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花雪

(2008-11-22 21:57:32)
标签:

梨花雪

梨花

小雪

散文

杂谈

     每天是疲倦的生活,这几天有点找不到感觉。今天本来不需要上班,可是每十天一次的值班恰恰占用了这个每周只有一天的休息日。头晕晕的,昨天晚上吃的药早已失却了效用。下午值班,准备明天语文竞赛的事情,分考场,分试卷,找录音机,匆匆忙忙。没有去听省里组织的创新能力考试培训,主讲的那位是我读大学时候的老师,挺能侃的,只是有些,有些……总之,由他讲创新,还真可能讲出点新意,本来这位老师就够“新新人类”的。

         梨花雪

    疲倦的来来回回,总需要坐下来,喝水抽烟。偶然看到台历上“明日小雪”的字样,仔细看原来是昨天的还没有翻过来,小雪的节气原来是今天。没有意识到季节这么快,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感觉到寒风,却根本没有意识到这里已经是冬天。一篇散文《梨花雪》,便由眼前的小雪节气想到梨花季节,梨花与雪的结合恰恰以最没有诗意的方式打扰我。此间只有匆匆之感,只有感叹的想象。 

    今晚三节自习,回来之前又把学生宿舍查了两遍。头依旧晕晕的,却不困。于是搜索了《梨花雪》,找到了很多,但读不懂诗,于是也不选,摘几篇散文,静下心来读一读,希望借此真能让自己心静,回想有雪样的梨花的春天和有梨花样的雪的冬天。

          梨花雪

 

                                         梨 花 雪

    一瓣瓣梨花在我的记忆中飘摇了很多年。平原上的积雪似乎还没融化,忽然而来的一阵雨水之后,你能在悠扬的唢呐声中想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景么? 

  童年的日子里,似乎没有那种纯粹审美意义上的花。我在故乡见过的花大都与人类得以生存的植物有关。比如七月半绽开白絮的棉花,谷雨后扬花抽穗的小麦,秋日里垂下花须的玉米以及杂生其间的野花。这些花像泥土一样朴实本色。相比之下,梨花,应该说是从我童年的最深处绽开的更像花的花了。 

  多少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一条河绕着梨园缓缓流去。这是淮河的一个支流,每到夏日便涨得满满的。砀山梨便从这条河运出去。乡亲们把舍不得吃的梨子藏在地窖内。河上有一清代石桥,古拙厚重,一律用大青石砌筑而成。然而,桥边碑铭上的字迹已模糊难辨了,真是流水无情,梨花有意。站在石桥上,你能望见一大片似雪如云的梨花,沿河逶迤铺展。从河的上游漂下来的梨花瓣,多少年后仍让我嗟叹不已。平原人爱哼小调、梆子、豫剧,尤其喜欢在梨园的棚子里三三两两吹唢呐。新媳妇抬进门,唢呐声如太阳出来般喜气洋洋。前村后庄有人老去了,再听见那唢呐的哭腔让人心酸痛楚。想当年,吹唢呐的乡亲们咿咿噢噢然后呜呜呀呀穿过梨园,跟在他们后面飞跑的那个小女孩一点也听不懂。 

  我想,一个人最初和最终的选择肯定是偶然或命中注定的。我在一棵棵梨树的枝叶之间游戏、缠绕、奔跑直到十岁。那是我最初认识的叶子和花朵。在黄河故道广袤肥沃的沙土地上,最适合生长的便是皮薄汁多的大酥梨。每年四月底是最忙碌的梨花授粉季节。乡亲们把黄梨、酸梨的花蕾预先摘下来,放在通风处阴干碾碎。装到小瓶中做成花粉保存好。等到梨花竞相开放成漫天大雪时,全村男女老少便出现在梨园。他们脚踩长凳、梯子小心翼翼地用小棒把花粉点到每一朵花蕊里。父亲总是在这个时候从部队探亲回家。他带着我、妹妹和弟弟来到梨园,他点花粉的动作又轻巧又熟练。他总是说,今年的梨花比去年的好!我发现父亲仰望梨花的笑脸像个大孩子!一阵风吹来,片片花瓣会落在我们的头发里,衣袂上……但一个人不可能永远处在梨花之间。多少年之后,我才深刻地感受到那场“倒春寒”带来的凋零惨象!在四月,在一个不是清明的清明,我立在英年早逝的父亲坟前,举目望见对面葱翠的山之上一抹淡淡的白云,想着父亲一生两袖清风、刚正不阿,我心里突然一阵裂痛:爸爸,梨花又盛开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时候,我看见片片褐灰色的梨叶厚厚地覆盖在黄河故道上。在北方高远的天空下,一群穿着白色或黑色衣服的人们穿过梨园走向黄土高坡的灵地,唢呐声经久不散地在泥土上空飘荡着…… 

  作为原初的花朵,梨花培养了我一种深积在冬日风雪中的忧郁而沉静的气质。我感谢梨花!在我最深的记忆里,梨花是明亮的,它的光辉足以照彻我的一生。我的第一首小诗就含苞于梨园之中。因为这些花朵,我从没有畏惧和逃避过冻僵的河流和田野。即使面对草檐上垂下的冰凌、寒冷及困苦,与我相伴的梨花足以使我一生坦然和安宁。 

  记得那是一个梦醒之后的冬日清晨,我开门时突然被眼前的一幅类似北方平原的皑皑白雪惊呆了。就在这一瞬间,深埋在记忆中的梨花以一种令我痛感的方式出现在我目光所能企及的地方。梨花!让我终生感动的梨花雪!慢慢地在我的视野中模糊成一片白雾,白雾上有一条河,河上漂着过去年代的花瓣。 

  泪水猛地涌出我的眼眶……  

          梨花雪

                                        梨花雪

    守着一窗迷蒙的烟雨,捧着一杯温热的绿茶,信手翻着那本有点破旧的唐诗宋词,读桃花的娇蕊,读梅花的冷艳,却独独难找题咏梨花的佳句,只有白老夫子那句“梨花一枝春带雨”美不胜收,却还是用来形容那个容貌羞花的女人。

    只所以特别关注梨花,是因为心儿曾经沐浴在那种美的光辉里,记得那年,我和老公带着女儿去肺县看梨花时,女儿还不到三岁。

    那是一个草长莺飞的三月,我们坐班车从那个小城出发,顺着柏油马路一路南下,行驶了十多公里后下车,然后骑单车向东走,一会就来到一座小山脚下。推着车顺着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行,路边开始有稀稀疏疏的梨树,洁白的梨花一树树的挂着,蜜蜂、蝴蝶围之旋飞。女儿欢呼雀跃,像一只出笼的小鸟,不时的爬上路边的小梨树,叨着花枝喊:爸爸,来一张!老公则不停的按下相机的快门。

    越往上走,梨树越多,梨花越浓,直到连成一片花海,有一股淡淡的梨花香迷漫在空气中,令人神清气爽,上山、下山的游人开始密集起来。驻足仰视,才发现这儿只是半山腰。蓦然回首,竟发现那一望无际的洁白,在阳光里如莽莽雪原,素洁而充满诗意。这时我的大脑已经停滞不转了,即使搬出百度搜索引擎来,也找不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形容词,只好不停的拍照。

    我们信步向花海纵深处走去,才发现这儿有许多农人,正在树上进行人工授粉,他们忙碌的甚至于没功夫看一眼我们这些游人。也许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也许是只有丰硕的梨子才是他们眼中的风景,总之,他们淡漠的神情让我知道:闲情最美。就像今天的我,扔掉手头的工作和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的烦恼,倘佯在这无边的花海中,眼里是梨花,心里也是梨花,那圣洁的白真就涤掉了心头的尘嚣,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空灵意境,虽然写不成诗也作不了画,但心灵终久是出浴过的。

    淌过云蒸霞蔚的梨花雪,真个就繁华落尽了,竟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尼姑庵面俯梨海、背倚青山。买了门票,我们挤进了那个不大的院落,已是黄昏时分。院中古木参天、古藤缠绵,一个锈蚀斑驳的铜香炉,坐落在天井的中央,袅袅香雾正氲氤随风;院中的正殿里供着观世音菩萨,一些善男信女正竭诚参拜。这时有一位老尼姑从偏房中走出,只见她灰衫灰帽,底道的出家人装束,皮肤细腻、面色红润,除了眼角些许细碎的鱼尾纹能告诉你点什么,你甚至于都无法猜透她的年龄,在慈眉善目里,你更无法找到一丁点尘世间的风霜雨雪。但我知道在这个仙风道骨的老尼背后,一定有着一串悲情故事,所以她躲开红尘,躲到这梨花深处,与晨钟暮鼓为伴,与经书木鱼为伍,可惜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打扰了老人的清静与修行。

    待我们要下山时,已是月上梨梢头,班车自是赶不上了,索性也就玩个痛快。上雾了,月光下的梨花多了一层朦胧的韵致,如维族带着面纱的姑娘,犹抱琵琶半遮面,真个就是“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了。同游的人早就走光了,整个花海就剩下我们,还有庵内的老尼。我们尽情的拍照着这不染纤尘的月色梨花,只是不知那位老尼是否入梦,不知她的梦里是否会飘起纷扬的梨花雪?

    作别梨花,下的山来,夜色已经很深了,我们只好骑着单车去那个小城投宿,老公带着我,我抱着女儿,女儿在我的怀里酣酣的睡着。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季节匆匆变换着肤色,转眼间又到了花开时节。女儿已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她对那一树树的梨花总是念念不忘,而我又何曾忘掉呢,那素洁的梨花、那慈蔼的老尼,早已植根于我记忆的深处,盛开在每一个春天。

                 梨花雪

                                        梨 花 雪

    当山坡上那一片片湿漉漉的绿波向我涌来的时候,我痴痴地沉醉了。

  那是满山的梨树林。

  在仲春的迷蒙细雨中,一棵棵梨树温婉恬静,清新宜人。那悄然铺展的一层层透明晶亮的翠绿,恰似如烟如纱的岚气,浓浓的、轻轻的,漫山遍野地浮动着。细雨中的青山弥漫着诱人的温情……

  或许是受了绿色的撩拨,疾行在乡间山路上的汽车嘎然而止,人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钻出车厢,飞也似地冲进路畔的梨树林里,转眼间就淹没在一片浓绿之中。

  这是一片很深的梨树林,在飘忽的细雨中,看不见它的尽头。穿行在梨树间,只见枝头上丰腴的叶子,柔媚媚地低垂着,一阵微风滑过,含羞似的,软酥酥地打了个颤儿,随即洒下几滴恬恬的絮语……一滴滴水珠从叶面滴到我的脸上,凉凉的,怪惬意的。

  沿着林间小径走着,越走绿色越浓,人也像饮了酽酽的水酒一般,心里舒服极了。这时,同行的一位朋友悄然走到身边,他环顾了一番梨树后,竟有些遗憾地说,来得太晚了,误了花期,要不然一定会看到梨花盛开的景象,那才叫美呢!

  他的话一下子把我提醒了,对呀,这里不正是有名的梨乡吗?听人说,每当初春时节,梨花灿然绽放,一簇簇、一团团,重叠掩映,满树皆白,漫山流香,景象恢弘,人们形象地把梨花盛开的景象称之为“香雪海”。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或呼朋引伴,或携酒擎席,在梨树下尽情徜徉,争睹梨花似雪雪似梨花的美景。

  这时,我忙环顾四周,逡巡半晌也没找到星点梨花的影子,心里不免有些怅然,看来我与梨花少了一份机缘,没有机会目睹那倾银泻玉般的“香雪海”了。再看眼前的浓绿竟也嫌它单调起来,便默默踅回车里。

  汽车启动了,继续向山里进发。蜷缩在车厢里,我茫然地向窗外望着……蓦然,我的眼前闪过几点耀眼的亮色,定睛一看,在一棵棵梨树下,那刚刚翻完的田垄间竟散落着几片白色的蕊片,那不就是梨花凋谢后撒下的花瓣吗!瞬间,我的心里盈满了柔情。我伏在车窗向外望去,只见那些花瓣静静地卧在黝黑的泥土上,洁白的叶面上已沾满点点污水,一副憔悴的样子。它也许痴痴地等待过我,在无望的期待中渐渐老去……我后悔自己的懒惰,更后悔自己的粗心,在林子里转了那么久怎么就没有发现它呢?否则我会一片一片把它拾起,揣入怀中,去抚慰它曾经失落的心。

  车急速地行驶着。我的眼前出现了更多的梨花瓣。模糊的视线中,那散落的有些枯萎的花瓣竟神奇般地活了起来,它们粲然地开着,不是开在枝头,而是开在黝黑的土地上。它们的神态还是那么安详,它们的色彩还是那样纯洁。它哪是什么梨花的花瓣呀,分明是一个个洁白的小机灵,在仲春的细雨中快乐地舞蹈着。

  这时,我暗笑自己的矫情,梨花开放固然是美的,但缤纷的落花难道不更美丽吗?!“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呀,飘落的花瓣是深情的,在它最美的时候,它选择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以它的牺牲来萌生更多的生命,那小小的身驱因它的无私而变得壮美起来。

  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美的梨花。

 

                                         梨 花 雪 

    周六,同学L开车带我们两家去赵县看梨花。

    赵县是冀中平原上的一个小城,可能许多人对它感觉陌生,如果提起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就没有几个人不晓得了——赵州桥就座落在赵县境内。此番吸引我们前去的不是古桥,而是那里的万顷雪花梨园。据说每到梨花盛开的季节,那里便是一片雪的世界,花的海洋。

    由于梨花节刚刚开幕,又逢周末,通往赵县的公路上挤满了各种车辆,未入花海,先游车河。中午时分,不远处终于出现了一片梨园,洁白的花儿开满了枝头。马路两旁已经停放了不少旅游车,许多游客早已迫不及待地下车,纷纷与这些花儿合影留念。看着路边那些兴致勃勃的游客,我的心也飞到了车窗外……

    在当地同学Z的带领下,车在一个度假村停下来。度假村的名字很有意思:世外桃源。我们笑着调侃:应该叫世外梨园才对。观赏梨花,这里才是最佳的去处。跟刚才的那片梨园相比,这里才真正是梨树的天地,梨花的世界:除了那个度假村的四层楼和它前面的一片停车场,以及来时的那条柏油路之外,其余的地方,都被一行行一列列的梨树覆盖着,根本就不知道它的尽头。

    我们首先登上度假村四楼的观景台。俯瞰四周,是无边无际白茫茫雪花般的世界——这就是赵县闻名的25万亩梨园。梨树高低错落,好像起伏翻卷的雪浪。正午的阳光照在这些花上,白亮亮闪着人的眼。偶尔飘来一朵白云,遮住了太阳的半边脸,在这片雪海中投下一片阴影,像是湖心中荡起的涟漪,慢慢扩散开来,又渐渐恢复了最初的平静。恍惚间,让人一下子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了。

    在度假村楼前的停车场放眼一望,满眼是梨树苍劲的虬枝和枝头雪白的花朵。这些花儿一团团一簇簇,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丽。我们顾不上吃饭,先打开相机,“咔嚓”“咔嚓”个不停。先来个全景,再来张特写,镜头由远及近,再推至远处。我那爱花的夫君,还站在一株开得非常灿烂的梨树前,很陶醉地跟梨花仙子合影留念——眼角的皱纹,与娇嫩的花蕊相映成趣。   

    走进梨花深处,让自己凑近枝头,如此真实地贴近她,感受她:洁白的五个花瓣,还有黄绿色细细的蕊,顶着紫红色的柱头,超凡脱俗地傲立枝头,让人不忍,也不敢亵玩。微风吹过,一缕清香沁入心脾,甜甜的,凉凉的。知道为什么它的果实叫雪花梨了——如此晶莹洁白的花儿,结出的果实,也一定是如冰雪般的爽口和清脆了。 

    置身其中,惟一可做的,就是在树与树之间穿梭。来个深呼吸,做陶醉状,让自己与花儿融为一体;透过花枝,仰望蓝蓝的天空,那玉树琼枝仿佛已经镶嵌在蓝天里……想与她亲近,又恐世间之俗物污了她的清白……流连在花儿的世界里,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和世俗的烦忧,自己的灵魂也被荡涤了一番。 

    春华秋实。望着满树的花团锦簇,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金秋时节那挂满枝头的金灿灿的雪梨。是啊,春天是发芽开花的季节,经过春雨的浸润和夏风的吹佛,秋日的果实才会更加甘醇甜美。春天播种了希望,秋天就会收获累累硕果。春天之所以催人奋发,大概正因为它所蕴含的希望吧。

    夕阳给满园梨花镀上了一层淡金色,使梨园增添了一丝神秘。我们所涉足的,不过是万顷梨园之一隅;我们目之所及,也只是梨花丛中之万一了。那未曾领略的梨花的另一番神韵,且待明年探访时再来寻味吧。不得不说再见了——约明年以为期。

    其实生活也许就是这样吧,我们不能得到,甚至不能触及全部的美。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我们就已经很快乐了。   

                               

                                         梨 花 雪 

    生在鸭梨的故乡,我是被梨花的芳香熏着长大的。

看过如雪的梨花,听着水绿的柳笛,依偎温暖的阳光,整理凌乱的思绪,搜集着儿时那些关于梨花的散碎记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是我们儿时都曾背诵过的朱子清的《春》。清明时节,梨花盛开时,有着花团锦蔟、花深似海、洁白如雪的壮观。春风微抚,花浪起伏,置身梨园,被馥郁的花香拥抱着,熏陶着,不觉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尽享“采菊东篱下”的惬怀。梨花不像桃花那样妩媚,不像杏花那样单调,更不像樱花那样娇贵,与她们同时争艳,梨花只是一如的素白、一如的清纯、一如的静美。

曾经写过高雅的水仙,如果我们非要把水仙比作冰清、冷艳的少女,那我们更愿意把梨花比作纯情、冷峻的少年,因为它不像水仙那样娇弱,它独傲枝头,甚至不用叶子的衬托亦然亮美。那仿佛是方刚少年身上的无穷活力和激情。如果细细品味,那种唯美的感觉,我总是感觉还有点“韩版帅哥”的味道。

漫步梨园,因人而异,因境而别。每次领着朋友、带着同事去赏花,总能忆起童年时代星星点点的幽趣儿。那时,我们的校园就座落在梨园之中,三面被梨树包围。春暖花开时,我们的音乐课、美术课,甚至语文课都会搬到梨园去上,快乐的老师领着一帮调气的孩子,边学边笑,边打边闹,那种感觉至今难忘。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的音乐老师,每到课时,背上她那百页手风琴,让我们在树林追逐嬉戏,胆大的孩子去抓蛇和蜥蜴,胆小的孩子就围在老师身边听她唱歌,这个情景永远定格在了一个十岁少年的心里,音乐老师也永远定格为美丽少女,是那种没有性别色彩的神圣的美丽。

梨花像松、竹一样,也同样得到过诸多文人雅士的青睐。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送别友人的伤感借梨花盛开转化为浪漫与温馨;苏东坡的“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堂”,白居易的“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都是梨花的咏叹。在这些浪漫诗人的妙笔之下,梨花的纯美无暇被淋漓地展示出来。成为千古佳句,流传至今,让我们也领略了古文的魅力。

梨花花期不长,花败花谢时,别有一番略带伤情的韵致。微风扫过,花瓣轻盈地打着转儿,幽雅地飞舞,散落一地,遍地白雪,总让人想起“黛玉葬花”的伤感。也更能体会到杜牧“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这种被贬后的落寞心怀。此刻,你已经难以分辨,这茫茫的一片素白是如雪的梨花,还是如花的白雪。

现在的梨树却不再是过去的形状。那时的梨树有着笔直的树干,繁茂的树冠,要摘梨必须登上那种高高的凳子。而且家家户户都要在树的间隙里种油菜。“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现在,为了追求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油菜不种了,梨树也修剪成典型的“果树”形状,少了儿时梨树的个性,随之而来的也是果品品质的下降。就像骏马一样,马的性格就是不羁、奔放,被人们所驯养,就已经称不得完全意义上的马了。

一树梨花,一份希冀。一种风情,一片怀想。一个故事,一段意趣。又到梨花盛开时,期待着今年有新故事发生。  

              

                                         梨 花 雪

  午后的阳光含笑游走在柔嫩的绿叶和亮丽的白花上,尽情倾诉着无尽的缠绵。如雪的梨花上泛着浅浅的嫣红,就如生在深闺人未识的少女,忽被陌生人惊扰时脸上渗出的一抹红晕,露出羞涩的微笑。没有红翠欲滴的妩媚,梨花素洁的花瓣却自有几分别致。每一朵梨花就是一个美丽的白色精灵,如雪的晶莹,如霜的洁白,如月的纯净,让你无法不心醉,醉倒在这花的世界、雪的原野里。

  笑向风尘尘莫染,玉作精神雪为容,梨花晶莹素雅如清纯少女,手握圣洁,足踏芳华,与清风明月为伴,以淡烟细雨为韵。生命的纯白,凝聚成无声的堆雪,清而不艳,秀而不媚。那时节,忽然很想采下一朵,让那芳香氤氲我的心,让那迷离的梦在纷纭的梨花雪摇曳。可我不忍,不忍那鲜活的生命因为我的爱慕而失去它的灵性,只留下柔情的春风寂寞摇着空空的花枝。悄然地,我走近梨花,想轻柔地抚摸那洁白娇嫩的花瓣,如同当年想抚摸女儿初生时的小脸,可又担心我粗糙的手指会划伤了她的脸,惊了她的睡眠。立在梨花丛里,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说,就那样静静地看,静静地听。一任思绪在轻风中荡漾,一任心情在花香中浮沉。轻轻地吸一口这斑斓的春色,涤去了俗世的纤尘,心也变得如梨花雪似的纯净。

  不知道是春风催生出凝雪的春色,还是春色引来这清柔的春风?柔柔的风抚摸着我的脸,牵引我向白雪更深处走去。轻轻抬起脚步,又轻轻把脚步落下,我不敢让足音弄残了梨花裹着春天的酣睡。

  走进梨园深处,有那么一眼小小的池塘。池塘不大,水却清如明镜。春波绿草,梨花入水,行云倒映。池塘边散乱着几块石头,拣一块较大的靠树而坐。片片飞雪和点点白云,成为此时最好的伴侣,纷乱的思绪在怡然里渐渐远去,仿佛整个世界全在这个轻雾朦胧的静谧之中。闭上眼,体会这一份独特的享受。万籁无声,静得好好像能拧出汁来。迷蒙中,又有声音轻波荡漾。如蝉如蜂,如梦如幻,如烟如雾,如私语如呢哝,隐隐约约,飘飘忽忽,好像是花开的声音,又好像是花落的声音。时聚时散,时凝时消,想凝神去捉住也总在耳边溜走,想弃之不顾却又总在你的身边缠绕。偶尔远远地传来几声鸟鸣,划过安谧的梨园天空,拨动了我最柔的那根心弦。软软的,松松的,在我的心里漾着流不尽的温柔,溢出恬静的旋律。

  一阵微风吹过,几片梨花飘零在我的脸上。温润的花贴在我的脸上,沁醒了我的梦。睁开眼,伸出手,捧几片凉雪在掌心,分明地看到流动的芳香。那清香袭人,时从树枝上飘来,从水光中泛起,从草丛里飞过。一簇簇晶莹如玉的素洁,旖旎多姿。花枝上仿佛有无数的蝴蝶,柔柔地在白雪里翩翩。身临这飘逸淡雅的境界,内心全然是莫名的欣喜和慰藉。

  心净境空,情郁陶然,竟然忘了天色,不得不在夜的帷幕里匆匆说声再见。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佛家常说的那句话:“青青翠竹悉是真如,郁郁黄花莫非般若。”人心中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不烟不茗而自清芬,可尘世的喧嚣常让人忽略了身边的美丽。这梨园,我常常经过,却从来没感觉过身边有这一方迷人的净土,没享受过喧嚣的城市里躲着的这一片妙境。曾记得有这样一句歌词:早该叩问你的消息,只是时光以逝。好在我来得还不迟,还可以再来梨花雪历一番沁心透骨,感受漫天皆白的情愫。

  梨花雪,倘若没有你,四月的春光又该是多么的恼人!

 

                                          梨花雪

                                          (一)

    四月里的风很轻柔,在夜里悄悄掠过。院子里的老榆树,今年发芽的特别早。缤纷的榆钱儿落满整个小院。

    在暗香浮动的清晨悠悠醒来。飘飞的榆钱,凄迷了他的视线,依稀像是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场景。是梨花飘落的时候,那时她说四月里连花落都是诗意的名字,樱花雨,梨花雪,单只这名字都美的难以言说。

                                          (二)

    他们应该是被称作是知音。

    三毛说,知音,能有一个已经很好,不必在意太多,如果实在一个也没有,还有自己,好好对待自己,给自己相处,也是一个朋友。他们都是心思细密的人,生活中又都是不善主动与人交往的人,这样的相识往往就更需要机缘巧合。

    是怎样美好的初遇,忘记了场景,只记得那场梨花雪。铺满一地的梨花,她看见他。他也看见了她。莞尔一笑,竟像是多年相识的老朋友。无需多言,只从那个默契的眼神开始。竟然是如此多的共同点,喜欢安安静静,喜欢爱玲的沉香遗恨,而同样的,生活里却是不善言谈的人,所以难免不善交际。一种误被人称作清高的骄傲。

                                          (三)

    彼时的她,已经经历了常人所不经历的磨难,她却称之为心路。将很沉重的东西看的举重若轻,是经历了怎样一场心灵的洗礼,无所谓轻,亦无所谓重。生命抑或尘缘。

    相逢时轻烟淡水,相交时云淡风清,相别时会怎样?

                                          (四)

    极不情愿多愁善感。只是习惯了在敲敲打打时低吟浅唱。

    忧伤并不是性格中的全部,只是有时有些情感无从抑制。

    这个季节本是美丽的季节,人间四月天。多美。一树树的花开,一树树的花又落。

    故而无需感叹花落的无可奈何。真是这样,樱花雨,梨花雪,但只这名已经多美。

 

(注:以上文章均采自网络,恕不一一署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