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吾人,才之大小不一,方向各殊;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爱好文艺者未必真有文艺之能力,从事文艺者又未必真有对文艺之热爱;故真正成功之艺术家,往往较他种学者为尤少。凡此种种,皆宜平心静气,长期反省,终期用吾所长,舍吾所短。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人歧途。”
——傅雷《与周宗荷书》
二十多年前粗读过傅雷先生的家书,当时就颇有感慨。只是那时的感慨源于学生生涯对事业的渴望和对一位慈父的尊重。后来想再读那本书,却难以寻到。今天于保定天星图书超市偶然觅得,便赶紧收入囊中。当然再读,换了角色,由学生变作了老师,变作了家长,想必读书时一定也会有新的况味。很长时间无法静心读书,也不知这本《傅雷家书》需多少日子才可以读完。也许不必计较日子的长短,只求领悟先生的真意,为自己,为学生,也为孩子。
傅雷先生这段谈爱好与成就的语录,想必对我们而今的教育者当有启示。学生个性特征不同,不应当用机械式的尺码约束。但是高考的尺度可能对我们又有太多的限制。个性特征在我们一天天的教学和教育中被抹杀。孔夫子所谈的“因材施教”在高考的牵引下越来越弱化。
不过,目标是成功的前提,爱好是成功的助推剂。这一点什么时候也不能否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