诠释,它是寒风中的一只火把,失意处的一句安慰、痛苦中的一丝爱抚和无助时的一点支援。把善良给别人,也给自己,那么人类将与日月同辉;留一份善良给世界,那么世界将与星宇同寿。让我们都做善良的人,即使你无法给予别人金钱的援助,你也可以用一副明媚的笑脸给人带来阳光般的温暖。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这是善良的人们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民族所提倡和弘扬的。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滋润那些苦涩而艰难的日子,帮助我们度过温情脉脉的人生。

 

 

心存善良

章月娥

 

对他人行善,自己一生也会生活在爱的幸福里,因为我们的付出,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出困境,甚至能帮助一个人获得新生。好比盛开的花朵,为世间提供了美丽和芳香,为蜜蜂、蝴蝶提供了食物,也美丽了自己。

巴西经典电影《中央车站》,曾经获得多个国际电影节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位老妇人陪同一个孩子去远方寻找爸爸的故事。而我今天要说的,则是电影之外的故事。

影片开拍前,年轻的导演沃尔特需要从全国各地的小孩儿中挑选一位男主角。这天,他因公来到城市的一个车站,一个小男孩儿要为他擦皮鞋。他拒绝了这个孩子,可孩子马上问他能不能借给自己一些钱,好让他买个面包,等他擦鞋挣了钱,一定会还。他突然发现眼前这个瘦弱的孩子,和自己想象中的男主角很相似。他给了孩子买面包的钱,并且告诉小男孩儿,明天可以去他的工作室找他,不但有饭吃,还可以挣钱。

第二天,当沃尔特来到工作室的时候却惊呆了。原来,那个擦鞋的小男孩儿不但自己来了,还带来了车站里几乎所有擦鞋的孩子。导演在这些孩子中间,发现有几个比那个小男孩儿更机灵的孩子,似乎更适合当这部电影的男主角。但最后他还是决定让这个孩子来试试,因为这是个善良的孩子,而电影中的角色设置正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后来,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一个在车站擦皮鞋的孩子,就此走上了“星光大道”。 

记得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这样一句话:“因为慈悲,所以懂得。”其实对于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拥有一颗平和而善良的心,并以此善待社会、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和困难的事。给迷途者指条路,向落难者伸出一只手,用会心的笑祝贺友人的成功,用真诚的话鼓励失落的同事等等。这种看似轻而易举的举动,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朴素的善良,而是用善良浸润后的灵魂折射出来的人格光辉,是一种经过善良沐浴后散发出来的平和心态。

面对伤害,我们应以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去包容,唯有如此,才能体悟人生,懂得生活。只有心存善良,我们才能拥有海的浩瀚和大地的宽广。就连生命万物也会因为善良的滋润而显得生动明丽,多彩的人生也会因为心存善良而更加丰盈。

 

  

不打扰善良也是一种责任

殷建光

 

今年33岁的周晓丽家境富裕,父母是义乌市场上的第一代成功商人,从不干胶生意开始,后来又开办印刷厂,积累了千万家产。有着良好经济基础的周晓丽在十年间坚持做了一件事:收治智障儿童近千名,2012年,由于媒体的报道,她一夜之间成为名人,有网友甚至称她为“最美富二代”。

“我真的觉得我只是做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没有像网友说的那么伟大。”被网友赞为“最美富二代”的浙江义乌智障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周晓丽感到有点苦恼,对入选“最美”系列很是反感。

周晓丽的苦恼与反感是一个提醒,她在提醒我们,不打扰善良是一种正常的社会责任。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当下,有人急于出名,想方设法去炒作,他们自然就喜欢戴上“最美”的帽子,以便谋求更多的出镜率、更高的知名度,怀有这样念头的人或许不多,但如此畸形的“最美”观,需要社会正能量来极力纠正。或许是因为社会道德有所滑坡,或许是因为个别冷漠的人刺激了人们对善良的渴望,因此,每每出现有关善良爱心新闻的时候,我们常常以“最美”进行冠名。其实,我们没有进入最美时代,而是因为美丽太少,所以一旦出现美丽,就冠以“最美”,这是物以稀为贵的一种折射。

诚然,眼下“最美”有过滥的嫌疑,动辄“最美”也容易引发公众的审美疲劳。不过,周晓丽的美,是自然的人性善念之美,毫无造作也无关炒作。我很理解周晓丽的苦恼与反感,她所做的是自己喜爱的工作,她所从事的是自己倾心的事业,她感觉这事很普通,她也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伟大。而正是这种普通与不伟大的意识,恰恰构成一种可贵的公民意识,这种公民意识恰恰是当前时代某些人所缺乏的。当我们都有这种公民意识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真的很美丽了。 

我们张扬“最美”,为“最美”鼓掌,无非是想通过这样的榜样激发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去奉献爱心。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不打扰善良也是一种责任。对于善良,有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默默地祝福,是悄悄地跟进,这就够了,而不是画蛇添足地去为善良人为地张贴标签。默默关注是对善良最好的滋养,可以让善良在安静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益,而这也是行善者最愿意看到的,这才是对善良最好的尊重。

我们应该用微笑和尊重去呵护周晓丽的善良,千万不要用荣誉和头衔以及各种名号去打扰她,这是对她最好的尊重。我们不要去给善良制造苦恼,也不要去给善良增添反感,这是一个正常社会应有的责任。让善良自然地存在,让善良快乐地滋生,让善良静静地滋润社会,这种美很阳光、很和谐。

 

 

善良vs毒药

退思先生

 

善良是我们的美德,这当然无可厚非。只是凡事都需讲述“度”,过犹不及实属遗憾,而真的过了头,很可能伤了自己别人也不领情,比如说珍惜,过分的珍惜是错过;再比如说善良,过分的善良便是毒药。

看完《倚天屠龙记》原著,才真正明白张无忌何以如此为难。他原本宅心仁厚,虽说有点儿笨,可也是大智若愚。但他遇到小事尚不能拿定主意,大事更是没真正从自己的思维角度出发。他善良,在充满腥风血雨的江湖原本不易。但善良的极致就是软弱,就是优柔寡断。他曾梦想同娶四女,当然这四个女子实在是各有千秋。周芷若太阴毒,赵敏太机警,实在算不得可爱。珠儿虽然真心爱着,可她爱的只是自己想象的张无忌。她的余生只有想象和寻觅,真正可爱的倒是小昭了。纠结于四个女子,着实为难。对每个女子他都觉得弃之可惜,都念其好,最后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了。而这样的后果是所有相关的人都伤痕累累。善良就是罂粟吧,美艳之极,适当服用只会强健身体,但若过度服用,势必是威力无比的毒药啊!

爱情原本讨厌虚伪,讨厌不道德。可是极致的善良也是不道德。任何人都不能善良到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更不能善良到伤人害己的地步。爱情需要多一点果断,一味善良对一些人是躲避,更是伤害。任何人的爱都是有目的的,不管大小,总是有的。很多人说不求回报,可是爱而不得终究让人神伤啊!既然爱了,那就在不违反道德原则的情况下,为一个结果努力。过度善良,使人有太多顾虑,缩头缩脑,最后也只能空悲切,白了少年头。

对于善良,我想给她最美的称为。但是对于人性的某些缺点,我也给予理解和尊重。在文学领域里有一个名词叫“零余者”,简单来说就是多余人。这些人往往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左右逢源,甚至委屈求全,但结果却只是差强人意,甚至更糟。偶尔换个角度来思考我们的善良,是否是真的善良呢?善良在某种境况下,可能只是一件诱人华美的袍,可内里却是剧毒,一触即发身亡。

善良是光明,也是毒药。你的善良会让人如沐春风,还是饮鸩止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