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科技文阅读的考试要点及复习策略

(2009-01-30 21:42:51)
标签:

高考

阅读

科技文

自然科学

技巧

方法

策略

考试

杂谈

分类: 高考研究

    高考科技文阅读文本可以分为两类,即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文本,就试题难度来讲,可以说基本属于中等偏易,所以考试中,科技文阅读的分数是必须拿到手的。科技文阅读涉及的知识面极广,但命题严格定位在“懂”字上,考查的是对文段中信息的把握和理解,并不要求对材料所介绍的知识有很深的了解。近年来,高考科技文阅读相当稳定和成熟,命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词义有词典义和语境义之分。就科技文阅读而言,考查的都是后一种含义。具体说来,一是考查专业性词语的语境义,即要求能结合上下文语境,对选文中的专业概念作出具体的解释。二是考查指代性词语的指代义,即代词或具有代词作用的词语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

    就科技文阅读而言,受文段特点和考查目标的制约,句子理解的题目只涉及对句子本身含义的理解,不是通过这些句子考查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一是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二是具有隐含意义的句子。

   (3)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文中的信息”主要指文中运用的概念、涉及的知识、阐述的事理、表达的观点和使用的材料等。所谓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指通过理解、分析、比较,确认特定的对象,找出各种不同的说法在本质上的异同,然后根据要求,从文段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这类题目,不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归根到底还是对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问题。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文中的说法变换了叙述的角度或表达的方式,有些说法是根据文意推断出来的,阅读材料本身并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因此这些说法是否符合文意并不能直接看出来,而必须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分析判断各选项作出的推断是否合理。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对信息的准确理解是高考科技文阅读的侧重点。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中要认真通读材料,牢牢抓住信息线索,对照题目,找准原文,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异同,排除干扰,选出正确的一项。通读→筛选→比较→排除,是高考科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下面具体说明。

   (1)通读。

     科技文阅读考查的是“懂”。这个“懂”就是读懂材料,理解把握整个材料的基本内容。要读“懂”,通读是关键。通,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匆匆应付,而是解题之前认真细致地把材料读一遍,要逐句逐段地认真读,把握材料的基本意思,获得整体理解。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自我训练,提高通读的能力。

    第一,要根据科技文段的一般模式,提高自己一边阅读、一边预测下文、一边自动概括的技能。高考科技文属消息一类,其结构多为“倒金字塔式”:第一段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后面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介绍构造、原理、发展、现状、评价等等。应逐步养成依据模式预测,逐段概括的习惯。

    第二,要培养对文段中关键信息点的敏锐感知能力,特别应留心先与后、因与果、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条件与结果、局部与主体、肯定与否定这些关键之处。阅读中运用勾、画、圈、点的方式自我提醒,让关键点牢牢印入脑中。

    第三,养成遇到复杂的长句自动紧缩加工、提取句子基本信息的习惯。科技文阅读材料不少是译文,表达上与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有距离,多长句,多概念,意思绕来绕去,比较别扭,要删枝叶抓主干,把握句子主体部分的意思。

   (2)筛选。

    筛选,就是联系阅读材料,依据试题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筛选的范围可以是一句一段,也可以是多段甚至全篇。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有时候可以找到几处原文,但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要比较分析;有时筛选出的几处原文又可以互相补充。

    (3)比较。

    筛选出原文后,要把原文与选项仔细对照比较,辨明正误。比较时要特别注意范围大小、程度高低、数量多少、可能性与现实性等。需要注意的是,筛选和比较是同步进行的,只有准确筛选,认真比较,才能逐一辨别选项与原文的异同。

    (4)排除。

    排除法在科技文阅读中是十分有效的。因为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科技文阅读涉及较宽的知识面、较深的知识点和较高的能力级别,给正面作答造成困难。命题者估计到考生答题的困难,往往会不动声色地为考生提供一些辅助条件,将错误选项难度降低,使错误项有破绽可寻。这时,对错误项的排除就成了我们一步步接近正确答案的阶梯。高考科技文阅读错误选项的类型,主要有自相矛盾、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无中生有、超前肯定、指代混乱、强加因果、杂糅纠缠等等,我们要熟悉各种错误类型,养成自觉运用排除法的习惯,以适应高考科技文阅读的需要。

 

实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气候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气候事件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这是科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

    全球气候变暖会带来什么影响呢?从气象来说,气候变暖意味着蒸发量要加大,大量的水汽融到空气当中;此外,全球变暖,地面和海洋的温度也升高了,就使大气当中不稳定的能量也在增加,这种不稳定能量越大,台风的强度就会越强,强对流天气也会越强,甚至连大气中的电场强度也会增强。而无论是大气里面所含的水汽量、不稳定能量还是电场强度,一旦都比以往来得更大,就极容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和极端天气事件。

    IPCC报告表示,全球气温本世纪末可能上升1.1~6.4摄氏度,  海平面上升18~59厘米。如果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摄氏度,全球20%~30%的动植物物种面临灭绝。如果气温上升3.5摄氏度以上,40%~70%的物种将面临灭绝。

    乐施会负责人表示,“今年,南亚、非洲和墨西哥都遭遇洪灾,导致2.5亿多人受灾。这不是反常的一年,而是遵循一种模式,即更加频繁、更加反复无常、更加难以预测和更加极端的自然灾害正影响越来越多的人”。

    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而所谓受人类活动影响,说白了就是人类的活动造成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科学家麦克洛克伍德与瑞士的克劳斯弗洛里斯共同分析了20多年来太阳活动及其释放出的能量、宇宙辐射强度等可能影响地球温度的因素,并与同一段期间地球平均气温变化作比较。结果发现,近20年来,在地球气温不断上升的同时,太阳释放的能量是呈现衰减的。

    因此“减排”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之所以十分关心温室气体排放,甚至想把减排”作为各国的一项义务,绝不仅仅是因为气候问题。一方面,发达国家是想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另一方面,一些国家想借此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并且在新一轮规则的制订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减排”或者是依靠技术进步,或者是依靠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或生产规模。如果是依靠技术,则涉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新技术节能减排的效果虽好,但实际应用的范围很有限。如果国际上将“减排”通过某种安排确定下来,则必然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技术实力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因此无疑有利于发达国家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并为它们的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市场。

    如果是依靠后者,则必然导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发展受到抑制。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恰恰是主要依靠“双高”产业,一旦承担“减排”的强制性义务,则必然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对此类产业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减排”不会对其经济产生太大影响。

                                              (2008年第2期《生态环境与保护》)

 

    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大部分“减排”节能高新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如果全球依靠技术进步“减排”,将有利于发达国家主导新一轮的产业竞争,并为它们的相关产业提供稳定的市场。

    B.如果全球依靠改变现在的生产方式或生产规模“减排”,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受到影响,而西方发达国家不会受到影响。

    C.把“减排”作为各国的一项义务,将有利于一些国家借此改变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规则,并且在新一轮规则的制订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D.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之所以十分关心温室气体排放,是因为不管以何种方式“减排”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解析】根据原文中“相对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对此类产业的依赖度较低,因此‘减排’不会对其经济产生太大影响”一句可知,B项中“西方发达国家不会受到影响”表述绝对。

    【答案】 B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类的活动使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增加,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活动异常频繁。

    B.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地面和海洋的温度升高,很多物种将面临灭绝。

    C.近年自然灾害非常频繁、反复无常,也毫无规律可循,因而难以预测。

    D.英国科学家麦克洛克伍德与瑞士的克劳斯弗洛里斯的研究表明,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实际上过去20多年里太阳活动在起着相反的作用。

    【解析】原文是“这不是反常的一年,而是遵循一种模式”。

    【答案】 C

    3.根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全球变暖将导致气候灾害更加普遍,但随着降水量增大,全球将与干旱无缘。

    B.即使各国政府积极行动,采取多种政策措施,控制住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也只能延缓,根本不可能有降温的趋势。

    C.地球气候冷暖就是取决于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太阳释放的能量,如果温室气体排放和太阳释放能量的衰减能保持一种平衡,那么地球气候就能保持恒定不变状态。

    D.改变能源结构,征收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税、制定更高的排放标准和更严格排放限制等,都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解析】A项一些地区饱受洪涝灾害的同时,另一些地区将在干旱中煎熬。B项由于太阳释放的能量呈逐渐衰减的趋势,如果控制住温室气体排放,全球气候有回落的可能。C项影响气候冷暖的因素还有火山爆发、地热等等。

    【答案】 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试题。

    那些担心自己过早失去头发的年轻人现在不必再紧张地盯着家族中秃了顶的亲人发呆了,只需进行一次DNA检测,他们就能知道自己在40岁前秃顶的几率究竟有多高。

    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头发DX”公司发明了这一检测方法。该公司说,通过寻找95%的秃顶人士都拥有的一种基因变体便可以预知受检测者过早秃顶的几率。如果在检测中发现了这一基因变体, 那么便有60%的几率在40岁前秃顶。该检测还可辨别另一种不太常见的基因变体, 如果拥有这一基因变体, 那么受检测者就有85%的几率不会在40岁前秃顶。

    人们可以采取自己脸颊内侧的物质做DNA样本寄往该公司进行检测,该公司会将检测结果寄回,结果中包括受检测者头发的所有细节。

这一检测于今年1月推出,收费149美元,可通过“头发DX”公司的网站进行,一些医生的办公室也可进行这一检测。

    该公司总裁安迪·戈伦说,目前市面上99%治疗秃顶的产品都是骗人的,DNA测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扎实可靠的依据,可以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怎样治疗掉发问题。戈伦说:“我们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消费者喜欢这一点。”

    对这一检测的可信度持怀疑态度的哥伦比亚大学基因工程学副教授安杰拉·克里斯蒂亚诺说,目前还很难确定导致秃顶的原因,因为目前已经发现的与掉发有关的基因少之又少。

    她说, 虽然“头发DX”公司对导致掉发的一种基因变体进行了分析, 但仍有许多其他尚不为人知的基因变体在决定秃顶的问题上起了重要作用。

克里斯蒂亚诺说:“只挑出一种基因的做法有点武断。不过其他能做的事情的确很少。如果我们不知道起作用的另外10种基因是什么,就很难知道这种基因究竟起多大作用。”

    美国掉发协会创始人斯宾塞·科布伦承认,这一检测并不完美,但该协会对这一检测提供了支持。

    科布伦说,人们一般要等到已经出现了秃顶的征兆时才会采取措施,但如果知道自己的基因注定要掉发,就可以提供一个要保护好自己头发的理由。

                                                            (选自《今日美国报》)

1.下列关于基因检测预知秃顶几率的方法,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A.这种检测方法是总部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公司于今年1月发明的。

    B.这种检测方法可准确预知一个人在40岁前是否秃顶。

    C.这种检测方法要求受检者采取自己脸颊内侧的物质做成DNA样本。

    D.这种检测方法可通过该公司的网站进行,也可在一些医生的办公室进行。

    【解析】 A项“今年1月发明的”有误,原文是说“这一检测于今年1月推出”。B项“准确预知”有误,原文是说“能知道自己在40岁前秃顶的几率究竟有多高”。C项“要求受检者采取自己脸颊内侧的物质”有误,原文是说“可以采取自己脸颊内侧的物质做DNA样本”,并不排斥用其他部位的物质做样本。

    【答案】D

    2.下列表述不符合“头发DX” 公司提出的基因检测法原理的一项是

    A.秃顶是基因变体造成的,通过寻找95%的秃顶人士都拥有的一种基因变体便可以预知受检者过早秃顶的几率。

    B.如果在检测中发现了该公司找到的那种影响秃顶的基因变体,那么受检者就有可能在40岁前秃顶。

    C.该检测还可辨别另一种不太常见的基因变体,该变体抑制着秃顶的发生。

    D.如果受检者拥有他们辨别出的那种不太常见的基因变体,那么在40岁前就不大可能秃顶。

    【解析】 “抑制着秃顶的发生”有误,原文只说有这种基因的人可能在40岁前不秃顶,但未说这种基因抑制着秃顶的发生。

    【答案】C

    3.下列不属于安杰拉·克里斯蒂亚诺对基因检测预知秃顶几率持怀疑态度理由的一项是      

    A.她认为目前很难确定导致秃顶的原因,因为目前已经发现的与掉发有关的基因非常少。

    B.造成掉发的基因变体不止一种,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基因变体在起重要作用。

    C.她认为“头发DX”公司对导致掉发的一种基因变体进行的分析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D.她认为如果不知道起作用的其他基因是什么,就很难知道这种基因究竟起多大作用。

    【解析】“没有什么价值”有误,根据原文,安杰拉·克里斯蒂亚诺只是认为该公司的分析不能彻底解释秃顶的原因,但没有说他们的分析没有价值。

    【答案】C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基因检测法是目前预知秃顶几率最完美的检测方法,因而会受到消费者的喜欢。

    B.从分析基因着手,有可能找到秃顶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治疗秃顶的办法。

    C.因为没有找到秃顶的真正原因,目前市面上治疗秃顶的产品都是无效的。

    D.家族中有秃顶亲人的年轻人担心自己也会秃顶,是因为秃顶是可以遗传的。

    【解析】 A项“最完美的检测方法”误。C项“都是无效的”有误。D项“秃顶是可以遗传的”有误。

    【答案】 B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